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305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齿轮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包括下模具、驻车齿轮腔和上模具,上模具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下模具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空腔、弯折管道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卡块、第二卡块、T形活塞柱和推杆柱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提高装置将驻车齿轮顶出效率的作用,通过上模具的上升带动第一卡块和第一空腔向上移动,此时通过斜块与第二卡块远离第一卡块一侧斜面之间的配合,进而使得推杆柱被顶起,从而将位于驻车齿轮腔内部的驻车齿轮顶起,从而防止了弹簧受到过大压力情况导致驻车齿轮顶出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齿轮顶出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齿轮顶出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加工
,具体是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变速箱内置的驻车齿轮坯属于一种异形构件,为了增加产品抗扭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行业普遍采用热精锻制坯工艺,然后再经必要的精加工成形。
[0003]目前人们在人们在使用模具在对齿轮进行热精锻之后,得到精度较高的驻车齿轮之后,此时的驻车齿轮是处于下模具的内部的,因此需要将齿轮取出,现有方式是通过在模具底部设置推杆和弹力弹簧,在上模具脱离出下模具之后,通过弹簧弹力的作用使得推杆上升,同时带动驻车齿轮向上移动,从而完成对驻车齿轮的脱模操作,但由于驻车齿轮是由金属制成,因此需要弹簧弹的弹力是很大的,此时弹簧在高压力的环境下工作,弹簧易断裂易变性,进而导致弹簧的寿命降低,从而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因此提出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解决了现有装置在将驻车齿轮推出时导致弹簧寿命降低进而降低对驻车齿轮顶出效率的问题,使本结构具有提高装置将驻车齿轮顶出效率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包括下模具、驻车齿轮腔和上模具,上模具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下模具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空腔、弯折管道和第三空腔,第一空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卡块,第一空腔内腔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块,第三空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T形活塞柱,T形活塞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力弹簧,第一弹力弹簧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下模具内腔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柱,推杆柱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力弹簧。
[0006]优选的,下模具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L形管道和第四空腔,推杆柱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L形管道,第四空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卡块,活动卡块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
[0007]优选的,下模具的顶部和上模具的底部相配合,下模具顶部的内腔与上模具的下表面组成驻车齿轮腔。
[0008]优选的,第一卡块的底部与第一空腔的内腔相配合,第一空腔底部的斜面处于第二卡块顶部的斜面处相配合。
[0009]优选的,第二卡块远离第一卡块一侧的斜面与斜块底部的斜面处相配合,连接杆顶部的一端与第二卡块的底部相铰接。
[0010]优选的,第一弹力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三空腔内腔的顶部和T形活塞柱固定连接,第三空腔和弯折管道的内腔连通。
[0011]优选的,弯折管道底部的一端通过弯折管道与下模具的内腔相连通,第二弹力弹
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下模具内腔的顶部和推杆柱固定连接,推杆柱的顶部贯穿下模具顶部的内腔。
[0012]优选的,第一L形管道位于第四空腔的下方,第四空腔通过第一L形管道与下模具的内腔相连通。
[0013]优选的,第二L形管道顶部的一端与第一L形管道底部的一端相配合,弯折管道通过第二L形管道图第一L形管道相连通。
[0014]优选的,活动卡块远离拉力弹簧的一端贯穿下模具的侧壁,拉力弹簧远离活动卡块的一端与下模具的内腔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卡块、第二卡块、T形活塞柱和推杆柱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提高装置将驻车齿轮顶出效率的作用,通过上模具的上升带动第一卡块和第一空腔向上移动,此时通过斜块与第二卡块远离第一卡块一侧斜面之间的配合,此时第二卡块将会发生向上和向远离第一卡块一侧方向的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杆和T形活塞柱发生向上方向的移动,此时第三空腔内部的气体将会通过弯折管道被输送至下模具内腔中,进而使得推杆柱被顶起,从而将位于驻车齿轮腔内部的驻车齿轮顶起,从而防止了弹簧受到过大压力情况导致驻车齿轮顶出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L形管道、第二L形管道、拉力弹簧和活动卡块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将顶出后的驻车齿轮支撑,便于操作人员后续取出的作用,通过推杆柱将驻车齿轮顶起后,此时第一L形管道和弯折管道的将会通过第二L形管道被连通,此时弯折管道内部的气体将会通过第二L形管道和第一L形管道进入至第三空腔的内腔之中,进而使得活动卡块向远离拉力弹簧的一侧发生移动并使得活动卡块移动至驻车齿轮腔的内腔之中,此时活动卡块将会处于驻车齿轮的下方将驻车齿轮支撑,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后续的将驻车齿轮取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驻车齿轮腔处的爆炸图;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0017]图中:1、下模具;2、上模具;3、驻车齿轮腔;4、第一卡块;5、第二卡块;6、斜块;7、第一空腔;8、第三空腔;9、T形活塞柱;10、第一弹力弹簧;11、连接杆;12、弯折管道;13、推杆柱;14、第二弹力弹簧;15、第一L形管道;16、活动卡块;17、拉力弹簧;18、第四空腔;19、第二L形管道。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包括下模具1、驻车齿轮腔3和上模具2,上模具2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4,下模具1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空腔7、弯折管道12和第三空腔8,第一空腔7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卡块5,第一空腔7内腔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块6,第三空腔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T形活塞柱9,T形活塞柱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力弹簧10,第一弹力弹簧10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11,下模具1内腔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柱13,推杆柱1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力弹簧14;通过上模具2的上升带动第一卡块4和第一空腔7向上移动,此时通过斜块6与第二卡块5远离第一卡块4一侧斜面之间的配合,此时第二卡块5将会发生向上和向远离第一卡块4一侧方向的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杆11和T形活塞柱9发生向上方向的移动,此时第三空腔8内部的气体将会通过弯折管道12被输送至下模具1内腔中,进而使得推杆柱13被顶起,从而将位于驻车齿轮腔3内部的驻车齿轮顶起,从而防止了弹簧受到过大压力情况导致驻车齿轮顶出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
[0020]如图2、图4、图6所示,下模具1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L形管道15和第四空腔18,推杆柱13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L形管道19,第四空腔1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卡块16,活动卡块16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7;通过推杆柱13将驻车齿轮顶起后,此时第一L形管道15和弯折管道12的将会通过第二L形管道19被连通,此时弯折管道12内部的气体将会通过第二L形管道19和第一L形管道15进入至第三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包括下模具(1)、驻车齿轮腔(3)和上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4),所述下模具(1)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空腔(7)、弯折管道(12)和第三空腔(8),所述第一空腔(7)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卡块(5),所述第一空腔(7)内腔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块(6),所述第三空腔(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T形活塞柱(9),所述T形活塞柱(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弹力弹簧(10),所述第一弹力弹簧(10)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11),所述下模具(1)内腔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柱(13),所述推杆柱(1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力弹簧(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内部环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L形管道(15)和第四空腔(18),所述推杆柱(13)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L形管道(19),所述第四空腔(1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卡块(16),所述活动卡块(16)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和上模具(2)的底部相配合,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内腔与上模具(2)的下表面组成驻车齿轮腔(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齿轮坯精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4)的底部与第一空腔(7)的内腔相配合,所述第一空腔(7)底部的斜面处于第二卡块(5)顶部的斜面处相配合。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彬吴燕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明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