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640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5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其包括:一支承梁,其长度大于钢轨轨距;一液压调节机具,其用于调节所述支承梁一端的高度;二个轨头垫块,其用于支撑所述支承梁,且其中一个轨头垫块与所述支承梁另一端转动连接。解决了液压复轨器支承困难的问题,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可以灵活调节液压复轨器水平度,快速完成救援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具有远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前景和经济效益。前景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铁路救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运输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一旦发生行车事故,要求快速应急响应,出动救援。列车发生脱轨事故后的应急救援方法基本包括:拉复法、顶复法和吊复法。其中顶复法设备简单,起复效率高,是国内外常见的起复作业方式,作业时利用液压复轨器及其辅助机具在脱轨列车的车体中梁处或车钩底部顶起脱轨车并进行横移复位。通常利用液压复轨器进行脱轨列车顶复作业时,复轨器复轨梁放置于钢轨面上或高于钢轨10mm~20mm处,复轨梁下方须垫实进行支承,以防止复轨梁在大载荷作用下出现弯曲变形而影响救援。
[0003]由于线路所铺设的钢轨及轨枕类型尺寸多样,且存在曲线大超高线路条件,致使复轨器底部所需支承高程并无统一参数要求,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节支承高程,尤其在曲线超高线路救援时更要保证复轨梁的水平状态,而目前现场并未针对液压复轨器救援作业配备有效的专用支承设备,仅采用自行锯断的短木枕、简易钢制垫块进行支承,无法灵活应对所有线路的救援条件,常需在支承木枕及复轨梁之间塞入大量小木板、高分子垫片进行支承高程及复轨梁水平状态调节,反复调节过程操作繁琐,不仅极大的增大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救援准备时间,同时由于所采用的小木板及高分子垫片存在弹性,易造成人工误判断形成复轨梁受力后底部未垫实而影响救援安全的情况,此外以木枕作为复轨器顶复作业的临时性支承设备,承载性能较差,大载荷作用下易出现断裂变形,从而影响救援安全。
[0004]液压复轨器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阔,每台铁路救援列车及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中基本都配备了液压复轨器,其对铁路救援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意义,但因该设备并未配备有效的专用支承设备,导致人员劳动强度大,救援效率低,无法完全发挥该设备应有的救援能力,是现场救援的一大痛点,因此现场颇为需要一种专业救援设备,假设每套液压复轨器均配备一套专用支承设备,其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0005]基于上述背景,为提高铁路救援效率及救援能力,经现场调研后,针对液压复轨器实际救援中底部支承方式存在的问题,摒弃操作繁杂且效果不佳的塞垫片及木板的有级调节方式,采用专业的参数化无级调节方式,以钢轨面为支承基础,设计一套可兼顾曲线超高线路、直线线路救援条件,并不受不同轨枕及钢轨尺寸约束的专用支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液压复轨器支承不便导致铁路救援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包括:
[0009]一支承梁,其长度大于钢轨轨距;
[0010]一液压调节机具,其用于调节所述支承梁一端的高度;
[0011]二个轨头垫块,其用于支撑所述支承梁,且其中一个轨头垫块与所述支承梁另一端转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一个所述轨头垫块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座,所述支承梁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两个所述转轴座上,形成转动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头垫块包括第一支承件和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支承件一侧面上开设有内凹的弧形槽,所述第一滚动件呈U型,其可以扣在钢轨轨头上,所述第一支承件和第一滚动件可以相对滚动。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承梁具有加强部,且整体呈阶梯状。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调节机具包括:
[0016]一手动泵;
[0017]二个与所述手动泵相连接的液压缸;
[0018]一轨枕垫块,其用于支撑所述液压缸;
[0019]一支撑件,其连接在两个液压缸输出端上,用于支撑所述支承梁。
[00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枕垫块长度大于轨枕间距,其包括第二支承件和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二支承件一侧面上开设有内凹的弧形槽,所述第二滚动件呈U型,其与所述液压缸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件和第二滚动件可以相对滚动。
[002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液压缸之间通过一管道连通,所述手动泵通过一导管连接所述管道中部。
[002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枕垫块上连接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具有一凸缘,用于勾住钢轨轨底。
[002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件采用“凹”字结构设计,具有承载部及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两端的安装部。
[002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部上设有弧形凸起,在所述弧形凸起上适配一支撑垫块。
[0025]实施本技术的这种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可以灵活调节液压复轨器高度,快速完成救援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具有远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0027]2、将支承梁一端铰接,另一端作活动端,且始终将铰接端放置在较高的钢轨上,通过液压调节机具调节支承梁活动端的高度,从而达到快速平衡液压复轨器的目的。
[0028]3、轨头垫块与轨枕垫块结构设计类似,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力部件与受力部件始终保持较大的面接触,从而避免承载风险较大的线接触情况出现,提升装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0029]4、支承梁设有加强部,且整体呈梯形台阶状,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严格控制自身重量。
[0030]5、手动泵连接在管道中部位置上,保证了两个液压缸动作的同步性及协调性,避免两个液压缸动作不同步造成支撑件倾斜影响救援。
[0031]6、通过定位板勾住钢轨轨底,可以保证轨枕垫块的稳定性,提高液压调节机具使用的安全性。
[0032]7、支撑件采用“凹”字结构设计,可以在不影响承载能力的同时,适配不同型号的液压缸。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专用成套支承装置与液压复轨器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的示意图;
[0035]图3为图2中支承梁的示意图;
[0036]图4为图2中液压调节机具的示意图;
[0037]图5为图2中轨头垫块的示意图;
[0038]图6为图4中轨枕垫块的示意图;
[0039]图7为图4中支撑件的示意图;
[0040]图8为图4中定位板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为:支承梁1、液压调节机具2、轨头垫块3、转轴座4、转轴11、第一支承件31、第一滚动件32、加强部12、手动泵5、液压缸6、轨枕垫块7、支撑件8、第二支承件71、第二滚动件72、管道61、导管51、定位板9、凸缘91、承载部81、安装部82、弧形凸起83、支撑垫块84。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承梁,其长度大于钢轨轨距;一液压调节机具,其用于调节所述支承梁一端的高度;二个轨头垫块,其用于支撑所述支承梁,且其中一个轨头垫块与所述支承梁另一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轨头垫块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座,所述支承梁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两个所述转轴座上,形成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头垫块包括第一支承件和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支承件一侧面上开设有内凹的弧形槽,所述第一滚动件呈U型,其可以扣在钢轨轨头上,所述第一支承件和第一滚动件可以相对滚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具有加强部,且整体呈阶梯状。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铁路救援液压复轨器专用成套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调节机具包括:一手动泵;二个与所述手动泵相连接的液压缸;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志强郭宏伟许翔吴正良田岗沈彤吴从刚杨宏斌陈晓霍艳红林威王渭荣郑国玮付小敏陈志瑾朱彤廖芳蓉廖锋黄伟声倪志伟范锦秋汤尚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