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95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该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以及阳极;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阴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包括第一电子传输材料以及聚醚醚酮。通过在电子传输层中加入聚醚醚酮来降低电子传输层的介电常数,来实现电子注入水平的降低,促进载流子的平衡,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抑制高漏电流的现象。抑制高漏电流的现象。抑制高漏电流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发光又称电场发光,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
[0003]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是采用量子点作为发光源的一种电致发光器件。通常是多层的结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一般基本结构为空穴传输层、发光层以及电子传输层组成的三明治结构,其发光原理为:在外界电场的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克服界面障碍分別进入发光层的价带能级和导带能级,当从激发态而回到稳定的基态时,释放出光子从而发光。因具有良好的材料稳定性、发光波长随量子点尺寸大小连续可调、发光光谱窄、荧光量子产率高可全溶液法构筑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0004]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为代表的电致发光器件技术获得了很大的突破与发展,然而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电子和空穴注入的不平衡,对器件寿命和发光效率等性能影响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旨在提高器件的性能。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0007]相对设置的阴极以及阳极;
[0008]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以及
[0009]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阴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包括第一电子传输材料以及聚醚醚酮。
[0010]可选的,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还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
[0011]可选的,所述电子传输层由的材料由第一电子传输材料、聚醚醚酮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组成。
[0012]可选的,所述电子传输层中,所述聚醚醚酮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质量比为(1~2):(1~3);和/或
[0013]所述电子传输层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材料的质量占比为75%~83%。
[0014]可选的,所述电子传输层在靠近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含有所述聚醚醚酮。
[0015]可选的,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2nm~28nm。
[0016]可选的,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量子点,所述量子点选自单一结构量子点及核壳结构量子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一结构量子点选自II

VI族化合物、III

V族化合物和I

III

VI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II

VI族化合物选自CdSe、CdS、CdTe、ZnO、ZnSe、ZnS、CdTe、ZnTe、HgS、HgSe、HgTe、CdZnS、CdZnSe、CdZnTe、ZnSeS、ZnSeTe、ZnTeS、CdSeS、CdSeTe、
CdTeS、CdZnSeS、CdZnSeTe及CdZnST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III

V族化合物选自InP、InAs、GaP、GaAs、GaSb、InSb、AlAs、AlN、AlP、InAsP、InNP、InNSb、GaAlNP及InAlN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I

III

VI族化合物选自CuInS2、CuInSe2及AgInS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的核选自所述单一结构量子点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的壳层材料选自CdS、CdTe、CdSeTe、CdZnSe、CdZnS、CdSeS、ZnSe、ZnSeS和ZnS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0017]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材料选自:ZnO、ZnMgO、ZnAlO、ZnLiO、ZnAlLiO及TiO2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0018]所述阴极材料选自:Ag电极、Al电极、Au电极、Pt电极或合金电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阳极材料选自金属氧化物电极或复合电极,所述金属氧化物电极选自ITO、FTO、ATO、AZO、GZO、1ZO、MZO及AM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合电极为AZO/Ag/AZO、AZO/Al/AZO、ITO/Ag/ITO、ITO/Al/ITO、ZnO/Ag/ZnO、ZnO/Al/ZnO、TiO2/Ag/TiO2、TiO2/Al/TiO2、ZnS/Ag/ZnS或ZnS/Al/ZnS中的至少一种。
[0019]可选的,所述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
[0020]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阳极之间,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选自:N,N'

二萘基

N,N'

二苯基联苯胺、N,N'



(3

甲基苯基)

N,N'



(苯基)

联苯胺)、4,4',4
”‑
三(N
‑3‑
甲基苯基

N

苯基

氨基)

三苯胺、聚(9,9

二辛基芴

CO

N

(4

丁基苯基)二苯胺)、聚乙烯咔唑(PVK)、聚(N,N'双(4

丁基苯基)

N,N'

双(苯基)联苯胺)或4,4',4
”‑
三(咔唑
‑9‑
基)三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0021]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和所述阳极之间,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选自:聚(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9,9

二辛基





N

(4

丁基苯基)

二苯基胺)、多芳基胺、聚(N

乙烯基咔唑)、聚苯胺、聚吡咯、N,N,N',N'

四(4

甲氧基苯基)

联苯胺、4

双[N

(1

萘基)

N

苯基

氨基]联苯、4,4',4
”‑
三[苯基(间

甲苯基)氨基]三苯基胺、4,4',4
”‑
三(N

咔唑基)

三苯基胺、1,1

双[(二
‑4‑
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掺杂有四氟

四氰基

醌二甲烷的4,4',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以及阳极;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在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阴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包括第一电子传输材料以及聚醚醚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还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由的材料由第一电子传输材料、聚醚醚酮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中,所述聚醚醚酮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质量比为(1~2):(1~3);和/或所述电子传输层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材料的质量占比为75%~8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在靠近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含有所述聚醚醚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22nm~28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量子点,所述量子点选自单一结构量子点及核壳结构量子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单一结构量子点选自II

VI族化合物、III

V族化合物和I

III

VI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II

VI族化合物选自CdSe、CdS、CdTe、ZnO、ZnSe、ZnS、CdTe、ZnTe、HgS、HgSe、HgTe、CdZnS、CdZnSe、CdZnTe、ZnSeS、ZnSeTe、ZnTeS、CdSeS、CdSeTe、CdTeS、CdZnSeS、CdZnSeTe及CdZnSTe中的至少一种,所述III

V族化合物选自InP、InAs、GaP、GaAs、GaSb、InSb、AlAs、AlN、AlP、InAsP、InNP、InNSb、GaAlNP及InAlNP中的至少一种;所述I

III

VI族化合物选自CuInS2、CuInSe2及AgInS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的核选自所述单一结构量子点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核壳结构的量子点的壳层材料选自CdS、CdTe、CdSeTe、CdZnSe、CdZnS、CdSeS、ZnSe、ZnSeS和ZnS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材料选自:ZnO、ZnMgO、ZnAlO、ZnLiO、ZnAlLiO及TiO2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阴极材料选自:Ag电极、Al电极、Au电极、Pt电极或合金电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阳极材料选自金属氧化物电极或复合电极,所述金属氧化物电极选自ITO、FTO、ATO、AZO、GZO、1ZO、MZO及AM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复合电极为AZO/Ag/AZO、AZO/Al/AZO、ITO/Ag/ITO、ITO/Al/ITO、ZnO/Ag/ZnO、ZnO/Al/ZnO、TiO2/Ag/TiO2、TiO2/Al/TiO2、ZnS/Ag/ZnS或ZnS/Al/ZnS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阳极之间,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选自:N,N'

二萘基

N,N'

二苯基联苯胺、N,N'



(3

甲基苯基)

N,N'



(苯基)

联苯胺)、4,4',4
”‑
三(N
‑3‑
甲基苯基

N

苯基

氨基)

三苯胺、聚(9,9

二辛基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鹍飞
申请(专利权)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