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675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5
本申请提供一种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包括止轮套件和推轮套件;止轮套件包括第一止轮组件和感应开关,第一止轮组件用于轮对沿轨道前进时阻挡轮对,第一止轮组件具有止轮状态和放行状态;感应开关用于感应轮对经过并控制第一止轮组件在止轮状态和放行状态之间切换;推轮套件包括推轮组件,推轮组件用于推动轮对沿轨道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通过设置止轮套件和推轮套件,推轮套件用于沿轨道推动轮对,止轮套件用于将推到位的轮对定位,避免轮对沿着轨道滚动,推轮套件和止轮套件互相配合,实现轮对沿轨道的运动与止动,轮对在烘箱内烘干时无需人工进入烘箱推动轮对,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轮对的转运效率。提高了轮对的转运效率。提高了轮对的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车轮对表面刷完油漆后需要送入烘箱,将轮对表面的油漆烘干后再送出。目前将轮对送入烘箱需要人工沿轨道推进轮对,然而烘箱内的空间狭小,需要人工弯腰推送轮对;烘箱内的温度高达50℃,人在烘箱内弯腰推轮时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忍受高温,工作环境及其恶劣。因此需要自动化的轮对推送装置,如果在地面布置轮对输送线,则需要在轨道两侧开挖地基,工程量大且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影响现场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具有人工劳动强度低,轮对转运效率高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其包含止轮套件和推轮套件;
[0005]所述止轮套件包括:
[0006]第一止轮组件,所述第一止轮组件用于轮对沿轨道前进时阻挡所述轮对,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具有止轮状态和放行状态;
[0007]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感应所述轮对经过并控制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在所述止轮状态和放行状态之间切换;
[0008]所述推轮套件包括推轮组件,所述推轮组件用于推动所述轮对沿所述轨道运动。
[0009]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止轮套件和推轮套件,推轮套件用于推动轮对沿轨道运动,止轮套件用于使限位轮对,使轮对停止在轨道上,通过止轮套件和推轮套件的配合动作,使轮对在轨道上按需要运动或停留,无需人工推动轮对,降低了人工的操作强度,避免在推动轮对的过程中受伤。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包括第一基座部、第一止轮部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部和所述第一止轮部,所述第一基座部的具有靠近所述轨道的第一边缘,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止轮部在所述第一边缘的两侧移动;
[0011]当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处于所述止轮状态时,所述第一止轮部处于所述第一边缘靠近所述轨道的一侧;
[0012]当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处于所述放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止轮部处于所述第一边缘远离所述轨道的一侧。
[0013]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部驱动第一止轮部在第一边缘的两侧移动以在止轮状态和放行状态之间切换,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放行轮对或阻止轮对通过。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止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回转轴,所述第一止轮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回转轴且可绕所述第一回转轴回转,所述驱动部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止轮部绕所述第一回转
轴回转以在所述第一边缘的两侧移动;和/或,
[0015]所述第一止轮组件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第一止轮部。
[0016]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止轮部设置为绕第一回转轴回转,提高了第一止轮部的灵活性,将轮对沿轨道长度方向的冲击载荷绕第一回转轴转换为沿驱动部轴向的载荷,提高结构承受载荷的冲击能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在驱动部和第一止轮部之间设置缓冲部,轮对在撞击到第一止轮部时,在缓冲部的缓冲作用下第一止轮部回退,避免轮对和第一止轮部刚性碰撞导致轮对直接反向运动,同时避免第一止轮部和轮对碰撞时的碰撞载荷直接传递到驱动部导致驱动部损坏。
[0017]较佳地,所述止轮套件包括在所述轨道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和/或,
[0018]多套所述止轮套件和多套所述推轮套件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9]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轨道两侧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止轮组件,两个第一止轮组件同时阻挡轮对,确保两侧的轮对受力均匀,避免轮对在运动过程中单侧受力导致轮对单侧磨损严重甚至脱轨,提高第一止轮组件止轮的可靠性;通过沿轨道方向设置多套止轮套件和推轮套件,可以同时控制多个轮对沿轨道运动,提高搬运轮对的效率。
[0020]较佳地,所述第一止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外侧,所述推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内侧。
[0021]在本方案中,推轮组件通过轮缘推动轮对,将推轮组件设置于轨道内侧,距离轮缘的距离更近,避免推轮组件跨过轨道推动轮缘,降低了结构的复杂度,提高了推轮组件的可靠性。
[0022]较佳地,所述止轮套件还包括第二止轮组件,所述第二止轮组件和所述第一止轮组件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止轮组件相对所述第二止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轮对前进方向的前方,所述第二止轮组件仅当所述轮对沿所述轨道后退时阻挡所述轮对。
[0023]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止轮组件,在轮对的后退方向上阻止轮对运动,防止轮对在碰到第一止轮组件时后退,从而轮对在确定位置时,前进和后退方向都有止轮组件,将轮对定位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提高对轮对的定位性能。
[0024]较佳地,所述第二止轮组件包括第二基座部、弹性件和单向止轮件,所述单向止轮件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部,所述单向止轮件背离所述第一止轮组件的一侧设有过轮斜面,所述单向止轮件的朝向所述第一止轮部的一侧设有止轮面,沿所述轮对前进的方向,所述过轮斜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轮对前进方向的前方,所述第一端和所述轨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轨道之间的距离。
[0025]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过轮斜面和止轮面,当轮对沿轨道向前运动时,轮对接触到过轮斜面,单向止轮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避退,不会妨碍轮对通过,而轮对通过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单向止轮件回到初始位置,轮对后退时遇到止轮面,从而阻止轮对继续后退,第二止轮组件作为第一止轮组件的补充,在轮对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了止轮组件,提高对轮对的定位性能。
[0026]较佳地,所述止轮面具有靠近所述轨道的第三端和远离所述轨道的第四端,所述
第三端相对于所述第四端设置于所述轮对前进方向的前方;和/或,
[0027]所述第二止轮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部的第二回转轴,所述单向止轮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回转轴以绕所述第二回转轴回转,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止轮面位于所述第二回转轴的两侧。
[0028]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三端设置于第四端的前方,从而止轮面朝向轨道外侧,轮对回退碰到止轮面时,止轮面提供给轮对一个朝向轨道外侧的分力,提高对轮对的止退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回转轴,单向止轮件绕第二回转轴回转以实现轮对前进时能避让轮对,在轮对通过第二止轮组件时,弹性件带动单向止轮件转动以使单向止轮件回到初始位置,以达到对轮对的止退作用,设置第二回转轴,提高单向止轮件在避让轮对和止轮之间位置切换的可靠性。
[0029]较佳地,所述推轮组件包括导向部和活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部的推轮臂,所述导向部用于沿平行于所述轨道的方向移动,所述导向部上还设有第三回转轴,所述推轮臂具有推轮状态和非推轮状态,所述推轮臂绕所述第三回转轴回转在所述推轮状态和所述非推轮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推轮臂上设有绕所述第三回转轴回转的回转点,所述推轮臂的两端还设有推轮部和配重部,所述配重部和所述推轮部位于所述回转点的两侧。
[0030]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包括止轮套件和推轮套件;所述止轮套件包括:第一止轮组件,所述第一止轮组件用于轮对沿轨道前进时阻挡所述轮对,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具有止轮状态和放行状态;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感应所述轮对经过并控制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在所述止轮状态和放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推轮套件包括推轮组件,所述推轮组件用于推动所述轮对沿所述轨道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包括第一基座部、第一止轮部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部和所述第一止轮部,所述第一基座部的具有靠近所述轨道的第一边缘,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止轮部在所述第一边缘的两侧移动;当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处于所述止轮状态时,所述第一止轮部处于所述第一边缘靠近所述轨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处于所述放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止轮部处于所述第一边缘远离所述轨道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回转轴,所述第一止轮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回转轴且可绕所述第一回转轴回转,所述驱动部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止轮部绕所述第一回转轴回转以在所述第一边缘的两侧移动;和/或,所述第一止轮组件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第一止轮部。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轮套件包括在所述轨道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止轮组件;和/或,多套所述止轮套件和多套所述推轮套件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轮套件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外侧,所述推轮套件设置于所述轨道的内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步进式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轮套件还包括第二止轮组件,所述第二止轮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黄英赵闵明薛向东蔡元坤王佳林菲石敏牛瑄郭金锋韩风石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智沪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