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468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附接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S2:将内里型腔附接有识别标签的未硫化的轮胎进行硫化处理;S3:对硫化完成的轮胎的识别标签的物理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该轮胎在硫化处理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识别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工序。案可实现识别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工序。案可实现识别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轮胎生产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多道工序,其中在轮胎硫化工序之后检修工序之前有一个轮胎后充气动作,行业内通常称为充气定型或者后充气定型,俗称为P.I.。由于轮胎的骨架材质主要为尼龙、聚酯等复合纤维等构成,经过硫化工序,轮胎的骨架材质从轮胎生胎到轮胎成品过程中存在一定伸张以及轮胎骨架材质会产生热收缩等;因此,轮胎硫化后经过后充气定型,能有效避免轮胎骨架材质产生无序变形或者无序变化,从而稳定轮胎尺寸同时确保轮胎使用性能。
[0003]现行后充气定型设备通常为两种,一种为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另一种为非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为当轮胎硫化后,位于硫化机后台的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即启动后充气定型动作,通过自动机械手将硫化后的轮胎置于后充气定型环上并在一定时间、压力条件下完成自动后充气定型动作;完成后充气定型动作后即自动抓取轮胎置于后工序,如此循环。非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即需通过人工手动方式,将硫化后的轮胎置于后充气定型环上,手动按压启动按钮即进入后充气定型动作;完成后充气定型动作后仍需人工手动抓取轮胎置于后工序。
[0004]针对采用非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的硫化工序,目前存在由于人员工作疏忽致使轮胎硫化后没有进行后充气定型就直接流入后工序的问题。但是现行尚未有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来判定轮胎是否有进行后充气定型;特别是某些标称尺寸的汽车轮胎,未进行后充气定型就直接流入后工序之后外观检查是难以辨识的;同时未装圈的轮胎尺寸差异也不明显。因此当轮胎未后充气定型时对于这些类型的汽车轮胎尺寸的合规性和使用性能存在隐患。
[0005]目前,尚未发现关于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识别的公开技术。鉴于轮胎后充气定型对于轮胎尺寸和轮胎性能的重要影响,针对采用非自动后充气定型装置的硫化设备而言,识别轮胎后充气定型的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附接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
[0009]S2:将内里型腔附接有识别标签的未硫化的轮胎进行硫化处理;
[0010]S3:对硫化完成的轮胎的识别标签的物理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该轮胎在硫化处理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
[0011]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一平整程度;
[0012]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有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随着硫化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二平整程度;
[0013]其中,第一平整程度低于第二平整程度。
[0014]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标签上包括图案;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不可识别状态。
[001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随着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可识别状态。
[001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图案至少附带有信息。
[001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识别标签粘贴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
[001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标签的材质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薄膜或者聚氯乙烯。
[001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里型腔包括对应于轮胎胎面部的第一区域;所述识别标签附接于所述第一区域之上。
[0020]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里型腔包括对应于轮胎的胎肩部和胎侧部的第二区域;所述识别标签附接于所述第二区域之上。
[00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快速识别轮胎是否进行后充气定型;当后工序人员发现轮胎的内里型腔的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皱褶不平整时,即确认对应轮胎未进行后充气定型工序,则及时反馈硫化工序人员纠正改善;同时也避免未后充气定型的轮胎流入后工序,保证了轮胎的尺寸和使用性能,确保轮胎品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硫化轮胎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轮胎后充气定型识别的判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为了更好地阐述本专利技术,首先对轮胎的方位做定义:水平方向表示轮胎的轴向方向;竖直方向表示轮胎的径向方向;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表示轮胎的圆周方向;C.L.表示轮胎的赤道平面;L表示轮胎断面水平轴线。
[0027]图1展示了本专利技术硫化轮胎的断面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中的硫化轮胎包括胎面部10,胎肩部20、胎侧部30和胎圈部40。胎面部10的接地面区域设置有胎面花纹(本实施例中未展示出胎面花纹)。硫化轮胎还包括界定出其内里型腔的内衬层50以及作为其骨架的胎体帘布层60。本实施例的硫化轮胎为汽车充气轮胎;该硫化轮胎可以是子午线轮胎,也可以是斜交轮胎。所述胎体帘布层至少由2层帘布构成。
[0028]如图1所展示的胎体帘布层60由2层帘布构成,即帘布层61和帘布层62。胎体帘布
层为4层及4层以下时轮胎胎体相对较软,轮胎硫化出模瞬间相对容易受到气囊收缩的影响以及轮胎骨架材料的热收缩特性而出现胎体变形;反之,随着轮胎胎体帘布层60的帘布层数的增加,胎体强度较大,硫化出模后的胎体变化不大或者变化不明显。因此所述胎体具有2层以上4层以下帘布的此类型胎体结构的硫化轮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是显著的。
[0029]如图1所示的轮胎断面结构示意图中,至少一个识别标签70附接于轮胎的胎面部10对应的内里型腔的第一区域(也即,TRW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标签70通过粘贴的方式与内里型腔连接。硫化轮胎在硫化处理后随着硫化气囊的收缩以及轮胎骨架帘线的热收缩特性而出现胎体发生变形;当硫化处理后将硫化轮胎进行后充气定型,该硫化轮胎在一定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冷却定型,胎体帘布变化逐渐趋于稳定;在此期间胎面部10所对应的内里型腔的第一区域从硫化处理出模到后充气定型的过程中形变是明显的。因此,识别标签70粘贴在轮胎胎面部10对应的内里型腔的第一区域,识别标签70的物理状态由硫化处理出模后随胎体收缩变形的皱褶状态或者不平整状态会在后充气定型期间一起随着轮胎逐渐冷却定型而被拉伸平整;所述识别标签70上可以印有图案,该图案的物理状态也可以在后充气定型后变成平整清晰。同样的,识别标签70粘贴于胎面部10对应的内里型腔第一区域内,比较容易通过肉眼直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非硫化材质的识别标签附接于未硫化的轮胎的内里型腔;S2:将内里型腔附接有识别标签的未硫化的轮胎进行硫化处理;S3:对硫化完成的轮胎的识别标签的物理状态进行判断以确定该轮胎在硫化处理后是否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一平整程度;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有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随着硫化轮胎冷却定型而被拉伸而使其物理状态处于第二平整程度;其中,第一平整程度低于第二平整程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硫化轮胎的后充气定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签上包括图案;在步骤S3中:当硫化完成的轮胎未进行过后充气定型工序,所述识别标签受到硫化轮胎的收缩变形的带动以使其图案的物理状态处于不可识别状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武汉魏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