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72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包括吊环本体、与车厢内壁连接的连接块;吊环本体内壁通过扭簧连有转动环;转动环外绕设有一端与连接块连接的尼龙带,转动环两端连有两限位板;吊环本体内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开设有内置按钮的按动槽;按钮通过复位弹簧与按动槽连接;按动槽垂直连通有通槽,通槽内设有两个限位钢珠;按钮腰部两侧开设有间距沿靠近限位板方向渐增的限位槽,限位槽最大内径小于限位钢珠直径且其中设有磁铁;限位板设有若干限位孔;复位弹簧自然伸长时,两个限位钢珠与按钮底部抵接、与限位孔卡接;复位弹簧收缩时,限位钢珠与限位槽卡接、与限位板存在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吊环高度的调节。的调节。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工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且小轿车日渐普及,导致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因此,采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首选的出行方式。
[0003]但由于公共交通工具上座椅的数量有限,更多乘客则需要手扶椅背、扶手、吊环等设施以保持身体直立,从而降低再公共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摔倒的可能,因此吊环的设置,对站立在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0004]现有吊环主要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但二者均不可调节高度,使得身高不同的乘客、以及站位不佳的乘客的舒适度较低;并且即便身高不同的乘客、以及站位不佳的乘客能勉强够到吊环,也无法抓紧吊环,该种情况仍旧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不同身高人群及站位不佳人群使用吊环的舒适度、减少安全隐患的高度可调的吊环。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包括吊环本体、与公共交通工具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吊环本体通过尼龙带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吊环本体内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壁通过扭簧与吊环本体转动连接;
[0008]所述尼龙带绕设在转动环外,所述尼龙带一端穿过转动环与扭簧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自吊环本体伸出并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0009]所述吊环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沿转动环直径方向开设有按动槽;所述按动槽内同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转动环一端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远离复位弹簧一端凸出于吊环本体;
[0010]所述转动环轴线方向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环形限位板,尼龙带位于两个限位板与转动环形成的空间内;
[0011]所述定位块内部沿转动环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按动槽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钢珠,所述按钮位于两个限位钢珠之间;所述按钮腰部两侧开设有供限位钢珠卡接的限位槽;
[0012]所述限位槽内壁间的距离沿靠近限位板方向逐渐增大,限位槽远离限位板一端内壁间距离小于限位钢珠的直径,且限位槽内设置有磁铁;所述限位板相互靠近一面设置有供限位钢珠卡接的若干限位孔,若干限位孔沿限位板周长均匀分布;
[0013]当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按钮底部与两个限位钢珠抵接、两个限位钢珠与两个限位板上的限位孔卡接;当复位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时,限位钢珠与限位槽卡接、与限位板
之间均存在间隙。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吊环本体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壳体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形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直径小于限位钢珠直径。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扭簧一端设置有“T”形插接片,且“T”形插接片的竖部与扭簧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尼龙带远离连接块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供“T”形插接片卡接的卡接槽;
[0017]所述“T”形插接片竖部的延伸方向与卡接槽的长度方向相同,且“T”形插接片横部的长度小于等于卡接槽的长度,“T”形插接片横部的长度大于卡接槽的长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环开设有供“T”形插接片穿过的安装槽。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扭簧、转动环以及尼龙带的配合,实现了尼龙带的收放,从而实现了对吊环高度的调节;按钮、定位块、复位弹簧、限位钢珠、限位槽、磁铁、限位板以及限位孔的配合,实现了对转动后转动环的固定。
[0021]调节高度时,下压按钮,使得复位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此时通槽与限位槽连通,限位钢珠即可在磁铁的作用下进入限位槽内与限位槽卡接,且此时限位钢珠与限位板、磁铁之间均存在间隙,使得限位板能够随转动环自由转动;
[0022]之后下拉或上提吊环本体,即可在扭簧的作用下调节尼龙带的长度,从而实现对吊环高度的调节;
[0023]将吊环调节至合适高度后,松开按钮,复位弹簧带动按钮沿远离转动环方向运动,使得限位钢珠脱离限位槽;当复位弹簧回复至自然状态时,按钮底部与两个限位钢珠抵接,使得限位钢珠与限位孔卡接,从而限制了限位板的转动,进而限制了转动环的转动,实现了对吊环高度的固定;
[0024]综上,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实现了对吊环高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不同身高人群、站位不佳人群使用吊环的舒适度,降低了由于乘客身高不足或站位不佳未能抓紧吊环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块、吊环本体、转动环、扭簧以及尼龙带的配合关系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扭簧与尼龙带的连接关系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按钮与限位钢珠的位置关系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复位弹簧在收缩状态下按钮与限位钢珠的位置关系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吊环本体;2、壳体;3、连接块;4、按钮;5、定位块;6、转动环;7、扭簧;8、尼龙带;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003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参照图1、图2和图3,吊环包括吊环本体1、与公共交通工具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块3;吊环本体1通过尼龙带8与连接块3固定连接,吊环本体1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壳体2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形成。
[0033]吊环本体1内设置有转动环6,转动环6内壁通过扭簧7与吊环本体1转动连接;扭簧7一端穿过转动环6与尼龙带8一端可拆卸连接,尼龙带8绕设在转动环6外,且尼龙带8远离扭簧7一端自吊环本体1伸出并与连接块3固定连接。
[0034]扭簧7一端一体成型有“T”形插接片,“T”形插接片的竖部与扭簧7的长度方向相同;尼龙带8远离连接块3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供“T”形插接片卡接的卡接槽。“T”形插接片竖部的延伸方向与卡接槽的长度方向相同,且“T”形插接片横部的长度小于等于卡接槽的长度,“T”形插接片横部的长度大于卡接槽的长度。且转动环6开设有供“T”形插接片穿过的安装槽。
[0035]如此,“T”形插接片与卡接槽的配合实现了扭簧7与尼龙带8的可拆卸连接;转动环6、扭簧7以及尼龙带8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吊环本体1高度的调节,从而能够实现对吊环高度的调节。
[0036]参照图2、图4和图5,吊环本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转动环6转动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按钮4、复位弹簧9、顶部与吊环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定位块5,尼龙带8位于转动环6与定位块5之间;定位块5开设有供按钮4沿转动环6直径方向运动的按动槽;复位弹簧9沿转动环6直径方向设置,且复位弹簧9一端与按钮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动槽内壁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吊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环本体(1)、与公共交通工具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块(3);所述吊环本体(1)通过尼龙带(8)与连接块(3)固定连接,所述吊环本体(1)内设置有转动环(6),所述转动环(6)内壁通过扭簧(7)与吊环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尼龙带(8)绕设在转动环(6)外,所述尼龙带(8)一端穿过转动环(6)与扭簧(7)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自吊环本体(1)伸出并与连接块(3)固定连接;所述吊环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沿转动环(6)直径方向开设有按动槽;所述按动槽内同轴设置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远离转动环(6)一端连接有按钮(4);所述按钮(4)远离复位弹簧(9)一端凸出于吊环本体(1);所述转动环(6)轴线方向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环形限位板,尼龙带(8)位于两个限位板与转动环(6)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定位块(5)内部沿转动环(6)轴线方向开设有与按动槽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钢珠,所述按钮(4)位于两个限位钢珠之间;所述按钮(4)腰部两侧开设有供限位钢珠卡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间的距离沿靠近限位板方向逐渐增大,限位槽远离限位板一端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凡王张铭格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