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424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上滑块顶部由主缸驱动,上滑块左右两侧由回程缸驱动,上滑块底部固定有压制粉末的上模,工作台上方叠置有下模滑块,下模滑块四个角部分别由脱模缸驱动,四个脱模缸分别安装于工作台中;下模滑块中心设有模具安装孔,孔内台阶上安装有贯通的下模;各脱模缸的下腔均与插装阀C21的出口及插装阀C23的入口相连,各脱模缸的上腔均与插装阀C22的出口及插装阀C24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21及插装阀C22的入口均与主压力油路相连,插装阀C23及插装阀C24的出口均接油箱。本系统在粉末压制成型后,在工件保持压制的情况下,下模可先上行脱模,避免碎屑落入模腔中,脱模后工作台清理方便。脱模后工作台清理方便。脱模后工作台清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属于液压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粉末冶金液压机,需要在工作台下方安装较大的脱模缸,粉末液压成型后,模具保持不动,脱模缸将工件从模具中顶出。由于粉末冶金在上料及成型时,会有少量金属粉末富余,工件被顶出后,少量金属粉末残留在模腔中及工作台上很难清除,影响下一步骤的进行。
[0003]公开号为CN 2024987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板、阴模板、中固定模板、固定模板,所述的阴模板通过导柱与顶缸连接,且在所述的阴模板的下端面两侧设有水平方向的小液压油缸,所述小液压油缸的端部连接有限位块。当压制时,小液压油缸顶出,充当固定限位,而阴模内的工件需要脱模时,小液压油缸后退,与阴模板连接的顶缸拉动阴模板下沉,这样,阴模板内的工件就会被固定的下冲头顶出阴模腔,完成脱模。
[0004]该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的脱模过程上依靠成型后顶缸回拉阴模板向下运动,使得工件碰到固定不动的下冲头实现向上脱模。这种脱模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向上脱模工件最终还是采用常规向上顶出或相对向上顶出方式,模腔内会存在一定量的粉末碎屑难以清理,需要配以单独的清理工具如压缩空气吹扫;2、固定模板中间带孔,便于下冲头穿过,脱模过程中剩余未成型的粉末随着模具运动振动掉落到固定模板以及固定模板孔中并逐渐堆积,清理难度非常大;3、掉落的粉末会进入下冲头的导向部位,造成顶料杆卡死或拉伤磨损;4、上料和取件难度均较大,模具上方有上冲头,整个空间很小,上料和取料空间很小;5、容易造成顶碎工件,粉末成型后工件强度还不是很大,如果工件与模腔的结合力(摩擦力)过大,顶缸下拉过程中下冲头容易将工件顶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粉末压制成型后,在工件保持压制的情况下,下模可先上行脱模,避免碎屑落入模腔中,脱模后工作台清理方便。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包括机身、主缸、上滑块和工作台,所述上滑块的顶部由主缸驱动,所述上滑块的左右两侧由回程缸驱动,所述上滑块的底部固定有压制粉末的上模,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叠置有下模滑块,所述下模滑块的四个角部分别由脱模缸驱动,四个脱模缸分别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所述下模滑块的中心区域设有贯通的模具安装孔,模具安装孔的内台阶上安装有贯通的下模;
[0007]各所述脱模缸的下腔均与插装阀C21的出口及插装阀C23的入口相连,各所述脱模缸的上腔均与插装阀C22的出口及插装阀C24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21及插装阀C22的入口均
与主压力油路相连,插装阀C23及插装阀C24的出口均接油箱。
[0008]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插装阀C21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21的A口相连,插装阀C22的液控口接梭阀S6的中间口,梭阀S6的左入口与插装阀C22的出口相连,梭阀S6的右入口与电磁阀Y22的A口相连;插装阀C23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23的A口相连且通过溢流阀F23接油箱;插装阀C24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22的B口相连且通过溢流阀F21接油箱,插装阀C24的入口通过溢流阀F22接油箱;电磁阀Y21及电磁阀Y22的P口均接主压力油路,电磁阀Y21、电磁阀Y22及电磁阀Y23的T口均接油箱。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缸的上腔油口与插装阀C15的出口及插装阀C18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15的入口与插装阀C14的出口相连;所述回程缸的下腔油口与插装阀C17的出口相连,插装阀C17的入口与插装阀C16的出口相连,插装阀C14及插装阀C16的入口分别与主压力油路相连;插装阀C16的出口还与插装阀C11及插装阀C12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11、插装阀C12及插装阀C18的出口均接油箱。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插装阀C11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11的P口相连,电磁阀Y11的P口还通过溢流阀F11与电磁阀Y11的A口相连;插装阀C12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12的A口相连,电磁阀Y12的P口与插装阀C12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17的液控口与电磁球阀Y13的A口相连,电磁球阀Y13的P口与插装阀C17的出口相连;插装阀C16的液控口与梭阀S1的中出口相连,梭阀S1的左入口与插装阀C16的出口相连,梭阀S1的右入口与电磁阀Y14的A口相连;插装阀C14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15的A口相连;插装阀C18的液控口与电磁球阀Y16的A口相连,电磁球阀Y16的P口与插装阀C18的出口相连;电磁阀Y14、电磁阀Y15的P口均与主压力油路相连,电磁阀Y11、电磁阀Y12、电磁阀Y14、电磁阀Y15均为两位四通阀且T口均接油箱。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在粉末压制成型后,在保持上滑块压制的情况下,可以将下模滑块向上顶出,实现模腔与工件的分离,多余的粉末散落在工作台上,便于推料机构将工件与碎屑杂物等共同推离工作台,防止下模滑块落下时与工作台之间有杂物压坏刮伤工作面。
[0012]2、下模滑块可以先带着下模上行一段距离实现脱模,等待上滑块泄压、回程后,再上行到位,让出推料机构的清理空间,可以避免下模滑块与上滑块动作的干涉。
[0013]3、上滑块快下到达变速点,节约时间,且预设回程缸背压,使得滑块到变速点速度转换时能快速背压。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15]图1为本技术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0016]图中:1.充液箱;2.充液阀;3.主缸;4.回程缸;5.脱模缸; G1.主压力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的以下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包括机身、上滑块、主缸3和工作台,机身的底部通过地锚螺栓固定在地基中,充液箱1通过充液箱支架固定在机身顶部。充液箱1前后下方有两个充液孔,通过蝶阀管路连接到充液阀2的吸油口,在主缸3快下时补充油液和滑块回程时快速排液。当滑块回程时,主缸3大量的油液回到充液箱1,多余的油液溢出回到泵站油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包括机身、主缸、上滑块和工作台,所述上滑块的顶部由主缸驱动,所述上滑块的左右两侧由回程缸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块的底部固定有压制粉末的上模,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叠置有下模滑块,所述下模滑块的四个角部分别由脱模缸驱动,四个脱模缸分别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所述下模滑块的中心区域设有贯通的模具安装孔,模具安装孔的内台阶上安装有贯通的下模;各所述脱模缸的下腔均与插装阀C21的出口及插装阀C23的入口相连,各所述脱模缸的上腔均与插装阀C22的出口及插装阀C24的入口相连,插装阀C21及插装阀C22的入口均与主压力油路相连,插装阀C23及插装阀C24的出口均接油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阀C21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21的A口相连,插装阀C22的液控口接梭阀S6的中间口,梭阀S6的左入口与插装阀C22的出口相连,梭阀S6的右入口与电磁阀Y22的A口相连;插装阀C23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23的A口相连且通过溢流阀F23接油箱;插装阀C24的液控口与电磁阀Y22的B口相连且通过溢流阀F21接油箱,插装阀C24的入口通过溢流阀F22接油箱;电磁阀Y21及电磁阀Y22的P口均接主压力油路,电磁阀Y21、电磁阀Y22及电磁阀Y23的T口均接油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成型脱模液压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卫明乔礼惠冷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力液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