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气排水阀及储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07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气排水阀及储气筒,取气排水阀包括阀体及设置在阀体空腔内的阀杆,还包括设置在阀体外侧的壳体;储气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侧面设置上述取气排水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排水阀和管路取气阀集成一体,形成取气排水阀,不仅可以减少储气筒本体的开孔数量及安装阀体的数量,同时还可以减重,有利于储气筒工艺合件轻量化,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取气排水阀安装在储气筒本体端部侧面,不会与地面产生磨损,从而导致制动系统漏气的问题;另外,排水、取气操作很方便。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排水阀易磨损导致制动系统漏气、排水操作不方便、成本高、不利于轻量化的技术问题。不利于轻量化的技术问题。不利于轻量化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气排水阀及储气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商用车储气筒
,尤其涉及一种取气排水阀及储气筒。

技术介绍

[0002]储气筒为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气体储存装置,能够用来储存空气压缩机或气泵压缩出来的气体,用于汽车制动、鸣笛等系统。储气筒在商用车中是必要件,对汽车提供制动等用气,储气筒必须保证用气安全。商用车储气筒结构一般包括储气筒本体、储气筒接头座、储气筒排水口、排水阀、管路取气阀。其中,排水阀、管路取气阀分别采用两个独立的阀体。排水阀安装在储气筒底部,用于排出储气筒底部的积水。因为空气经过空气压缩机压缩之后,再经过滤油、干燥进入储气筒本体内,压缩空气降温后会析出多余的水分,经长时间的运行后,会在储气筒本体的底部积存油水混合液;另外,打气泵在将空气压缩至储气筒内部的过程中,同时也将空气中的水蒸气输入储气筒,水蒸气积少成多,冷却后也会液化成液态水,因此操作人员需要定期通过排水阀对储气筒本体进行排水、检查,保证气制动系统工作可靠。管路取气阀安装在储气筒端部侧面,用于外接管路取气。
[0003]由于商用车布置空间有限,现有商用车储气筒一般布置在底盘车架的中间位置,且排水阀一般安装在储气筒的底部,导致储气筒安装位置偏低,常规的排水阀形式不能完全确保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排水阀不碰磨地面障碍物,此缺陷可能导致气制动系统漏气,制动力不足及整车能耗增加,影响动力性能。另外,由于商用车储气筒中产生的凝结水及杂质较多,因此需要经常给储气筒排水,当需要排水时,司机需要钻到车子底部,用手拉动排水阀上的排水拉环,将储气筒内的水排出,操作起来费工费时,十分不便。而且,按这种方式布置,每辆商用车需要四个储气筒,每个储气筒至少要开八个孔,配备八个阀体,因此不利于降低储气筒的生产成本和实现轻量化。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排水阀易磨损导致制动系统漏气、排水操作不方便、成本高、不利于轻量化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气排水阀及储气筒,将排水阀和管路取气阀集成一体,并安装在储气筒端部侧面,能够解决排水阀易磨损导致制动系统漏气、排水操作不方便、成本高、不利于轻量化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取气排水阀,包括阀体及设置在阀体空腔内的阀杆,还包括设置在阀体外侧的壳体;
[0006]所述阀体包括进气部、限位部、连接部,所述阀体空腔包括进气腔、密封腔,所述进气部内的阀体空腔为进气腔,所述限位部与连接部内的阀体空腔为密封腔;所述阀体侧壁开设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一端与进气腔连通,所述出水孔另一端穿过阀体侧壁与阀体外部连通;
[0007]所述阀杆包括推动部、取气部,所述推动部设置在进气腔内,所述取气部设置在密封腔,所述取气部内开设相交设置的管路取气孔、连接通孔,所述管路取气孔沿阀体空腔长
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通孔中部与管路取气孔连通;
[0008]所述壳体侧壁开设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与出水孔的孔径相匹配。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孔包括第一出水孔、连接孔、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开设在进气部的内侧壁,第一出水孔与进气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孔开设在连接部的外侧壁,所述连接孔开设在阀体侧壁的中部,所述连接孔依次横穿进气部、限位部、连接部,所述连接孔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连通。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沿阀体空腔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的中心线均垂直于阀体空腔长度方向设置。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侧壁对称开设两个排水孔,所述阀体侧壁对称开设两个出水孔。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动部的宽度大于密封腔口的直径。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腔内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进气部的内侧壁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推动部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一种储气筒,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侧面设置上述取气排水阀。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将排水阀和管路取气阀集成一体,形成取气排水阀,不仅可以减少储气筒本体的开孔数量及安装阀体的数量,同时还可以减重,有利于储气筒工艺合件轻量化,并降低生产成本。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取气排水阀安装在储气筒本体端部侧面,不会与地面产生磨损,从而导致制动系统漏气的问题;另外,排水、取气操作很方便。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排水阀易磨损导致制动系统漏气、排水操作不方便、成本高、不利于轻量化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排水状态剖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取气状态剖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阀体与阀杆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阀体1、阀杆2、壳体3、复位弹簧4;
[0025]阀体1:进气部11、限位部12、连接部13、进气腔14、密封腔15、出水孔16、第一出水孔17、连接孔18、第二出水孔19;
[0026]阀杆2:推动部21、取气部22、管路取气孔23、连接通孔24;
[0027]壳体3:排水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
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气排水阀及储气筒,将排水阀和管路取气阀集成一体,形成取气排水阀,并安装在储气筒本体端部侧面,能够解决排水阀易磨损导致制动系统漏气、排水操作不方便、成本高、不利于轻量化的技术问题。通过本阀体结构,可以实现商用车辅助管路取气功能,采用配套管路取气管路可以给轮胎充气,给上装改装机构的气源动力。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气排水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气排水阀,包括阀体(1)及设置在阀体(1)空腔内的阀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阀体(1)外侧的壳体(3);所述阀体(1)包括进气部(11)、限位部(12)、连接部(13),所述阀体(1)空腔包括进气腔(14)、密封腔(15),所述进气部(11)内的阀体(1)空腔为进气腔(14),所述限位部(12)与连接部(13)内的阀体(1)空腔为密封腔(15);所述阀体(1)侧壁开设出水孔(16),所述出水孔(16)一端与进气腔(14)连通,所述出水孔(16)另一端穿过阀体(1)侧壁与阀体(1)外部连通;所述阀杆(2)包括推动部(21)、取气部(22),所述推动部(21)设置在进气腔(14)内,所述取气部(22)设置在密封腔(15),所述取气部(22)内开设相交设置的管路取气孔(23)、连接通孔(24),所述管路取气孔(23)沿阀体(1)空腔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通孔(24)中部与管路取气孔(23)连通;所述壳体(3)侧壁开设排水孔(31),所述排水孔(31)的孔径与出水孔(16)的孔径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气排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16)包括第一出水孔(17)、连接孔(18)、第二出水孔(19),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鑫杨磊夏权毛勇雷明星袁华国李媛媛刘正勇孙安然欧阳萌许春喻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