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负载型二元合金催化剂及其用于催化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65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负载型二元合金催化剂及其用于催化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型二元合金催化剂及其用于催化3

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

丙二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
,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型二元合金催化剂。

技术介绍

[0002]1,3

丙二醇(1,3

PD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有机合成、多种药物及新型抗氧剂的合成,还可用作防冻液、乳化剂等精细化学品原料,其中主要用来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PTT既有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化学稳定性,又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能和抗污染性,所以在纺织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1,3

PDO在国外只有德固赛、壳牌、杜邦三家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
[0003]环氧乙烷氢酯化法可以制备3

羟基丙酸酯(3

HMP),3

羟基丙酸酯可以加氢生成1,3

丙二醇,但是后者容易发生脱水、脱羧等副反应,因此反应选择性比较低。
[0004]2000年,shell公司开发了CuO

ZnO催化剂(US6191321B1和WO0018712A1),实施例显示,反应在parr釜中进行,以甲醇为溶剂,在液时空速为1h
‑1,压力为10.3MPa,温度为165~190℃的条件下,3

HMP的转化率在50.19~99.6%范围内,1,3

丙二醇的选择性在40.31~81.49%范围内,当3
>‑
HMP转化率为93.94%时,1,3

丙二醇的选择性为66.83%,从而达到1,3

丙二醇的最好总得率62.78%,温度为180℃。
[0005]2005年,美国嘉吉尔公司公开了一种Ru/C催化剂(CN1711228A),采用釜式反应器,以水为溶剂,实施例显示在80~150℃,10.3~13.8MPa,3~20h下,1,3

丙二醇的最好产率为66%,此时的催化剂组成为3.39g Ru/C+0.32g MoO3,温度为100℃,压力为10.3Mpa。
[0006]2007年,复旦大学和上海焦化公司公开了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Cu/(Al2O3‑
SiO2)(CN1911507A),活性测试在固定床式反应器中进行,以甲醇,四甘醇二甲醚和正己烷为溶剂,Cu/SiO2或Cu/(Al2O3‑
SiO2)为催化剂,在150℃,6.0~9.0Mpa,液时空速6~12h
‑1条件下,3

HMP的转化率为87.6~96.8%,1,3

丙二醇的选择性达到82.7~88.6%,当3

HMP的转化率为94.4%,1,3

丙二醇的选择性为87.5%,从而达到1,3

丙二醇的最好总得率82.6%。此时催化剂的组成为Cu 10wt%,Al2O
3 10wt%,SiO
2 80wt%,温度为150℃,压力为6Mpa。
[0007]2008年,青岛科技大学吕志果课题组公开了CuZnP/SiO2催化剂的氨蒸和共沉淀制备方法(CN101176848A和CN101177380A),催化剂活性测试在管氏反应器中进行,以醇为溶剂,在120~190℃,3~9MPa,液时空速1.5~6h
‑1下,3

HMP的转化率为57.0~97.1℃,1

3丙二醇的选择性为64.3~96.3%,当3

HMP的转化率为90.3%时,1,3

丙二醇的选择性为84.6%,从而1,3

丙二醇的最好总得率76.39%,此时催化剂的组成为CuO:ZnO:P:SiO2=36:12:0.3:51.7,温度为150℃,压力为5.5Mpa。
[0008]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于2008年公开了醇热法制备的Cu/SiO2催化剂(CN101162225A),活性测试在反应釜中进行,以甲醇为溶剂,在130~150℃,9.5Mpa,催化剂2~3g,20~30h下进行,3

HMP的转化率为56.7~97.8%,1,3

丙二醇的选择性为74.8~
93.4%,当3

HMP的转化率为95.6%时,1,3

PDO的选择性为88.6%,从而达到1,3

丙二醇的最好总得率84.70%,此时催化剂中的质量比CuO:SiO2=65:35,温度为140℃,压力为9.5Mpa。
[0009]同年,兰州化物所公开了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的Cu/(TiO2‑
SiO2)催化剂(US20070191629A1和CN101020635A),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测试性能,以甲醇为溶剂,在140℃,7Mpa下获得3

HMP的转化率80.3~93.9%和1,3

丙二醇的选择性79.6~88.2%,当3

HMP的转化率为93.9%时,1,3

PDO的选择性为88.2%,从而达到1,3

丙二醇的最好得率82.81%,温度为140℃,压力为7Mpa,但并未提及氢酯比和液时空速。
[0010]广东石油化工研究院在2011年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CN1020559125A和CN101993352A),他们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

Mn

Zr氧化物催化剂,沉淀剂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采用釜式反应器,以脂肪醇为溶剂,140~160℃,5~10MPa,液时空速4h
‑1,还原时间2~20h,还原温度180~250℃,原料体积分数为10~25%,反应时间3~30h
‑1下,3

HMP转化率达到60.22~92.31%,1,3

丙二醇的选择性为78.07~85.43%,当3

HMP的转化率为92.31%时,1,3

丙二醇的选择性为85.43%,此时达到1,3

丙二醇的最好总得率78.86%,此时催化剂的组成为摩尔比Cu:Mn:Zr=1:0.8:2,温度为150℃,压力为10Mpa。
[0011]上述专利结果显示1,3

丙二醇的最好总得率为84.70%,同时反应条件变化大,温度在80~190℃变化,氢气压力在3~13.8MPa变化,溶剂介质有水、甲醇、正己烷、四甘醇二甲醚等。考虑到1,3

丙二醇的重要应用价值,1,3

丙二醇的合成、尤其是合成反应的催化剂,仍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负载型二元合金催化剂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型二元合金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由两种金属和一种载体组成,两种金属为铜和镓,载体为SiO2;铜与镓的质量比为1~50:1;所述催化剂用于催化3

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

丙二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铜29~31wt%,镓0.8~1.2wt%,SiO
2 68~70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的铜包括Cu(0)和Cu(I)。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铜盐和镓盐置于第一分散剂与第二分散剂的混合液中,加入氨水搅拌形成沉淀后,加入质量浓度为5~50%的硅溶胶混合均匀,调整温度至50~90℃并搅拌,老化8~90h;所述第一分散剂为水,所述第二分散剂选自醇或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分散剂与第二分散剂的体积比为x:y,其中0<x≤50,0<y≤50;2)将老化后的催化剂过滤,洗涤,100~300℃烘干10~100h;3)将步骤2)中烘干后的产物,以1~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700℃焙烧1~48h后,将其粉碎,并在还原性气氛中于100~500℃进行预还原1~50h,得到所述催化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2

丁醇、叔丁醇、1

戊醇、2

戊醇、3

戊醇、2

甲基
‑1‑
丁醇、2

甲基
‑2‑
丁醇、3

甲基
‑2‑
丁醇、3

甲基
‑1‑
丁醇、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平李昌鑫张传明林丽娜李伟杰江柳荫李军江巧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