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39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它属于轮胎模具领域,包括中模套、胎面模具组件,胎面模具组件可滑动连接在中模套中,中模套可驱动胎面模具组件径向运动,胎面模具组件外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组件,该电加热组件优选设为回型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胎面模具组件包括多个呈环形布置的花纹块,花纹块背部设有弓形滑块,弓形滑块背侧与中模套可滑动连接,弓形滑块与花纹块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结构,电加热组件设置在弓形滑块背侧,此位置与轮胎距离较小,热量传播速度更快,而且电加热组件热量可以向内外传热,实现更加均匀的传递,减少热量集聚的现象,延长电加热组件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模具广泛采用的是蒸汽加热,但产生蒸汽需要通过燃烧化石类能源,又或者使用电能加热,但是该方式传输管道长且转换效率低,能源浪费率高。
[0003]部分电加热轮胎外胎模具在模具外侧设置有电加热组件,但存在外侧无覆盖层,热量由加热管产生后通过加热管与模具本体基础部分进行传导,加热管外侧与隔热材料接触的部分容易造成热量集聚,温度过高而造成整体寿命降低。
[000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能够提高热量传播速度,同时更易布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包括中模套、胎面模具组件,所述胎面模具组件设置在中模套中,所述中模套可驱动所述胎面模具组件径向运动,所述胎面模具组件外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组件;
[0007]所述胎面模具组件包括多个呈环形布置的花纹块,所述花纹块背部设有弓形滑块,所述电加热组件设置在弓形滑块背侧;
[0008]所述弓形滑块背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电加热组件设置在安装槽中;
[0009]所述弓形滑块背侧底部的外壁圆周面上设有接线端容纳槽,所述接线端容纳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电加热组件两端位于所述接线端容纳槽中。
[0010]优选的,所述中模套内壁面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弓形滑块背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条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或导向槽两侧安装有耐磨板。
[0011]优选的,所述中模套内壁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弓形滑块背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或导向槽两侧安装有耐磨板。
[0012]优选的,所述耐磨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弓形滑块背侧。
[0013]优选的,所述耐磨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导向条内壁。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导向条或导向槽两侧。
[0015]优选的,所述电加热组件的高度小于所述安装槽的深度。
[0016]优选的,所述电加热组件设为回型加热管。
[0017]优选的,还包括上盖、底座、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连接在所述上盖内侧,所述下侧板连接在所述底座内侧,所述中模套位于所述上盖及底座之间。
[0018]优选的,所述中模套与底座之间设有过线间隙,导线经所述过线间隙与电加热组件连接。
[0019]该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0]1.本技术电加热组件安装在弓形滑块背侧,与轮胎距离减小了,热量传播速度更快,而且电加热组件热量可以向内外传热,实现更加均匀的传递,减少热量集聚的现象,延长电加热组件使用寿命。
[0021]2.本技术对整体轮胎模具的改动不大,且电加热组件安装在弓形滑块背侧,便于维护。
[0022]3.电加热组件外覆盖有耐磨板,耐磨板又与弓形滑块背侧相互贴合,贴合面积大,提升热量的传递,其升温效率更高、更均匀。
[0023]4.可以对某一块或某几块花纹块改变温度,实现按需加热,降低能源消耗。
[0024]5.利用中模套与底座之间本身存在的间隙作为过线间隙,其自由空间加大,更易布置,无需加工过线孔或过线槽,减少了加工工艺。
[0025]6.本技术中模套取消了气室,外形尺寸可进一步减小,可适用于更多硫化机。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的示意图;
[0027]图2为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弓形滑块的主视图;
[0028]图3为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弓形滑块的侧视图;
[0029]图4为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弓形滑块带耐磨板的侧视图。
[0030]图中:1

花纹块、2

弓形滑块、3

电加热组件、4

耐磨板、5

中模套、6

上盖、7

底座、8

导向槽、9

接线端容纳槽、10

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包括中模套5、胎面模具组件,胎面模具组件可滑动连接在中模套5中,中模套5可驱动胎面模具组件径向运动,胎面模具组件外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组件3,该电加热组件3优选设为回型加热管。
[0033]还包括上盖6、底座7、上侧板和下侧板,上侧板连接在上盖6内侧,下侧板连接在底座7内侧,中模套5位于上盖6及底座7之间。
[0034]本技术胎面模具组件包括多个呈环形布置的花纹块1,花纹块1背部设有弓形滑块2,弓形滑块2背侧与中模套5可滑动连接,弓形滑块2与花纹块1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结构,电加热组件3设置在弓形滑块2背侧,此位置与轮胎距离较小,热量传播速度更快,而且电加热组件3热量可以向内外传热,实现更加均匀的传递,减少热量集聚的现象,延长电加热组件3使用寿命。
[0035]中模套5与弓形滑块2之间的可滑动连接由导向机构实现,具体为中模套5内壁面设置有导向条,弓形滑块2背侧设有与导向条配合的导向槽8,导向条或导向槽8两侧安装有耐磨板4;或,所中模套5内壁面设有导向槽8,弓形滑块2背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槽8配合的导向条,导向条或导向槽8两侧安装有耐磨板4,耐磨板4具体可拆卸安装于弓形滑块2背侧或导向条内壁。
[0036]本技术弓形滑块2背侧设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具体位于导向条或导向槽8两
侧,电加热组件3设置在安装槽10中,电加热组件3的高度小于安装槽10的深度,避免电加热组件3与耐磨板4产生干涉,由于本技术电加热组件3外覆盖有耐磨板4,耐磨板4又与弓形滑块2背侧相互贴合,贴合面积大,提升热量的传递,其升温效率更高、更均匀。
[0037]弓形滑块2背侧底部的外壁圆周面上设有接线端容纳槽9,接线端容纳槽9与安装槽10连通,电加热组件3两端位于接线端容纳槽9中,中模套5与底座7之间设有过线间隙,导线经过线间隙与电加热组件3连接。通过利用中模套5与底座7之间本身存在的间隙作为过线间隙,不影响模具的正常开合,其自由空间加大,更易布置,无需加工过线孔或过线槽,减少了加工工艺。
[0038]此外,由于本技术在每个花纹块1对应的弓形滑块2背侧设置了电加热组件3,这样可以对某一块或某几块花纹块1改变温度,实现按需加热,降低能源消耗。而且中模套5相较传统结构取消了气室,外形尺寸可进一步减小,可适用于更多硫化机。
[0039]上述结构对整体轮胎模具的改动不大,且电加热组件3安装在弓形滑块2背侧,更加便于维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模套、胎面模具组件,所述胎面模具组件设置在中模套中,所述中模套可驱动所述胎面模具组件径向运动,所述胎面模具组件外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组件;所述胎面模具组件包括多个呈环形布置的花纹块,所述花纹块背部设有弓形滑块,所述电加热组件设置在弓形滑块背侧;所述弓形滑块背侧设有安装槽,所述电加热组件设置在安装槽中;所述弓形滑块背侧底部的外壁圆周面上设有接线端容纳槽,所述接线端容纳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电加热组件两端位于所述接线端容纳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套内壁面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弓形滑块背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条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或导向槽两侧安装有耐磨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套内壁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弓形滑块背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或导向槽两侧安装有耐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珍李健刘海明刘代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