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680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包括整形输送带,中部设有整形母模以及冲切母模,冲切母模位于整形母模的下游;冲切母模设有贯穿的冲切孔;料带输送机构,设置在整形输送带的尾部,带动料带沿整形输送带的头部向尾部移动;整形机构,设置在整形母模的正上方,将位于整形母模上表面的材料向下弯曲整形;冲切机构,设置在冲切母模的正上方,位于整形机构的下游,将位于冲切母模上的材料冲切剪切并推入冲切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折弯与整形一体化设计,减少设备工位,调整折弯整形工位后,能及时观察到插针情况,期间减少了插针的损耗量。改变折弯与整形的调整位,使后期调整更加方便。整更加方便。整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冲切成型领域,具体涉及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金属插针自动冲切排位设备的折弯、整形不稳定,冲切出的插针经常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因为对折弯、整形工位的调整不方便,调整位在设备中间,空间狭小,不便于维修,所以在插针出现质量问题时无法快速判断是哪个工位出现问题,同时在调整折弯工位后,无法及时观察折弯工位调整情况,期间插针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将折弯与整形一体化设计,减少设备工位,缩短了折弯与冲切工位之间的距离,调整折弯整形工位后,能及时观察到插针情况,期间减少了插针的损耗量。改变折弯与整形的调整位,使后期调整更加方便。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包括:
[0006]整形输送带,中部设有整形母模以及冲切母模,所述冲切母模位于整形母模的下游;所述冲切母模设有贯穿的冲切孔;
[0007]料带输送机构,设置在整形输送带的尾部,带动料带沿整形输送带的头部向尾部移动;
[0008]整形机构,设置在整形母模的正上方,将位于整形母模上表面的材料向下弯曲整形;
[0009]冲切机构,设置在冲切母模的正上方,位于整形机构的下游,将位于冲切母模上的材料冲切剪切并推入冲切孔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整形输送带包括:
>[0011]基座,上表面设有贯穿的凹槽,料带输送机构、整形机构以及冲切机构均设置在基座上;
[0012]输送条,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输送条内设有两条并列的缺口槽,两条缺口槽之间预留部分为整形模,所述整形模的横截面为倒置的梯形;所述输送条中部整形模的两侧设有整形槽,整形模正对整形槽处为整形母模,所述整形槽用于容置整形机构的整形部;所述输送条中部设有冲切槽;所述冲切槽内设置冲切母模。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整形机构包括:
[0014]顶压部,成条状,固定的设置在整形模上表面,将待料带按压在整形模上;
[0015]两个整形部,分别设置在顶压部的两侧,位于整形槽的正上方;
[0016]整形气缸,垂直向下的设置在整形部的正上方,伸缩端与两个整形部连接,随着整形气缸的伸长,整形部伸入整形槽内,对料带上的插针进行挤压整形。
[0017]进一步地,所述顶压部包括:
[0018]四根导向柱,两两一组分别设在输送条的两侧,与基座固接;整形气缸与四根导向柱上端固接;
[0019]滑动板,外套在四根导向柱上,与整形气缸的伸缩端固接;所述整形部与滑动板的下表面固接;
[0020]顶压块,设置在滑动板的正下方;
[0021]顶压弹簧,垂直向下设置,两端分别与滑动板的下表面和顶压块的上端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整形部还通过限位块与整形部连接;所述限位块内设有贯穿的T形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轴向平行于整形模;
[0023]所述顶压弹簧设置在容置槽内;所述顶压块横截面成T形,上端位于容置槽的上部,两个翼板与容置槽的内壁正对,当顶压块向下移动到预定值时,其两个翼板与容置槽的内壁相抵干涉;
[0024]所述限位块的两个翼板上设有缺口部,所述整形部设置在缺口部内,随着限位块下移而伸入整形槽内。
[0025]进一步地,所述整形部铰接的设置在缺口部内;所述整形部可沿整形模的轴线平行的直线上转动;
[0026]所述输送条的两侧面均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正对整形部,所述穿孔内设有顶块;当所述整形部伸入整形模内时,顶块的端面与整形部的外表面相抵。
[0027]进一步地,所述冲切机构包括:
[0028]冲切固定架,设置在滑动板上;
[0029]冲切气缸,垂直向下的设置在冲切固定架上;
[0030]冲切头,垂直向下与冲切气缸的伸缩端固接,下端穿过顶压块位于冲切母模的上方,正对冲切孔;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正对冲切头的观察缺口。
[0031]进一步地,所述冲切母模上设有与缺口槽和整形模对应的通过槽以及容置模;所述冲切固定架上设有垂直向下的导向限位滑轨,所述冲切头顶部设有与导向限位滑轨匹配的滑块。
[0032]进一步地,所述料带输送机构包括:
[0033]安装架;
[0034]输送电机,设置在安装架上;
[0035]输送轮,与输送电机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轮位于整形输送带的上方,将位于输送轮和整形输送带上表面之间的料带沿整形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推动。
[0036]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轮的轮面上均匀间隔的设有若干定位凸起。
[003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38]1、将折弯与整形一体化设计,减少设备工位,缩短了折弯与冲切工位之间的距离,调整折弯整形工位后,能及时观察到插针情况,期间减少了插针的损耗量。
[0039]2、整形、冲切通过料带输送机构实现同步进行,可以保证整形与冲切的同步精度,避免出现两道工艺之间的距离和时间差导致的产品报废。
[0040]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41]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42]图1为本实施例中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4]图3为图1中B

B剖处结构示意图。
[0045]图4为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6]图5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47]图6为图5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8]图7为图5中E

E剖处结构示意图。
[0049]图8为图1中F

F剖处结构示意图。
[0050]图9为图8中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1]图10为图1中H

H剖处结构示意图。
[0052]图11为图10中J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3]图1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54]图13为图12中K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5]图14为本实施例中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6]图15为本实施例中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使用的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中:11.基座;12.输送条;121.凹槽;122.整形模;123.整形槽;124.整形母模;125.冲切槽;126.冲切母模;1261.冲切孔;1262.通过槽;1263.容置模;127.穿孔;1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输送带,中部设有整形母模以及冲切母模,所述冲切母模位于整形母模的下游;所述冲切母模设有贯穿的冲切孔;料带输送机构,设置在整形输送带的尾部,带动料带沿整形输送带的头部向尾部移动;整形机构,设置在整形母模的正上方,将位于整形母模上表面的材料向下弯曲整形;冲切机构,设置在冲切母模的正上方,位于整形机构的下游,将位于冲切母模上的材料冲切剪切并推入冲切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输送带包括:基座,上表面设有贯穿的凹槽,料带输送机构、整形机构以及冲切机构均设置在基座上;输送条,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输送条内设有两条并列的缺口槽,两条缺口槽之间预留部分为整形模,所述整形模的横截面为倒置的梯形;所述输送条中部整形模的两侧设有整形槽,整形模正对整形槽处为整形母模,所述整形槽用于容置整形机构的整形部;所述输送条中部设有冲切槽;所述冲切槽内设置冲切母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构包括:顶压部,成条状,固定的设置在整形模上表面,将待料带按压在整形模上;两个整形部,分别设置在顶压部的两侧,位于整形槽的正上方;整形气缸,垂直向下的设置在整形部的正上方,伸缩端与两个整形部连接,随着整形气缸的伸长,整形部伸入整形槽内,对料带上的插针进行挤压整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插针整形冲切一体化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部包括:四根导向柱,两两一组分别设在输送条的两侧,与基座固接;整形气缸与四根导向柱上端固接;滑动板,外套在四根导向柱上,与整形气缸的伸缩端固接;所述整形部与滑动板的下表面固接;顶压块,设置在滑动板的正下方;顶压弹簧,垂直向下设置,两端分别与滑动板的下表面和顶压块的上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常亮贾安康陈新东赵峰赵堃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开物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