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553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平衡阀,包括主阀和先导阀,先导阀的先导阀体主孔内设置有推杆座,推杆座上开有径向小孔,推杆座内部开有轴向孔,该轴向孔内放置有第一钢球,在第一钢球与推杆座之间有调压弹簧,推杆座的右端面开有轴向小孔,一推杆的一端穿过该轴向小孔后顶在第一钢球上,另一端插入在控制阀芯左端面的盲孔内;控制阀芯安装在主阀阀体内,控制阀芯右端的顶杆伸入主阀芯内与先导阀芯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调节控制阀芯的响应时间,从而可以改变主阀口的打开速度,有效地控制液压油流动量,不会使吊臂在工作中,重物下降时出现抖动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装置用的阀组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够保持负载平稳下放 的液压平衡阀
技术介绍
在现代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机械设备中,大量应用了液压承重系统,其中平衡 阀是这类系统的关键液压元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机的性能。现有的液压平衡阀 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缺点当负载下放时,由于液压平衡阀的阀芯开口难以稳定在一个确定 的开口大小上,使负载产生低频抖动的现象,造成系统不稳定,影响整机的安全可靠性。为了解决此问题,很多新的平衡阀内部都增设了阻尼孔,以此来消除负载下放时 的低频抖动,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影响控制阀芯的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运行平稳、控制 阀芯的响应时间可调的液压平衡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平衡阀,包括主阀和先导阀,所述主阀的主阀阀体上设有主阀腔、先导阀 腔、连接主阀腔和先导阀腔的小孔、以及与主阀腔相连通的A 口和B 口,主阀腔内设有主阀 芯,主阀芯内有先导阀芯,先导阀的控制阀芯安装在先导阀腔内,控制阀芯右端的顶杆穿过 所述小孔后伸入主阀芯内与先导阀芯相对,先导阀的先导阀体上有控制口 X,其特征在于, 所述先导阀的先导阀体主孔内设置有推杆座,推杆座上开有径向小孔,推杆座内部开有轴 向孔,该轴向孔内放置有第一钢球,在第一钢球与推杆座之间有调压弹簧,推杆座的右端面 开有轴向小孔,一推杆的一端穿过该轴向小孔后顶在第一钢球上,另一端插入在控制阀芯 左端面的盲孔内,该推杆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轴向小孔的直径;控制阀芯的左端面上还开设 有孔,该孔连通控制阀芯左、右容腔,孔内设置有压力单向阀;所述主阀阀体上还开有与先 导阀腔相连通的泄漏油口。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主阀芯呈柱体状,在主阀芯的中间柱面上圆周均布有左 深右浅的若干轴向楔形槽,在主阀芯右端柱面上从右至左依次开有轴向节流槽和主阀芯径 向小孔,主阀芯内部设有先导阀芯容腔,用于放置先导阀芯。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推杆座的中间有一段外壁与主阀阀体主孔内壁之间有 间隙,所述先导阀体上还开有通道,通道连通所述间隙与控制阀芯左容腔,所述通道内设置 有第二阻尼器和第三阻尼器。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控制阀芯的左端面为球面。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推杆座螺纹连接在先导阀体主孔内。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主阀芯的弹簧座上开有弹簧座径向阶梯孔,弹簧座径 向阶梯孔连通先导阀芯右容腔和主阀阀体的B 口,该弹簧座径向阶梯孔的阶梯上放置有第二钢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由于推杆座与先导阀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推杆座在先导阀体内的位置可以调 节,当推杆座顺时针旋转时,使得控制阀芯左容腔容积变小,此时加快了控制阀芯的响应时 间,反之则减慢了控制阀芯的响应时间。从而可以控制主阀口的打开速度,有效地控制液压 油流动量,重物下降时不会出现抖动现象;增强了安全性,使行动更加可靠。2、主阀阀体内设置了若干阻尼孔,消除了下降重物过程中的低频抖动,增强了安 全性,使行动更加可靠,且在负载上升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小,效率高。3、当软管破损失压的情况下,能防止负载失速下降,能起到一个液压锁的作用,保 护油缸或液压系统不被损坏。4、阀体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便于装拆与维修,制造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汽车起重机、汽车随车吊、大型或伸缩式叉车、市政机械、林业机 械等工程机械的液压承重系统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C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阀阀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阀芯的结构示意图5为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6为图4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7为流量为200L/min的主阀芯的结构示意图8为图7中E-E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9为流量为300L/min的主阀芯的结构示意图10为图9中F-F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阀芯的结构示意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杆座的结构示意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看图1、2,一种平衡阀,由主阀和先导阀组成,先导阀安装在主阀上。参见图3,主阀阀体43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加工出斜孔A和Al油口(如图2所 示),在主阀阀体底面机加工出B 口,主阀阀体43的右部机加工出阶梯式的主阀腔45,三油 口 A、Al、B分别和主阀腔45相通。主阀阀体43的左部机加工出先导阀腔44,用于安装先 导阀的控制阀芯,先导阀腔与主阀腔之间通过Φ4小孔相连通。在先导阀腔上面设置有泄 漏油口 L,泄漏油口 L与先导阀腔之间通过控制油泄露通道连通。再次参见图1,主阀阀体43的主阀腔内有阀套26,阀套26呈筒体结构,在其圆周 侧面上制出阀套小孔40,在阀套26的左端外圆处制出凹槽,用于放置密封圈和挡圈,防止 液压油内泄漏。阀套26的右边是带有台肩的螺盖34,螺盖34与主阀腔螺纹连接,螺盖34 的台肩与螺纹交接处有沟槽,用于放置密封圈,防止液压油外泄漏。在螺盖34的中心钻出 一油孔,右端攻出螺纹孔,可以装配螺塞35,拆掉此螺塞35,螺纹孔就可作为B 口的测压口 MB。螺盖34内嵌有带钢丝挡圈的弹簧座32,螺盖34与弹簧座32之间有蝶形弹簧。在 弹簧座32的左端制出轴向阶梯孔,用于放置弹簧,在弹簧座32的右端开有弹簧座通道33, 该弹簧座通道33与弹簧座径向容腔38 (弹簧座外壁与螺盖内壁之间的间隙)相互贯通,起 到节流的作用。此外弹簧座32在圆周侧面上制出弹簧座径向阶梯孔,弹簧座径向阶梯孔连 通先导阀芯右容腔31和主阀阀体的B 口,该弹簧座径向阶梯孔的阶梯上放置有第二钢球 36。弹簧座32的左端外径与阀套26右端台阶孔相配合,且弹簧座32左端面压在阀套26 右端的沉孔台阶上。弹簧座32的轴向阶梯孔内放置有先主阀弹簧37,主阀弹簧37的另一 端顶在先导阀芯25的右端。阀套26内安装有主阀芯24,参见图4、5、6,主阀芯24大体呈柱体状,表面设有与 阀套相配合的环状台阶构成第一密封面42。在主阀芯24的中间柱面上圆周均布有左深右 浅的六条轴向楔形槽46,在主阀芯右端柱面上从右至左依次开有轴向节流槽30和主阀芯 径向小孔29。主阀芯24内开有先导阀芯容腔,用于放置先导阀芯。图4为流量为100L/ min的主阀芯,当然,上述楔形槽的角度、长度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流量的大小进行改变,如 图7、8所示,该主阀芯的流量为200L/min,图9、10所示为流量为300L/min的主阀芯。主阀芯24内部装有先导阀芯25,先导阀芯25大体为阶梯圆柱形,表面设有与主阀 芯相配合的锥面构成第二密封面27,先导阀芯25的右端圆柱内开有先导阀芯轴向内孔39, 先导阀芯25上还开有先导阀芯径向小孔28,先导阀芯径向小孔28连通先导阀芯轴向内孔 39和先导阀芯左容腔41,先导阀芯25的左端圆柱伸入到先导阀芯容腔底部中心的通孔,并 与控制阀芯21的顶杆相对。先导阀的先导阀体17与主阀阀体4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先导阀的控制阀芯21安 装在先导阀腔44内。先导阀体17内部开有轴向的先导阀体主孔,在先导阀体上开有径向 螺纹孔,该径向螺纹孔内螺纹连接一连接套1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平衡阀,包括主阀和先导阀,所述主阀的主阀阀体上设有主阀腔、先导阀腔、连接主阀腔和先导阀腔的小孔、以及与主阀腔相连通的A口和B口,主阀腔内设有主阀芯,主阀芯内有先导阀芯,先导阀的控制阀芯安装在先导阀腔内,控制阀芯右端的顶杆穿过所述小孔后伸入主阀芯内与先导阀芯相对,先导阀的先导阀体上有控制口X,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的先导阀体主孔内设置有推杆座,推杆座上开有径向小孔,推杆座内部开有轴向孔,该轴向孔内放置有第一钢球,在第一钢球与推杆座之间有调压弹簧,推杆座的右端面开有轴向小孔,一推杆的一端穿过该轴向小孔后顶在第一钢球上,另一端插入在控制阀芯左端面的盲孔内,该推杆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轴向小孔的直径;控制阀芯的左端面上还开设有孔,该孔连通控制阀芯左、右容腔,孔内设置有压力单向阀;所述主阀阀体上还开有与先导阀腔相连通的泄漏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才富刘峰伟朱剑根陈长信张坚米根祥沈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