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54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包括绝缘套筒;支撑导杆、位于绝缘套筒中;磁体,连接在支撑导杆的下端;线圈、固定套设在绝缘套筒外;电压传感器,连接在线圈上;控制电路,与线圈连接,根据电压传感器检测的线圈中的电压信号控制线圈通断。这种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具有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减震效果好并且阻尼可以控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尤其涉及机动车辆底盘技术,具体地说涉及机动车辆底盘 下的减震器。
技术介绍
车辆行驶时的颠簸会给乘客带来不适,汽车行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使用减震 器。减震器是一种抑制车身振荡和吸收地面冲击的装置,目前常见的减震器有橡皮减震 器、弹簧减震器、空气式减震器、油液空气式减震器、全油液式减震器、电磁油液减震器等。 这些减震器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A、缓冲方式为纯耗能,即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有些减震器还要额外消耗电能。减 震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高温,从而缩短使用寿命。B、油液式减震器虽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但同时也有密封性要求高,受环境温度影 响的缺点。C、阻尼无法控制,减震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减震效果好并且阻 尼可以控制的减震器,以提高减震器的减震舒适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的技术方案一种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套筒;支撑导杆、位于绝缘套筒中;磁体,连接在支撑导杆的下端;线圈、固定套设在绝缘套筒外;电压传感器,连接在线圈上;控制电路,与线圈连接,根据电压传感器检测的线圈中的电压信号控制线圈通断。为了进一步根据路面状况调整阻尼大小,所述线圈有多个,每个线圈均连接到控 制电路上。所述绝缘套筒为PVC管。所述磁体为永磁铁或电磁铁。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为了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所述绝缘套筒的底部还放置一块磁体,两块磁体在绝 缘套筒中极性相斥。为了能够将产生的电能蓄积起来,所述线圈还电连接一个蓄能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可调的减震器的磁体在绝缘套筒中向下运动 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感应电动势会反过来对磁体产生阻碍磁体落下的作用力,从而起到减震效果。另外,电压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电路控制线圈在磁体向下冲击时切 断,减小阻尼提高缓冲作用;在磁体反弹上升时接通,增大阻尼,迅速吸收机械能。因此,本 专利技术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具有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减震效果好并且阻尼可以控制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根据冲击程度自动控制阻尼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根据路面状况自动控制阻尼的流程图。图中100,绝缘套筒 200,支撑导杆 300,磁体 400,线圈500,蓄能装置 600、电压传感器 700、控制电路 800,悬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能蓄能的减震器,包括绝缘套筒100、支撑导杆200、两块磁 体300、线圈400、蓄能装置500,电压传感器600以及控制电路700。其中,支撑导杆200设置在绝缘套筒100中,沿绝缘套筒100上下运动,其上端连 接汽车的悬架800,下端连接一块磁体300。另一块磁体300位于绝缘套筒100的底部,两块 磁体300在绝缘套筒100中极性相斥。线圈400有三个,固定套设在绝缘套筒100外,并且 与蓄能装置500相电连接。电压传感器600 —端连接线圈400,另一端连接控制电路700. 控制电路700也分别与每个线圈40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套筒100采用PVC管,磁体300可以是永磁铁,也可以是电磁 铁。控制电路600为单片机。为了保证运动的平衡,上述磁体300要求直径接近于绝缘套筒100的内径并且具 有与绝缘套筒100相适应比例的高度。在绝缘套筒底部增加一块磁体300,提高了该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上述就是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当磁体300在绝缘套筒中向下运动时,线 圈400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感应电动势会反过来对磁体300产生阻碍磁体300落下的 作用力,从而起到减震效果,而线圈400通过与蓄能装置500相连,可以将转化的电能通过 蓄能装置蓄积起来,不会产生内能使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热从而影响使用寿命。另外,如 图2所示,电压传感器600发出信号,单片机控制线圈400在磁体300向下(即悬架下降) 冲击时切断,减小阻尼,提高缓冲作用;在磁体反弹上升(即悬架上升)时接通,增大阻尼, 迅速吸收机械能,从而提高了减震的舒适性。如图3所示,还可以根据路面的平坦程度,单 片机控制三个线圈的接通数量,从而实现调节阻尼适应路况的目的。通过上述详细描述,可以发现,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磁铁相互排斥有较好的缓冲效果;2、电磁线圈能迅速耗散机械能,并能将损耗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以达到 节能减排的效果;3、能够在车身悬架系统下降和上升两个过程中自反馈控制阻尼大小,兼顾缓冲和 耗能,提高舒适度。并能根据不同路面情况自行调节阻尼;4、主体结构简单,对工作环境要求低,无传统减震器漏油,寿命短等弱点。当汽车行驶时,本装置在减震的同时能够产生并存储电能,供应给车上部分用电 器使用,从而减少发动机功率的消耗,减少油耗,减少空气的污染,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 装置还可应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工作台等的减震,通过改变线圈匝数就能方便的改变装置 阻尼,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需求。权利要求一种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套筒;支撑导杆、位于绝缘套筒中;磁体,连接在支撑导杆的下端;线圈、固定套设在绝缘套筒外;电压传感器,连接在线圈上;控制电路,与线圈连接,根据电压传感器检测的线圈中的电压信号控制线圈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有多个,每个线圈 均连接到控制电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为PVC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永磁铁或电磁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的底部还放 置一块磁体,两块磁体在绝缘套筒中极性相斥。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还电连接一 个蓄能装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包括绝缘套筒;支撑导杆、位于绝缘套筒中;磁体,连接在支撑导杆的下端;线圈、固定套设在绝缘套筒外;电压传感器,连接在线圈上;控制电路,与线圈连接,根据电压传感器检测的线圈中的电压信号控制线圈通断。这种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具有结构、制造工艺简单、减震效果好并且阻尼可以控制的优点。文档编号F16F6/00GK101818773SQ20091004665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周国隆, 徐 明, 韩非可 申请人:上海市七宝中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可控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套筒;支撑导杆、位于绝缘套筒中;磁体,连接在支撑导杆的下端;线圈、固定套设在绝缘套筒外;电压传感器,连接在线圈上;控制电路,与线圈连接,根据电压传感器检测的线圈中的电压信号控制线圈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周国隆韩非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七宝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