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超顺磁性无机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834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先进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超顺磁性无机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超顺磁性无机纳米微球,粒径为80~410nm且具有亲水表面,其中,所述的磁性无机纳米微球由粒径为6~10nm的纳米粒子堆积而成,该纳米粒子为Fe↓[3]O↓[4]、γ-Fe↓[2]O↓[3]、MnFe↓[2]O↓[4]、NiFe↓[2]O↓[4]、CuFe↓[2]O↓[4]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磁性纳米微球的表面为有机亲水性小分子包覆,该亲水性小分子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大的粒径和极强的外磁场响应性,同时保持有超顺磁性的特性,且由于它具有亲水性的表面,可以在水溶液中得到良好的分散。细胞实验证明,它具有非常低的细胞毒性;特别适合于包括细胞标记、分离和磁共振成影等生物医学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纳米材料与纳米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 。
技术介绍
近年来,磁性纳米微球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催化、环境工程、生 物医药、临床诊断和信息储存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当磁 性纳米粒子的尺寸减小到一临界值时,其便能够具有的超顺磁性,在 无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不表现出自身的磁化。这种性质使得其在药物负载、细胞分离、磁共振成影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Huh, Y,M. ; Jun, Y. ; Song, H. —T. ; Kim, S. J. ; Choi, J. —S. ; Lee, J. —H. ; Yoon, S.; Kim, K. -S. ; Shin, J. -S. ; Suh, J. _S, ; Cheon, J.,血C力棚.5oc. 2005, 7i7, 12387. Son, S. J. ; Reichel, J. ; He, B. ; Schuchman, M. ; Lee, S. B. J瓜O e瓜6bc 2005, 7iY, 7316. Weissleder, R. ; Moore, A. ; Mahmood, U. ; Bhorade, R. ; Benveniste, H.; Chiocca, E. A. ; Basil ion, J. P. Tfet. 2000,《351.)但是现有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大多是疏水,很难在水中分 散。同时,由于磁性纳米粒子要保持超顺磁性,则其粒径必须小于超 顺磁转化临界值,而如此微小的尺寸使得单个纳米粒子所具有的针对 外磁场的反应力非常低,亦增加了应用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Li和其合作者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 基溴化铵(CTAB)油水溶液中形成水包油体系,将疏水的磁性纳米粒子包覆在油相中,通过溶剂挥发使得磁性纳米粒子共组装成为磁性纳米粒子簇;Kim等人亦通过使用双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 (PS-PAA)通过同样的方法合成具有亲水性的纳米粒子簇;Yin和其 合作者通过高温反应在聚丙烯酸作为稳定剂的情况下直接合成了具 有聚丙烯酸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簇。然而,十六垸基溴化铵、聚苯乙 烯和聚丙烯酸都有很高的生物毒性,因此这些材料依然很难被应用到 生物科技中去。(Bai, F. ; Wang, D. S. : Huo, Z. Y. ; Chen, W. ; Liu, L P. ; Liang, X. ; Chen, C. ; Wang, X. ; Peng, Q. ; Li, Y. D. C/ e瓜i>7t. 2007, 4《6650. Kim, B. —S. ; Qiu,丄; Wang, J. -P. ; Taton, T. A. #細2005, 5, 1987. Ge, J. P. ; Hu, Y. X. ; Biasini, M. ; Beyermann, W. P. ; Yin, Y. D. ; A^e『.C/ e瓜 M H 2007,邻434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顺磁性无机纳米微 球,具有较大粒径的同时保持有超顺磁性的特性,并且具有亲水性的 表面,可以在水溶液中得到良好的分散。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上述超顺磁 性无机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顺磁性无 机纳米微球,粒径为80 410nm且具有亲水表面,其中,所述的磁性 无机纳米微球由粒径为6 10nm的纳米粒子堆积而成,该纳米粒子为 Fe304、 Y-Fe203、 MnFe204、 NiFeA、 CuFe204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磁性 纳米微球的表面为有机亲水性小分子包覆,该亲水性小分子为草酸、 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针对上述超顺磁性无机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直接利用溶剂热方 法在由醇溶剂的还原下直接合成,在醇溶剂中加入无机纳米粒子前躯体、稳定剂和碱,溶解均匀后转移至热水釜中,在200 22(TC反应6 24小时,冷却,通过磁铁将纳米微球分离出,洗漆,制成由6 10nm 的纳米粒子堆积成的粒径大小连续可调的超顺磁性无机纳米微球,纳 米微球粒径为80 410nm,其中,所述的前躯体为FeCl3,或MnCl2 、 NiCl2、 CoCl2中的一种或多种和FeCl3的组合,所述的稳定剂为草酸、 柠檬酸三钠、酒石酸钠、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为乙酸钠、 丙酸钠、丁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反应温度可以为200, 205, 210, 215或22(TC,反应时 间可以为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或24小时。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非水溶剂为乙醇、乙二醇、 一縮二 乙二醇,二縮三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前躯体中,FeCl3与MnCl2、 NiCl2、 CoCl2中的一种或多种之和的摩尔比为l: 0.8 1.2。具体的,FeCl3与MnCl2、 NiCl2、 CoCh中的一种或多种之和的摩 尔比可以为l: 0.8, 0.85, 0.9, 0.95, 1, 1.05, 1.1, 1. 15或1.2, 优选l: 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前躯体与稳定剂的摩尔比为l: 0. 08 0.2。具体的,前躯体与稳定剂的摩尔比可以为l: 0.08, 0.085, 0.09, 0.1, 0.12, 0.13, 0.15, 0.16, 0.18, 0. 19或0.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前躯体与碱的摩尔比为1 : 1. 5 7. 5。 具体的,前躯体与碱的摩尔比可以为1 : 1.5, 1.6, 1.65, 1.7, 1.75, 1.8, 2, 2.1, 2.2, 2.3, 2.35, 2.4, 2.5, 2.6, 2.65, 2.7,2.75, 2.8, 3, 3.1, 3.2, 3.3, 3.35, 3.4, 3.5, 3.6, 3.65, 3.7, 3.75, 3.8, 4, 4.2, 4.5, 4.8, 5, 5.2, 5.5, 5.8, 6, 6.2, 6.5, 6.8, 7, 7.2, 7. 3或7. 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超顺磁性无机纳米微球材料,具有较大的粒径和极强的 外磁场响应性,同时保持有超顺磁性的特性,且由于它具有亲水性的 表面,可以在水溶液中得到良好的分散。细胞实验证明,它具有非常 低的细胞毒性;在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充分利用了溶剂热方法和磁性材料的特性, 反应一步到位,采用磁铁分离,具有原料易得、方法简单迅速、合成 材料纯度高的特性,尤其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特别适合于包括细胞标 记、分离和磁共振成影等生物医学应用。附图说明图1至图4为不同粒径的超顺磁性纳米微球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将前躯体FeCh(O. 65g, 4画1)和稳定剂柠檬酸三钠(0. 20g, 0.68mmol)超声溶解到20ml乙二醇中,然后加入醋酸钠(L20g, 14.6mmo1),搅拌均匀后转移到50ml聚四氟乙烯内胆,不锈钢外套的 水热釜中于20(TC下反应8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通过磁铁将超顺磁 性无机纳米微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依次用乙醇和蒸馏水反复洗涤。 图1为超顺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顺磁性无机纳米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无机纳米微球的粒径为80~410nm且具有亲水表面,其中,所述的磁性无机纳米微球由粒径为6~10nm的纳米粒子堆积而成,该纳米粒子为Fe↓[3]O↓[4]、γ-Fe↓[2]O↓[3]、MnFe↓[2]O↓[4]、NiFe↓[2]O↓[4]、CuFe↓[2]O↓[4]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磁性纳米微球的表面为有机亲水性小分子包覆,该亲水性小分子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邓勇辉赵东元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