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车身框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57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2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车身框架和车辆,所述拉手支架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车辆的顶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上边梁内板相连,所述拉手支架上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拉手支架具有支撑效果好等优点。新型实施例的拉手支架具有支撑效果好等优点。新型实施例的拉手支架具有支撑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车身框架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车身框架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乘用汽车都有顶棚拉手,顶棚拉手通常位于车窗上方,在汽车经过颠簸路面或者激烈驾驶的时候,为乘客提供辅助支撑。这对安装顶棚拉手的支架提出了很高的强度要求,在乘客使用拉手的时候,支架不能产生大的变形。相关技术中,顶棚拉手支架与上边梁内板相连,顶棚拉手支架呈悬臂梁结构,当拉手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易发生弯曲变形,导致支撑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支撑效果好的拉手支架,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支撑效果好的车身框架,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拉手支撑效果好的车辆。
[0004]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所述拉手支架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车辆的顶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上边梁内板相连,所述拉手支架上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支架。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支架为板体,在正交于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面内,所述拉手支架弯曲延伸且具有一个或多个折弯部。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支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之间成夹角,且夹角大于度小于度,所述折弯部为多个,多个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支架还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折弯部还包括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具有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均沿朝向所述顶棚的方向延伸。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支架还包括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相同,所述折弯部还包括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三板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三板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板体,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板体。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手支架一体成型。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上具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板体。
[0014]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包括顶棚、上边梁内板和拉手支架,所述拉手支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顶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梁内板包括内板本体和内板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内板本体相连,所述内板翻边与所述顶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内板翻边相连。
[0016]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框架和拉手,所述车身框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框架,所述拉手安装在一个所述拉手支架的所述安装部上。
[0017]当拉手支架在使用过程中,拉手支架受到拉手向下的拉力时,拉手支架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受力点。由于第一连接部与顶棚相连,第二连接部与上边梁内板相连,使得拉手支架可以避免形成悬臂梁结构,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甚至避免拉手支架在受力时发生弯曲变形的风险,使得拉手支架支撑效果较好。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拉手支架具有支撑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手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手支架的另一视角的安装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拉手支架1;第一连接部101;第二连接部102;第一板体103;第二板体104;第一翻边1041;第三板体105;第一折弯部106;第二折弯部107;第三折弯部108;第四折弯部109;第一安装孔1010;第二安装孔1011;避让孔1012;
[0023]上边梁内板2;内板本体201;内板翻边2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手支架1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第一连接部101用于与车辆的顶棚(图中未示出)相连,第二连接部102用于与车辆的上边梁内板2相连,拉手支架1上具有安装部,安装部用于安装拉手支架1。
[0027]第一连接部101与顶棚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第二连接部102与上边梁内板2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拉手安装在安装部上。当拉手支架1在使用过程中,拉手支架1受到拉手向下的拉力时,拉手支架1的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为受力点。由于第一连接部101与顶棚相连,第二连接部102与上边梁内板2相连,使得拉手支架1可以避免形
成悬臂梁结构,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甚至避免拉手支架1在受力时发生弯曲变形的风险。经测试,拉手支架1在1000N的垂直作用力下,塑性应变仅为0.02%,最大位移1.17mm,从而使得拉手支架1支撑效果较好。
[0028]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手支架1具有支撑效果好等优点。
[0029]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在车辆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且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还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0030]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车辆的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车辆的高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如图3所示。
[0031]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101位于第二连接部102的右上方,通过将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间隔布置,以便于第一连接部101与顶棚直接相连,以便于第二连接部102直接与上边梁内板2相连,使得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2连接方便,从而使得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手支架1连接方便。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拉手支架1为板体,在正交于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面内,拉手支架1弯曲延伸且具有一个或多个折弯部。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支架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车辆的顶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上边梁内板相连,所述拉手支架上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支架为板体,在正交于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面内,所述拉手支架弯曲延伸且具有一个或多个折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支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之间成夹角,且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所述折弯部为多个,多个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支架还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折弯部还包括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具有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均沿朝向所述顶棚的方向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拉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支架还包括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的延伸方向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