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08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用于设置照明灯体的部件个数的增加、组装工时的增大并且能够得到车室内的侧部下方区域的由直接光带来的光的照射以及由间接光带来的向车室内的柔和的光的配光的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室内照明装置具备车内侧顶棚构件、灯体支承基座、直接照明灯体以及间接照明灯体。灯体支承基座安装于车内侧顶棚构件。直接照明灯体以照光部配置于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下方而将直接光向车室内照射的方式支承于灯体支承基座。间接照明灯体以照光部配置于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上方而将反射光向车室内照射的方式支承于灯体支承基座。灯体支承基座在车室内的顶棚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基于在2022年1月18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2

005753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作为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已知有不将灯体的光向车室内直接照射,而将光向其他构件照射并作为间接光向车室内配光的间接照明(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8

162349号)。
[0005]日本国特开2008

162349号所记载的室内照明装置在车顶衬层(roof lining)的下表面隔开间隙地安装遮光构件,在遮光构件的上部侧安装有向车顶衬层的下表面照射光的间接照明灯体。照射到车顶衬层的下表面的光通过遮光构件与车顶衬层之间的间隙并作为间接光向车室内配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上述的室内照明装置中,间接照明灯体借助专用的支承基座(遮光构件)而安装于车内侧顶棚构件(车顶衬层)。通常,在车室内的顶棚部安装有利用直接光照射车室内的期望的部位的直接照明灯体。因此,若欲采用具备间接照明灯体的上述的室内照明装置,则多个照明灯体安装于车内侧顶棚构件,用于将各照明灯体设置于车内侧顶棚构件的支承基座的数量变多。其结果是,用于设置照明灯体的部件个数增加,组装工时也增大。
[0007]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能够抑制用于设置照明灯体的部件个数的增加、组装工时的增大、并且能够得到车室内的侧部下方区域的由直接光带来的光的照射以及由间接光带来的向车室内的柔和的光的配光的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0009](1)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具备:车内侧顶棚构件,其面向车室内;灯体支承基座,其安装于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直接照明灯体,其以照光部配置于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下方而将直接光向车室内照射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灯体支承基座;以及间接照明灯体,其以照光部配置于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上方而将反射光向车室内照射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灯体支承基座,所述灯体支承基座在车室内的顶棚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0010]根据上述(1)的方案的结构,在车室内的顶棚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支承于灯体支承基座的直接照明灯体能够将车辆的侧部的乘员上下车部的立足处照得明亮。另外,支承于相同的灯体支承基座的间接照明灯体能够将柔和的间接光向车室内配光。
[0011](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灯体支承基座还在车室内的顶棚
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以及后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0012]在上述(2)的方案的情况下,在车室内的顶棚部的前后,也能够得到由支承于共通的灯体支承基座的直接照明灯体和间接照明灯体带来的直接光的照射和间接光的配光。
[0013](3)在上述(1)或(2)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车辆的顶棚部设置有活动车顶用开口,所述灯体支承基座沿着所述活动车顶用开口的周缘部延伸。
[0014]在上述(3)的方案的情况下,通过直接照明灯体、间接照明灯体点亮,从而乘员容易视觉确认活动车顶用开口的位置。另外,尤其是,通过在夜间将间接照明灯体点亮,从而在乘员通过活动车顶用开口仰视上空时,能够在活动车顶用开口的周缘部柔和地发光的状态下观察夜空,能够向乘员提供视觉上的附加价值。
[0015](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灯体支承基座固定于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上表面,所述直接照明灯体从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下方将该车内侧顶棚构件夹在中间地固定于所述灯体支承基座。
[0016]在上述(4)的方案的情况下,直接照明灯体从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下表面侧夹着车内侧顶棚构件而固定于灯体支承基座,因此无法从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下方(从车室内的乘员)看到灯体支承基座构件。因此,来自车室内的美观性变得良好。
[0017](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灯体支承基座具备相对于在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上表面固定的固定部向上方侧突出的凸形状部,所述间接照明灯体配置于所述灯体支承基座的所述凸形状部的顶部面。
[0018]在上述(5)的方案的情况下,通过灯体支承基座的凸形状部,从而间接照明灯体从直接照明灯体充分地分离而配置。因此,能够抑制间接照明灯体的光漏向直接照明灯体的周围。因此,在使间接照明灯体和直接照明灯体在夜间等同时点亮了时,间接照明灯体的照射区域与直接照明灯体的照射区域的光量的差变得明确,车室内的美观性变得良好。
[0019]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的对直接照明灯体和间接照明灯体进行支承的灯体支承基座以在车室内的顶棚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于车内侧顶棚构件。因此,能够抑制用于设置照明灯体的部件个数的增加、组装工时的增大,并且能够得到车室内的侧部下方区域(乘员上下车部的立足处)的由直接光带来的光的照射以及由间接光带来的向车室内的柔和的光的配光。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立体图。
[0021]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沿着图1的II

II线的剖视图。
[0022]图3是变形例的车辆的立体图。
[0023]图4是变形例的车辆的沿着图3的IV

I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上下、左右,若无特殊说明,则是指对于车辆而言的前后、上下、左右。另外,在附图的适当地方记载了指代车辆的上方的箭头UP、指代车辆的前方的箭头FR以及指代车辆的左侧方的箭头LH。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和变形例中,对共通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
[0026]图1是从右后部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1而得到的图。图2是车辆1的沿着图1的II

II线的剖视图。
[0027]在附图中,附图标记2是作为车外侧的顶棚构件的顶板,附图标记3是在车辆1的顶棚部的左右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边梁。在顶板2的靠前部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大致矩形形状的活动车顶(sun roof)用开口4。在活动车顶用开口4安装有车顶玻璃50。
[0028]如图2所示那样,在车室内的顶棚部安装有作为面向车室内的车内侧顶棚构件的车顶衬层10。另外,在车室内侧的活动车顶用开口4的下方位置,为了对能够前后移动的车顶遮罩(roof shade)6进行引导而设置有遮罩引导框7。遮罩引导框7是比活动车顶用开口4小一圈的矩形形状的框构件。在遮罩引导框7的内侧的矩形形状的开口7a的左右的侧缘部设置有朝向开口7a的内侧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凸缘部8。在包括凸缘部8的遮罩引导框7的左右的侧缘部的下表面接合有片状的内装构件9(反射构件)。
[0029]车顶衬层10在与遮罩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具备:车内侧顶棚构件,其面向车室内;灯体支承基座,其安装于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直接照明灯体,其以照光部配置于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下方而将直接光向车室内照射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灯体支承基座;以及间接照明灯体,其以照光部配置于所述车内侧顶棚构件的上方而将反射光向车室内照射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灯体支承基座,所述灯体支承基座在车室内的顶棚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室内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支承基座还在车室内的顶棚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以及后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内秀人冈义友太田诚冈田将和长泽麻依二川目友世伊藤智谷口广树今泉雄一郎齐藤美树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