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61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滑块上对称连接有两个油缸,两油缸的上腔通过充液阀与油箱相连,油泵的出口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口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T口与油箱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A口与两油缸的上腔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的A口还通过单向阀一及调节阀一与油泵出口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通过单向阀二与两油缸的下腔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还与充液阀的液控口及电磁球阀的B口相连,电磁球阀的A口通过调节阀三与两油缸的下腔相连;两油缸的下腔还通过调节阀二及支撑阀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中位机能为O型。本系统滑块锁定可靠,工作时运动平稳可靠,切换及卸荷冲击力小。冲击力小。冲击力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属于机床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折弯机的滑块两端与活塞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通过对液压系统的控制驱动油缸活塞杆带动滑块作上下运动。扭轴折弯机的滑块在做上下运动过程中,其左右油缸活塞杆的运动必须保持同步,通常采用平衡臂装置强迫实现同步。扭轴折弯机的滑块停于上限位,当发生换向阀窜油、泄漏的故障时,会导致滑块下滑现象的产生。
[0003]公开号为CN 21436694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定量齿轮泵、控制阀块、主油缸、副油缸、压力表;定量齿轮泵吸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出油口与控制阀块的P口相连;控制阀块的T口和液压油箱相连、B口和油缸下腔相连、M口和压力表相连、A口和主油缸上腔相连、F口与充液阀控制口相连。滑块由快下转工进时“油缸下腔回油仅通过第三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YV1)、慢速截流阀9回油箱;因此油阻较大,油缸下腔的背压较高,从而使滑块下降速度变慢”。通过调节慢速截流阀9控制滑块的下降速度,一方面难以调节准确,另一方面即使调节准确后,受油温升高的影响,仍会产生变化。此外,该系统“卸荷时第五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4(YV5)失电,系统卸荷”,除YV5失电外,YV2/YV3/YV4电磁阀仍处于得电工作状态下,才能实现卸荷。如果遇到电磁阀卡顿或者设备掉电,则无法实现卸荷,高压油液被憋在油缸及油路中,对检修人员造成一定危险,且造成异响影响车间的正常运行。<br/>[0004]公开号为CN 2101961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扭轴折弯机,滑块油缸上腔通过充液阀与油箱相连,油泵出口与电磁换向阀一的P口相连,换向阀一的A口与滑块油缸上腔相连,换向阀一的B口与充液阀的液控口及电磁换向阀三的B口相连,换向阀三的B口通过节流口一与插装阀的入口相连,节流口一的出口还通过单向阀一及节流口五与滑块油缸下腔相连;插装阀入口通过节流口二与换向阀三的P口相连;插装阀的出口与滑块油缸下腔相连,插装阀的液控口与电磁换向阀四的A口相连,换向阀四的P口与插装阀出口相连,插装阀出口通过节流口四及调压阀三与油箱相连;滑块油缸上腔还与电磁换向阀五的B口相连,各换向阀的T口接油箱。该系统的上腔卸荷受控于电磁换向阀五YV5,电磁换向阀五YV5失电上腔卸荷,电磁阀动作毕竟有个中位和延时,响应速度慢。另外油泵的卸荷是依靠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口到T口来实现的,这样油泵的排量受限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通径。
[0005]还有折弯机液压系统使用中位机能为Y型的三位四通电磁阀,即中位时,P口、B口、T口互通,B口接油缸上腔。当三位四通电磁阀处于中位时,油泵的出口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口到T口回油箱,当油泵的排量较大,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通径偏小时或所连接管路的通径偏小时,T口来不及泄油,使B口产生意外的背压,油泵的部分出油会通过B口进入油缸上腔,造成滑块意外下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滑块回程到顶时锁定可靠,不会下滑,工作时运动平稳可靠,切换及卸荷冲击力小。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包括滑块,滑块上对称连接有两个油缸,两油缸的上腔分别通过充液阀与油箱相连,油泵的入口与油箱相连,油泵的出口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口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T口与油箱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A口与两油缸的上腔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的A口还通过单向阀一及调节阀一与油泵的出口油路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通过单向阀二与两油缸的下腔油路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还与充液阀的液控口及电磁球阀的B口相连,电磁球阀的A口通过调节阀三与两油缸的下腔油路相连;两油缸的下腔油路还通过调节阀二及支撑阀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相连,所述三位四通电磁阀的中位机能为O型。
[0008]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油泵的出口还与插装阀的入口相连,插装阀的出口连油箱,插装阀的液控口与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相连,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连油箱。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装阀的液控口还通过压力阀二与油箱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泵的出口还通过压力阀一与油箱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油缸的下腔油路还通过压力阀三与油箱相连。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在油泵出油口处增加两位四通电磁阀YV4控制插装阀的开闭,同时将YV1/YV2三位四通电磁阀由原先的中位Y型更换成O型阀,中位四个口互不相通,可避免油泵的油液经三位四通电磁阀中位进入油缸上腔造成下滑。
[0013]2、滑块工进时,由调节阀二、支撑阀和单向阀二组成的背压回路,形成一定的回路阻力,用以产生背压,做到了双重控制,更加安全,避免单个阀失效导致滑块直接下冲,损坏模具或造成安全事故,同时调节阀二与支撑阀配合可以提高执行元件的运动平稳性和减少工作部件换向时导致的液压冲击。
[0014]3、滑块卸荷采用快速内卸荷方式,所有电磁阀均处于失电状态,确保卸荷可靠。油缸上腔压力通过单向阀一、节流阀一回油箱,卸荷冲击可通过调整节流阀开口大小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16]图1为本技术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0017]图中:1.滑块;1a.油缸;B1.油泵;DZ.充液阀;F1.压力阀一;F2.压力阀二;F3.压力阀三;F4.支撑阀;C1.插装阀;YV3.电磁球阀;YV4.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D1.单向阀一;D2.单向阀二;J1.调节阀一;J2.调节阀二;J3.调节阀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技术的以下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包括滑块1、油缸1a、充液阀DZ、三位四通电磁阀、电磁球阀YV3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YV4,三位四通电磁阀的中位机能为O型,即中位时P口、T口、A口、B口互不相通;电磁球阀YV3为两位二通阀,电磁球阀YV3为液控单向阀。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滑块跌落的折弯机液压系统,包括滑块(1),滑块(1)上对称连接有两个油缸(1a),两油缸(1a)的上腔分别通过充液阀(DZ)与油箱相连,油泵(B1)的入口与油箱相连,其特征在于:油泵(B1)的出口与三位四通电磁阀的P口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T口与油箱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A口与两油缸(1a)的上腔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A口还通过单向阀一(D1)及调节阀一(J1)与油泵(B1)的出口油路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通过单向阀二(D2)与两油缸(1a)的下腔油路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B口还与充液阀(DZ)的液控口及电磁球阀(YV3)的B口相连,电磁球阀(YV3)的A口通过调节阀三(J3)与两油缸(1a)的下腔油路相连;两油缸(1a)的下腔油路还通过调节阀二(J2)及支撑阀(F4)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礼惠李祥陈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力液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