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手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09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3
本申请提供一种拉手和车辆,该拉手包括拉手本体、连接座和挂钩,拉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座与拉手本体连接,连接座设置在拉手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挂钩包括自连接座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自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连接座间隔形成凹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手和车辆,在同时实现握持和挂取物品的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拉手的制备难度和生产成本,避免或减小拉手对车辆内其他零部件布置的影响。减小拉手对车辆内其他零部件布置的影响。减小拉手对车辆内其他零部件布置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手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拉手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已经越来越普及,车辆拥有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用户对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驾驶车辆时的舒适度以及车内设备的便利度均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其中,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通常在车辆侧门立柱上设置拉手,以使乘客在下车时,乘客能够扶着拉手上下车;为了提高乘客的便利性,还会在车辆内设置挂钩,以便于悬挂手提袋、外套等不影响行车安全的东西,提升用户的便利性。然而相互独立设置的拉手和挂钩,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还影响整车其他零件的布置和排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拉手和车辆,在同时实现握持和挂取物品的功能的基础上,降低了拉手的制备难度和生产成本,避免或减小拉手对车辆内其他零部件布置的影响。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手,该拉手包括拉手本体、连接座和挂钩,拉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座与拉手本体连接,连接座设置在拉手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挂钩包括自连接座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自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连接座间隔形成凹槽。
[000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拉手本体包括相连接的握持部和弯折部,握持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弯折部间隔设置在握持部的两端,握持部和弯折部围合形成握持槽,至少一个弯折部与连接座连接。
[000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弯折部与连接座沿第二方向连接,弯折部至少部分弯折为弧形。<br/>[000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拉手本体包括基座和盖板,盖板盖设基座,基座具有位于弯折部的安装槽。
[000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拉手本体还包括具有自基座沿第二方向凸出的安装部,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安装部并与安装槽连通,安装孔用于与车辆的车身连接。
[000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拉手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基座内的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握持部。
[00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基座还包括卡槽,盖板还包括卡扣,基座和盖板通过卡槽和卡扣卡合。
[00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拉手本体、连接座和挂钩为一体成型件。
[001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部和连接座可拆卸连接。
[0013]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立柱和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拉手,车身立柱沿第一方向延伸,拉手沿第二方向安装于车身立柱上。
[0014]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手和车辆中,拉手包括拉手本体、连接座和挂钩,拉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座与拉手本体连接,连接座设置在拉手本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挂钩包括自连接座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自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连接座间隔形成凹槽。其中,挂钩直接自连接座延伸而出,挂钩的固定点相当于连接座的固定点,挂钩与连接座共用一个固定点,不需要再额外增设固定挂钩的结构,降低了拉手的制备难度和生产成本;而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拉手利用了拉手本体的自身边界,将拉手本体和挂钩两者集成在同一位置,不会影响车辆内其他零件的布置和车内空间的利用。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0016]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手本体的部分剖面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0、拉手;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0020]10、拉手本体;11、握持部;12、弯折部;13、基座;131、安装槽;132、加强筋;133、卡槽;14、盖板;15、握持槽;16、安装部;161、安装孔;
[0021]20、连接座;
[0022]30、挂钩;31、第一延伸部;32、第二延伸部;
[0023]40、车身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拉手和车辆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8]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手100,该拉手100包括拉手本体10、连接座20和挂钩30,拉手本体10沿第一方向X延伸;连接座20与拉手本体10连接,连接座20设置在拉手本体10沿第一方向X的一端;挂钩30包括自连接座20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1和自第一延伸部31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2,第二延伸部32和连接座20间隔形成凹槽。
[0029]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的夹角不做限制,只要满足两个方向互不平行即可,以下以第一方向X为车辆的竖直方向,第二方向Y为车辆的
水平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可选地,拉手本体1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拉手本体10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手握柄和设置在手握柄沿第一方向X两端的连接臂,其中,连接臂也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且连接臂沿第二方向Y的一端与手握柄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连接座20连接,使得拉手本体10的整个形状呈U形,便于乘客握持;其中,拉手本体10的材质以及花纹都可以自行设计成具有美感的部件,使得拉手本体10的整体外观优美。
[0030]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座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连接座20分别沿着第一方向X与拉手本体10的两端连接,可以通过连接座20与车辆的车身连接,增加拉手100的稳定性,避免或减少乘客在抓握拉手100时拉手100脱落的情况发生。容易理解的是,连接座20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连接座20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设置在车身上,拉手本体10在车身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入连接座20上,其中,连接座20的一端与车身连接,连接座20的另一端与拉手本体10连接,通过该方式设置的连接座20可以与车身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拉手本体10和车身连接的稳定性;亦或者是,连接座20仅设置在拉手本体10靠近挂钩30的一端,连接座20充当挂钩30的一部分,不需要额外加工挂钩30的基底,节省成本。这种对连接座20数量的调整以及连接座20与拉手本体10的连接方式的改变并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包括:拉手本体,所述拉手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拉手本体连接,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拉手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挂钩,包括自所述连接座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自所述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连接座间隔形成凹槽,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拉手本体包括基座和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基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包括相连接的握持部和弯折部,所述握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弯折部间隔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两端,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弯折部围合形成握持槽,至少一个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座沿所述第二方向连接,所述弯折部至少部分弯折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亚飞刘学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