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469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其包括:构造成定位后减震器的后减震器构件;从后减震器构件的上端部延伸至后侧围玻璃板的上部的后侧围竖构件;以及后柱构件,后柱构件从后侧围玻璃板的上部延伸到后玻璃板并且与后侧围竖构件的一部分重叠。璃板并且与后侧围竖构件的一部分重叠。璃板并且与后侧围竖构件的一部分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quarter member)的刚性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提高,对于适于充分地确保车架刚性以在稳定地支撑具有改进的输出的动力系统的同时安全地维持乘员的生活空间的车辆存在迫切需求。
[0003]车架的刚性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静止刚性和动态刚性。特别是,动态刚性更为重要,因为它与驾驶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感觉直接相关。已经积极地对车架的动态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与构成车架的各部件的厚度或材料相比,车架的结构对动态刚性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出现在在其中安装有车架的前后车顶纵梁、前后玻璃板等的开口部分的所谓T形接头(T

joint)部分由于其结构特征,倾向于对车辆的动态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0004]车辆的安装有后玻璃板(rear glass pane)的后侧面(rear lateral surface)的后侧围上部(quarter upper portion)包括如上所述的T形接头部分,并且是对车辆的动态刚性影响较大的部位之一。构成车辆后侧的后柱位于该后侧围上部,后侧围固定玻璃板(quarter fixed glass pane)位于竖构件和后柱之间。从杂物托架(package tray)中部的上端部表面延伸的杂物托架侧部(package tray side)的上端部表面具有直线化的形状并将左、右后侧围(quarter)和杂物托架相互连接,并且在杂物托架侧部的横截面增设用于加强横截面刚性的隔板(bulk head)。
[0005]在这种情况下,后柱和竖构件的各自的横截面彼此分离,由此它们的连接性弱。因此,在确保后部的刚性方面存在问题。专用电动车辆是指以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

GMP(Electric

Global Modular Platform)为基础的轿跑型跨界多功能车(CUV)。问题在于,直线化的杂物托架无法应对比这种类型专用电动车辆的杂物托架的上端部表面更向下指向的后侧围固定玻璃板的设计。
[0006]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

2021

0129376号可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技术相关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quarter)构件的刚性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刚性的结构,该结构通过使用其上形成有向下延伸部的杂物托架侧部而能够用于专用电动车辆类型的固定玻璃板的设计,其中通过后侧围竖构件和后柱构件之间的连接来保证该结构的刚性。
[0008]能够解决本领域中的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该结构能够利用后侧围竖构件(quarter vertical member)和后柱构件的至少重叠部分来确保后侧围构件的刚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该结构通过
利用其上形成有向下延伸部的杂物托架侧部而能够用于专用电动车辆类型的固定玻璃板的设计。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通过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清楚地理解除上述实施方式之外的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将通过权利要求中记载的限定或其组合来实现。
[0011]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的构造如下。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其包括:构造成定位后减震器的后减震器构件;从后减震器构件的上端部延伸到后侧围玻璃板的上部的后侧围竖构件;从后侧围玻璃板的上部延伸到后玻璃板并且形成为与后侧围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后柱构件;以及杂物托架侧部,其连接到后减震器的一个端部和后侧围竖构件的一个端部并且包括朝向车辆外部向下延伸的向下延伸部。
[0013]该结构还可包括形成在向下延伸部上的隔板单元。
[0014]在该结构中,隔板单元可包括:第一区域,其从杂物托架侧部的底面延伸至向下延伸部的上部的一个端部并且构造成紧固到杂物托架侧部;第二区域,其构造为与第一区域相邻,从杂物托架侧部的底面延伸到向下延伸部的上端部,并且被紧固到杂物托架侧部;以及第三区域,其以连接到第二区域并沿着向下延伸部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以紧固到杂物托架侧部的上端部和轮罩的上端部的方式构造,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时的横截面呈“V”字形,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连接时的横截面呈“倒V”字形。
[0015]在该结构中,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可形成为一体。
[0016]在该结构中,后侧围竖构件可以其至少一部分与后柱构件重叠的方式构造,由此在与后侧围内板组合时具有闭合的横截面。
[0017]该结构还可包括第一凸缘部,杂物托架侧部的背面和后减震器构件的正面通过该第一凸缘部彼此凸缘紧固,以及第二凸缘部,杂物托架侧部的背面和后侧围竖构件的正面通过第二凸缘部彼此凸缘紧固。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及以下将描述的组成元件、其组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基于应用的关系,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0019]能够通过利用后侧围竖构件和后柱构件的至少重叠部分实现确保刚性,以及通过形成第二凸缘部来分配底盘部分上的输入载荷的有利效果。
[0020]另外,能够提供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该结构能够通过利用其上形成有向下延伸部的杂物托架侧部,用于专用电动车辆的固定玻璃板的设计。
附图说明
[0021]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其仅在下文中以说明的方式给出,因此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
[0022]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的侧面图;
[0023]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的后侧围竖构件和后柱构件重叠的区域的视图;
tray side)400。
[0040]后减震器构件100构造成定位车辆的后减震器110。后减震器110可以吸收后轮轮胎上的输入载荷,并将吸收的输入载荷传递至车架的方式构造。后减震器110可紧固到固定在车架上的后减震器构件100。
[0041]后减震器构件100可以位于车辆的轮罩外部的方式构造,使得后减震器110紧固在后减震器构件100的顶部。作为实施的示例,后减震器构件100可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紧固孔,后减震器110紧固在紧固孔上。
[0042]后侧围竖构件200从后减震器构件100的上端部延伸到后侧围玻璃板10的上部。更优选地,后侧围竖构件200可以位于后减震器构件100的上端部的方式构造,使得通过后减震器110输入的载荷被传递到车辆的上部车体。后侧围竖构件200可以从后侧围玻璃板10的侧面(lateral surface)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后减震器构件,其构造为定位后减震器;后侧围竖构件,其从所述后减震器构件的上端部延伸到后侧围玻璃板的上部;以及后柱构件,其从所述后侧围玻璃板的所述上部延伸到后玻璃板并且与所述后侧围竖构件的一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还包括杂物托架侧部,所述杂物托架侧部与所述后减震器构件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后侧围竖构件的第一端部连接,并且包括朝向车辆的外部向下延伸的向下延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还包括隔板装置,所述隔板装置设置在所述向下延伸部上,并且包括多个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隔板装置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从所述杂物托架侧部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向下延伸部的上部的第一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紧固至所述杂物托架侧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隔板装置还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从所述杂物托架侧部的所述底面延伸至所述向下延伸部的上端部,并且紧固至所述杂物托架侧部;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连接,并且沿所述向下延伸部延伸,其中,所述第三区域紧固至所述杂物托架侧部的上端部和轮罩的上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彼此连接时具有V形横截面,并且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在彼此连接时具有倒V形横截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形成为一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后侧围竖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后柱构件重叠并且当与后侧围内板组合时具有闭合的横截面。9.一种用于加强后侧围构件的刚性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后减震器构件,其构造为定位后减震器;后侧围竖构件,其从所述后减震器构件的上端部延伸到后侧围玻璃板的上部;后柱构件,其从所述后侧围玻璃板的所述上部延伸到后玻璃板并且与所述后侧围竖构件的一部分重叠;杂物托架侧部,其与所述后减震器构件的第一端部和所述后侧围竖构件的第一端部连接,并且包括朝向车辆的外部向下延伸的向下延伸部;第一凸缘部,所述杂物托架侧部的背面和所述后减震器构件的正面通过所述第一凸缘部彼此凸缘紧固;以及第二凸缘部,所述杂物托架侧部的所述背面和所述后侧围竖构件的正面通过所述第二凸缘部彼此凸缘紧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构,还包括隔板装置,所述隔板装置设置在所述向下延伸部上,并且包括多个区域。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隔板装置包括第一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宗铉金彦杓高知云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