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49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包括封油部和封水部,封油部的一端为定位台,定位台的内径一侧具有主唇,定位台的外径一侧分别设有抛油唇和封油肢,封油肢的末端具有脚形的封油唇;封水部具有副唇和封水肢,封水肢的末端为封水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部与封水部连接处外侧形成直角,所述的封水肢和封水唇均斜向封油肢一侧伸出,封水唇的断面为角形;所述的副唇斜向背离封水肢方向的一侧伸出。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既能够适应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又能适应轧辊工作时的轴向和径向窜动,封水效果好。封水效果好。封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


[0001]本技术涉及油膜轴承辊颈密封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钢厂板材轧线包含多组粗轧及精轧机组,需轧制的板材从每组机架上、下两根工作辊之间通过,由于轧制力比较大,一般工作辊上下各有一根支撑辊,支撑辊两端伸进带有油膜轴承的轴承座内,依靠油膜轴承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和常规轴承一样,油膜轴承同样需要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布置在轧辊辊颈与轴承座之间,目的是一方面防止油膜轴承腔体内润滑油外泄,保证油膜轴承安全运转,另一方面防止外界大量冷却水、轧制油及氧化铁屑、灰尘等杂物渗入到油膜轴承腔体内润滑油中影响油品质量。
[0003]现有油膜轴承密封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以DF型多肢密封结构最为典型。如图1所示,这种密封结构主要由密封盖1

、水封2

、铝环3

及脚型密封4

组成。密封盖安装在轴承座5

上,水封2

安装在密封盖1

上相对轴承座5

固定不动,脚型密封4

套设在轧辊6

辊颈锥面上,与油膜轴承的锥套7

和铝环3

随轧辊一同在油膜轴承的衬套8

中旋转,连同密封盖1

和水封2

形成集动密封、静密封、迷宫密封于一体的油膜轴承密封装置。其中,脚型密封4
′<br/>为密封装置中的核心部件,其内圈的主唇41

、副唇42

与轧辊辊颈紧密贴合并形成有吸附作用的负压腔,同时在腰部箍紧钢带43

的作用下对其进行径向定位;脚型密封4

在锥套7

和铝环3

的夹紧作用下对其进行轴向定位;脚型密封4

的封油肢44

末端的封油唇45

和封水肢46

末端的封水唇47

分别与密封盖的内径接触形成最重要的封油防线和封水防线,此外,脚型密封4

抛油唇48

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阻挡来自锥套和衬套之间的压力油保护封油唇45

,另一方面在旋转作用下利用其导向面将油液甩向轴承座5

的集油槽49

内。这种脚型密封基本能够满足轧钢机油膜轴承工作时的密封要求,但从长期的使用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铝环对脚型密封的定位结构经常出现问题,铝环惯性比较大,轧辊旋转启动时,铝环容易丢转,造成铝环上的胶钉磨损或脱落,进一步影响铝环的位置稳定性,最终影响脚型密封的密封性能。第二,铝环与密封盖构建的迷宫密封当进水量比较少时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但当进水量比较多时,复杂的路径对排水却起到了反作用,大量的积水容易突破脚型密封的封水唇与密封盖内孔形成的封水防线。第三,当轧辊在巨大的轧制力作用下发生径向跳动时,脚型密封的封水唇与密封盖内孔形成的封水防线容易发生密封失效导致积水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应用本技术后既能够适应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又能适应轧辊工作时的轴向和径向窜动,封水效果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包括封油部和封
水部,封油部的一端为定位台,定位台的内径一侧具有主唇,定位台的外径一侧分别设有抛油唇和封油肢,封油肢的末端具有脚形的封油唇;封水部具有副唇和封水肢,封水肢的末端为封水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部与封水部连接处外侧形成直角,所述的封水肢和封水唇均斜向封油肢一侧伸出,封水唇的断面为角形;所述的副唇斜向背离封水肢方向的一侧伸出。
[0006]本技术的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作为油膜轴承密封装置中的主体密封件,使用时套设在轧辊的辊颈部位,随轧辊和锥套一同旋转,在锥套压紧定位台的定位作用下,主唇和副唇与轧辊辊颈处紧密贴合形成静密封,封油唇与密封盖的内孔面相对滑动形成动密封封油防线,封水唇与密封盖的端面相对滑动形成动密封封水防线;采用这种直角多肢密封圈结构,安装方便,橡胶自身的柔性特点有利于提高定位的容错性;与密封盖形成的封油防线和封水防线密封面相互垂直,分别形成径向密封和轴向密封,既适应轧辊的轴向窜动又能适应轧辊的径向窜动,封水效果好,为油膜轴承安全可靠地运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越过法兰水封进来的冷却水,会沿着封水肢斜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离多肢密封圈。
[0007]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的封油部内部设有骨架弹簧一,在骨架弹簧一内设有钢丝绳一。采用封油部内部设有骨架弹簧一,在骨架弹簧一内设有钢丝绳一的技术特征后,有利于提高多肢密封圈的封油部刚度,从而提高多肢密封圈封油部安装和使用时的稳定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封水部内部设有骨架弹簧二,在骨架弹簧二内设有钢丝绳二。采用封水部内部设有骨架弹簧二,在骨架弹簧二内设有钢丝绳二技术特征后,有利于提高多肢密封圈的封水部刚度,从而提高多肢密封圈封水部安装和使用时的稳定性。
[0009]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所述封油部的内径面为喇叭口形,上面设有三道支撑线。采用封油部内径面为喇叭口形,上面设有三道支撑线的技术特征后,可以使多肢密封圈内孔与轧辊辊颈处锥度相匹配,同时三道支撑线可以与轧辊辊颈贴合对多肢密封圈有更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密封圈形状的稳定性。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一种改进,所述封油部定位台端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凹槽。采用封油部定位台端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凹槽技术特征后,来自锥套与轧辊之间的压力油可通过凹槽流入回油腔。
[0011]进一步地,在封油部对应骨架弹簧一位置的外圆周设有箍紧钢带一。采用封油部对应骨架弹簧一位置的外圆周设有钢带一技术特征后,安装多肢密封圈时,钢带一能够约束封油部向外扩张,保证封油唇与密封盖内孔面的配合尺寸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0012]再进一步地,在封水部对应骨架弹簧二位置的外圆周设有箍紧钢带二。采用在封水部对应骨架弹簧二位置的外圆周设有钢带二技术特征后,安装多肢密封圈时,钢带二能够约束封水部向外扩张,保证封水唇与密封盖端面的配合尺寸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14]图1是现行轧机油膜轴承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的安装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的剖视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3,本技术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包括封油部10和封水部20,封油部的一端为定位台11,定位台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包括封油部(10)和封水部(20),封油部的一端为定位台(11),定位台的内径一侧具有主唇(12),定位台的外径一侧分别设有抛油唇(13)和封油肢(14),封油肢的末端具有脚形的封油唇(15);封水部具有副唇(21)和封水肢(22),封水肢的末端为封水唇(23),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部(10)与封水部(20)连接处外侧形成直角,所述的封水肢(22)和封水唇(23)均斜向封油肢(14)一侧伸出,封水唇的断面为角形;所述的副唇(21)斜向背离封水肢方向的一侧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颈处直角多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油部内部设有骨架弹簧一(16),在骨架弹簧一内设有钢丝绳一(17)。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晓萌董跃黄威石峥董震
申请(专利权)人:铁岭五星密封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