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下车身纵梁结构、下车体及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下车身纵梁结构、下车体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78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0
本公开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车身纵梁结构、下车体及车辆。该下车身纵梁结构包括第一纵梁段、纵梁中段以及第二纵梁段,所述第一纵梁段、所述纵梁中段以及所述第二纵梁段依次前后贯通连接,所述第一纵梁段包括前纵梁和前纵梁桥接段,所述前纵梁桥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纵梁和所述纵梁中段;所述前纵梁的第一中心线相对于下车体的竖直轴线向下车体外侧水平偏移形成夹角。通过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提高在碰撞工况中的安全性能,实现碰撞能量由整个下车体吸收,避免乘员舱前部产生较大的局部变形,从而保障乘员舱有效的生存空间,提升整车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系车辆配件,尤其涉及一种下车身纵梁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承载式车身结构中,下车身的梁架结构起到最主要的载荷承载作用。梁架结构的不连续会使车身结构传力路径中断,在断点处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或传力失效。特别是在碰撞工况中,尤其是碰撞力从车头各方向产生时,碰撞力无法有效的传递分散到车身其他部分,造成局部产生非常大的碰撞变形,影响乘员舱的有效生存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车身纵梁结构,包括第一纵梁段、纵梁中段以及第二纵梁段,所述第一纵梁段、所述纵梁中段以及所述第二纵梁段依次前后贯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纵梁段包括前纵梁和前纵梁桥接段,所述前纵梁桥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纵梁和所述纵梁中段;

2、所述前纵梁的第一中心线相对于下车体的竖直轴线向车身外侧水平偏移形成夹角。

3、可选的,所述夹角的角度为3度至10度。

4、可选的,所述前纵梁的首端设置有第一吸能盒,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两端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向所述第一吸能盒的方向凸出。

6、可选的,所述第二纵梁段包括后纵梁、后悬变化段和第二吸能盒,所述后纵梁一端与所述纵梁中段连接,相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后悬变化段与所述第二吸能盒连接。

7、可选的,所述前纵梁包括第一前纵梁段和第二前纵梁段,所述第一前纵梁段与所述第一吸能盒连接,且所述第一前纵梁段的宽度w是所述第二前纵梁段宽度w的1.5-2倍。

8、可选的,所述第一前纵梁段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两端与所述第一前纵梁段的外侧面连接,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前纵梁段的外侧面形成腔体,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前纵梁外侧面之间的宽度w是所述第一前纵梁段宽度w的0.8-1.2倍。

9、可选的,所述纵梁中段的内侧面设置有电池包固定结构。

10、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下车体,包括上述权的下车身纵梁结构。

11、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下车体。

1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纵梁段、纵梁中段以及第二纵梁段设置成前后贯通式纵梁,实现力稳定有序的传递及转移。因整体结构前后贯通无断点,从而保证了传力路径的连续性及稳定性。而且在前后贯通式纵梁的基础上,本公开前纵梁的第一中心线相对于竖直轴线向车身外侧水平偏移形成夹角,以提升正面25%偏置碰撞的安全指数。本公开以下车体纵梁设置成前后贯通式纵梁结合前纵梁的设置角度,从而提高在碰撞工况中的安全性能,实现碰撞能量由整个下车体吸收,避免乘员舱前部产生较大的局部变形,从而保障乘员舱有效的生存空间,提升整车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纵梁段、纵梁中段以及第二纵梁段,所述第一纵梁段、所述纵梁中段以及所述第二纵梁段依次前后贯通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为3度至1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的首端设置有第一吸能盒,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两端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向所述第一吸能盒的方向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梁段包括后纵梁、后悬变化段和第二吸能盒,所述后纵梁一端与所述纵梁中段连接,相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后悬变化段与所述第二吸能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包括第一前纵梁段和第二前纵梁段,所述第一前纵梁段为首端,所述第一前纵梁段的宽度W是所述第二前纵梁段宽度W的1.5-2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纵梁段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两端与所述第一前纵梁段的外侧面连接,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前纵梁段的外侧面形成腔体,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前纵梁外侧面之间的宽度W是所述第一前纵梁段宽度W的0.8-1.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中段的内侧面设置有电池包固定结构。

9.一种下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的下车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纵梁段、纵梁中段以及第二纵梁段,所述第一纵梁段、所述纵梁中段以及所述第二纵梁段依次前后贯通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为3度至1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的首端设置有第一吸能盒,所述第一吸能盒和所述前纵梁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两端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向所述第一吸能盒的方向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身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梁段包括后纵梁、后悬变化段和第二吸能盒,所述后纵梁一端与所述纵梁中段连接,相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后悬变化段与所述第二吸能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志国闫禄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