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424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定制模式指令时,确定目标车辆,目标排放值和目标能耗值;根据预先构建的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对目标排放值和目标能耗值处理,得到待设置参数,对底盘测功机进行设置,并基于设置完成的底盘测功机对目标车辆进行排放和能耗试验,获取检测排放值和检测能耗值;结合目标排放值、第一差值、目标能耗值以及第二差值,确定目标参数;基于目标参数对底盘测功机进行设置,并基于底盘测功机对目标车辆进行排放和能耗试验,得到目标试验结果,实现了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排放和能耗需求测试,提高试验结果与试验需求的匹配度,提高试验有效性。试验有效性。试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道路排放和能耗测试中,人、车、试验环境、设备四方面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试验系统。其中,人作为驾驶员,其驾驶风格影响着车辆的动力学特性,试验环境包含了气候和海拔条件等信息、交通状况包含了拥堵情况、路面特性和坡度等信息,上述的多方面因素影响着车辆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车辆的动力学特征,共同对车辆的排放和能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实际道路排放和能耗测试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差异,测试环境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对试验是否能顺利开展也有很大影响。为了进行实际道路排放和能耗测试,必然会付出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时间成本,并且,很难满足需要重复性条件的开发试验要求。
[0003]目前,基于试验室条件的底盘测功机测试方法是目前公认的一个具备客观评价准确性的试验方法。但是,在试验室条件下,底盘测功机与实际道路情况的匹配程度严重影响测试结果,并且,在目前试验室底盘测功机试验方法中,驾驶员无法反映出与实际道路相同的驾驶行为。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实现了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排放和能耗需求进行测试时,基于数字孪生模型设置和反馈调节底盘测功机的参数,提高排放和能耗试验的结果与试验需求的匹配度,并提高试验的有效性。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定制模式指令时,确定目标车辆,目标排放值以及目标能耗值;根据预先构建的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对所述目标排放值和所述目标能耗值进行处理,得到底盘测功机的待设置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包括虚拟转毂模型、虚拟工况模型以及虚拟车辆模型;基于所述待设置参数对所述底盘测功机进行设置,并基于设置完成的底盘测功机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排放和能耗试验,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检测排放值以及检测能耗值;若所述检测排放值与所述目标排放值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和/或所述检测能耗值与所述目标能耗值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基于所述检测排放值以及检测能耗值,对所述目标数字孪生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并返回执行所述根据预先构建的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对所述目标排放值和所述目标能耗值进行处理,得到底盘测功机的待设置参数的步骤,直至所述检测排放值与所述目标排放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差值且所述检测能耗值与所述目标能耗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差值时,将待设置参数确定为目标参数;
基于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底盘测功机进行设置,并基于设置完成的底盘测功机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排放和能耗试验,得到目标试验结果。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系统,包括:主控平台、实车数据采集平台、试验参数构建以及排放测试平台以及数据平台;所述试验参数构建以及排放测试平台包括底盘测功机;其中,所述实车数据采集平台,用于采集实际道路数据、实际速度变化曲线、实际排放变化曲线以及实际能耗变化曲线;所述主控平台,用于将所述实车数据采集平台采集的所述实际道路数据、所述实际速度变化曲线、所述实际排放变化曲线以及所述实际能耗变化曲线发送至所述数据平台,并在接收到试验指令时,将所述试验指令发送至试验参数构建以及排放测试平台;其中,所述试验指令包括定制模式指令、随机模式指令或复现模式指令;所述试验参数构建以及排放测试平台,用于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的步骤;所述数据平台,用于存储所述实车数据采集平台发送的所述实际道路数据、所述实际速度变化曲线、所述实际排放变化曲线以及所述实际能耗变化曲线,并存储所述试验参数构建以及排放测试平台发送的目标试验结果。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的步骤。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的步骤。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在接收到定制模式指令时获取目标车辆,目标排放值以及目标能耗值,根据预先构建的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对目标排放值和目标能耗值进行处理,得到底盘测功机的待设置参数,并对底盘测功机进行设置,进而,基于底盘测功机对目标车辆进行排放和能耗试验,得到目标车辆的检测排放值以及检测能耗值,若检测排放值与目标排放值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和/或检测能耗值与目标能耗值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基于检测排放值以及检测能耗值,更新目标数字孪生模型的模型参数,并返回执行得到底盘测功机的待设置参数的步骤,直至检测排放值与目标排放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差值且检测能耗值与目标能耗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差值时,将待设置参数确定为目标参数,并重新设置底盘测功机,以对目标车辆进行排放和能耗试验,得到目标试验结果,实现了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排放和能耗需求进行测试时,基于数字孪生模型设置和反馈调节底盘测功机的参数,提高排放和能耗试验的结果与试验需求的匹配度,并提高试验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主要适用于以目标排放值和目标能耗值为目标,在底盘测功机上构建测试场景,进行可重复的排放和能耗试验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具体包括:S110、在接收到定制模式指令时,确定目标车辆,目标排放值以及目标能耗值。
[0016]其中,定制模式指令是定制排放值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排放和能耗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接收到定制模式指令时,确定目标车辆,目标排放值以及目标能耗值;根据预先构建的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对所述目标排放值和所述目标能耗值进行处理,得到底盘测功机的待设置参数;其中,所述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包括虚拟转毂模型、虚拟工况模型以及虚拟车辆模型;基于所述待设置参数对所述底盘测功机进行设置,并基于设置完成的底盘测功机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排放和能耗试验,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检测排放值以及检测能耗值;若所述检测排放值与所述目标排放值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和/或所述检测能耗值与所述目标能耗值的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基于所述检测排放值以及检测能耗值,对所述目标数字孪生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并返回执行所述根据预先构建的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对所述目标排放值和所述目标能耗值进行处理,得到底盘测功机的待设置参数的步骤,直至所述检测排放值与所述目标排放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差值且所述检测能耗值与所述目标能耗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差值时,将待设置参数确定为目标参数;基于所述目标参数对所述底盘测功机进行设置,并基于设置完成的底盘测功机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排放和能耗试验,得到目标试验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字孪生模型中的虚拟转毂模型以及虚拟工况模型基于下述方式训练得到:将实际道路数据输入至虚拟工况模型中,得到输出工况参数,并将所述输出工况参数输入至虚拟转毂模型中,得到输出转毂参数;基于所述输出转毂参数对所述底盘测功机进行设置,并基于设置完成的底盘测功机对待测试车辆进行测试,得到输出速度变化曲线;若所述输出速度变化曲线与所述实际道路数据对应的实际速度变化曲线之间的误差不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调整所述虚拟转毂模型以及所述虚拟工况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并返回执行所述将实际道路数据输入至虚拟工况模型中,得到输出工况参数,并将所述输出工况参数输入至虚拟转毂模型中,得到输出转毂参数的步骤;若所述输出速度变化曲线与所述实际速度变化曲线之间的误差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则得到所述虚拟转毂模型以及所述虚拟工况模型;其中,所述待测试车辆为产生所述实际速度变化曲线的车辆,所述虚拟转毂模型包括内阻模型以及加载模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虚拟工况模型包括滚阻模型、坡阻模型以及空阻模型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字孪生模型中的虚拟车辆模型基于下述方式训练得到:确定与所述待测试车辆相对应的虚拟车辆模型,将所述输出工况参数输入至所述虚拟车辆模型中,得到输出排放变化曲线以及输出能耗变化曲线;若所述输出排放变化曲线与所述实际道路数据对应的实际排放变化曲线之间的误差不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和/或,所述输出能耗变化曲线与所述实际道路数据对应的实际能耗变化曲线之间的误差不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则调整所述虚拟车辆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并返回执行所述将所述输出工况参数输入至所述虚拟车辆模型中,得到输出排放变化曲线以及输出能耗变化曲线的步骤;
若所述输出排放变化曲线与所述实际排放变化曲线之间的误差在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且所述输出能耗变化曲线与所述实际能耗变化曲线之间的误差在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内,则得到与所述待测试车辆相对应的所述虚拟车辆模型;其中,所述实际能耗变化曲线为所述待测试车辆在所述实际道路数据下产生的能耗变化曲线,所述实际排放变化曲线为所述待测试车辆在所述实际道路数据下产生的排放变化曲线,所述虚拟车辆模型包括整车模型、发动机模型、变速箱模型、电机模型以及电池模型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构建的目标数字孪生模型,对所述目标排放值和所述目标能耗值进行处理,得到底盘测功机的待设置参数,包括: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确定与所述目标车辆相对应的虚拟车辆模型,并基于所述虚拟车辆模型,对所述目标排放值和所述目标能耗值进行处理,得到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祥麟李腾腾景晓军杨正军高海洋高东志刘乐王伟赵健福许丹丹于全顺高忠明张超王雪峰刘志伟张凡李昂李梁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