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1327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氟橡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按重量份数计,混炼胶有如下组分:100份的多元氟橡胶生胶、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氟橡胶
,具体涉及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一种改性的氟橡胶混炼胶,具有明显地改善氟橡胶流动性、同时具有低燃油渗透率的氟橡胶混炼胶。

技术介绍

[0002]在橡胶工业中,氟橡胶具有其他橡胶无可比拟的优异性能,如耐高温、耐油、耐各种强酸强碱及化学品的腐蚀,抗臭氧及各种氧化剂,抗辐射等特性。氟橡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则是汽车燃油胶管,但随着汽车环境排放标准的日益苛刻,氟橡胶的燃油渗透率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同时因为氟橡胶刚性强,流动性差,在硫化产品时流动性较差,产品压不开,造成后面产品撕边困难。
[0003]中国专利201110195655.5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流动性能的氟橡胶预混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流动性能的氟橡胶预混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份:L2母炼胶50

100份,硫酸钡1

5份,PFPE衍生物0.1

1.5份,氟化聚酰胺0.1

1.5份,脂肪醇0.1

1.5份,通过对氟橡胶胶料配料的改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氟橡胶的流动性,但是针对氟橡胶挤出膨胀,燃油渗透率以及与其他橡胶复合未见说明。
[0004]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的氟橡胶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氟橡胶燃油渗透率高,利用现有的氟橡胶做成“O”型圈等产品时,加工工艺中存在的流动性能差,物理机械性能不佳和密封性能不佳等缺陷。需要一种可以明显改善氟橡胶加工性能、同时具有低燃油渗透率性能的氟橡胶混炼胶的出现。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氟橡胶配方的改进,采用多元氟橡胶生胶、硫化剂双酚AF、硫化促进剂、加工助剂、第一吸酸剂、第二吸酸剂和填料,以及符合的各个物料之间的配比,再结合密炼机中的物料加工顺序和温度、压强等条件,还有混料的加工工艺上的改进等,可以实现低燃油渗透率、改善流动性能和机械性能,也实现便捷脱模等;该氟橡胶混炼胶可以改善其模压流动性能,有利于氟橡胶橡胶制品的加工,同时还有效的改善了氟橡胶制品的燃油渗透率,满足环境排放标准,从而更加广泛应用于更加苛刻要求的汽车燃油泵领域。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氟橡胶混炼胶包括如下组分:100份的多元氟橡胶生胶、3

5份的硫化剂双酚AF、0.5

3份的硫化促进剂、0.5

3份的加工助剂、3

9份的第一吸酸剂、3

9份的第二吸酸剂和5

50份的填料;
[0008]其中,所述多元氟橡胶生胶在密炼机中密炼成塑炼胶,所述塑炼胶依次与所述硫化剂双酚AF、硫化促进剂、第一吸酸剂、第二吸酸剂、填料和加工助剂共混合在密炼机中形成氟橡胶混炼胶。
[0009]优选地,所述多元氟橡胶生胶选取二元过氧氟橡胶和三元过氧氟橡胶中的一种或
多种组合。
[0010]优选地,所述氟橡胶生胶选取氟橡胶26或氟橡胶246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1]优选地,所述硫化促进剂选取苄基三苯基氯化膦(BPP)。
[0012]优选地,所述加工助剂选取过氟烷基化物(PFA)或加工助剂WS280或石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酸剂选取氧化镁。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吸酸剂选取氢氧化钙。
[0015]优选地,所述填料选取炭黑N990或石墨烯纳米片。
[0016]优选地,所述加工助剂还包括过氧化物交联剂。
[0017]优选地,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选取LUPEROX 101系列的过氧化物交联剂。
[0018]优选地,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选取LUPEROX 101的过氧化物交联剂。
[0019]优选地,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具体如下:
[0020]步骤1:备料:
[0021]按重量份数进行称取,称取100份的多元氟橡胶生胶、3

5份的硫化剂双酚AF、0.5

3份的硫化促进剂、0.5

3份的加工助剂、3

9份的第一吸酸剂、3

9份的第二吸酸剂和5

50份的填料;
[0022]步骤2:生胶塑炼:
[0023]取步骤1中的100份的多元氟橡胶生胶,将其加入进密炼机内,进行塑炼,选取温度在100℃进行,塑炼时间在4

6分钟,使其塑炼均匀;
[0024]步骤3:混炼胶料:
[0025]在步骤2的基础上,分别选取对应的重量份的硫化剂双酚AF、硫化促进剂、第一吸酸剂、第二吸酸剂、填料和加工助剂,将其缓慢地依次(按照硫化剂双酚AF、硫化促进剂、第一吸酸剂、第二吸酸剂、填料和加工助剂的顺序)加入进装有氟橡胶生胶的密炼机内,并对混合物进行密炼加压,且控制温度在90℃

100℃,在密炼机中混炼6

10分钟,使其混炼的充分均匀,然后倒出胶料,得到混炼胶料;
[0026]步骤4:出片:
[0027]在步骤3的基础上,将混炼胶料放进开炼机上进行出片,得到氟橡胶混炼胶。
[0028]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氟橡胶配方的改进,采用多元氟橡胶生胶、硫化剂双酚AF、硫化促进剂、加工助剂、第一吸酸剂、第二吸酸剂和填料,以及符合的各个物料之间的配比,再结合密炼机中的物料加工顺序和温度、压强等条件,还有混料的加工工艺上的改进等,可以实现低燃油渗透率、改善流动性能和机械性能,也实现便捷脱模等;该氟橡胶混炼胶可以改善其模压流动性能,有利于氟橡胶橡胶制品的加工,同时还有效的改善了氟橡胶制品的燃油渗透率,满足环境排放标准,从而更加广泛应用于更加苛刻要求的汽车燃油泵领域。
[0030]本专利技术的氟橡胶混炼胶的制作还具有如下特点:
[0031]1、本专利技术配方中通过对不同氟含量的氟橡胶生胶进行优化选择,通过对加工助剂的优化选择,得到最佳流动性以及最低燃油渗透率的生胶类型以及加工助剂。
[0032]2、本专利技术各配方用量和制备工艺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通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混炼胶相比现有的氟橡胶混胶保证了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同时,明显改
善了流动性能,降低了氟橡胶在硫化产品毛边较厚以及明显改善流动性硫化后产品易撕边。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的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的石墨烯纳米片和炭黑N990的两种不同的填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氟橡胶混炼胶包括如下组分:100份的多元氟橡胶生胶、3

5份的硫化剂双酚AF、0.5

3份的硫化促进剂、0.5

3份的加工助剂、3

9份的第一吸酸剂、3

9份的第二吸酸剂和5

50份的填料;其中,所述多元氟橡胶生胶在密炼机中密炼成塑炼胶,所述塑炼胶依次与所述硫化剂双酚AF、硫化促进剂、第一吸酸剂、第二吸酸剂、填料和加工助剂共混合在密炼机中形成氟橡胶混炼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氟橡胶生胶选取二元过氧氟橡胶和三元过氧氟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胶生胶选取氟橡胶26或氟橡胶246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促进剂选取苄基三苯基氯化膦(BPP)。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选取过氟烷基化物(PFA)或加工助剂WS280或石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酸剂选取氧化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燃油渗透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李毅杨刚袁马跳
申请(专利权)人:氟乐泰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