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62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包括底板座,所述底板座上设有支撑滑座,支撑滑座上端配合滑接有一根呈水平横置的侧滑杆,侧滑杆的一端固定有呈垂直设置的支杆,支杆上端设有成膜组件,成膜组件设置于水平横置的滚筒模具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电机对丝杆进行驱动,在丝杆与检测件支撑板座底部的连接座配合下,驱使检测件支撑板座沿滑轴进行往复移动,由检测件支撑板座上的红外线测锯仪对滚筒模具内壁成膜的厚度进行检测,在补光射灯的补光下,由摄像头对滚筒模具内壁成膜表面质量进行视觉检测。内壁成膜表面质量进行视觉检测。内壁成膜表面质量进行视觉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制膜设备
,尤其涉及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利用溶液成膜技术快速高效的制备具有有序微观结构的膜材料是薄膜材料制备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需求,湿法成膜的方法主要有喷涂、刷涂、浸渍涂覆、旋涂、抽滤、层层自组装等。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1640597.6公开了一种旋转喷涂制膜设备,该设备结构如下:滚筒模具和成膜基体中,成膜基体紧贴于滚筒模具内侧,将含有成膜物质的溶液或分散液倒入模具中,溶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在模具表面快速形成均匀致密且微观结构有序的薄膜材料。该装置中未实现可视化结构,以实时监测滚筒模具内成型膜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出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包括底板座,所述底板座上设有支撑滑座,支撑滑座上端配合滑接有一根呈水平横置的侧滑杆,侧滑杆的一端固定有呈垂直设置的支杆,支杆上端设有成膜组件,成膜组件设置于水平横置的滚筒模具内部,所述成膜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杆上端且与滚筒模具呈同轴度设置的横梁架,横梁架底部设有喷液管,喷液管底部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嘴,所述横梁架的顶部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轴杆支座,两个轴杆支座之间连接有相平行设置的滑轴和丝杆,滑轴、丝杆上连接有检测件支撑板座,所述检测件支撑板座上设有红外线测锯仪,所述检测件支撑板座上设有补光射灯,所述补光射灯的一侧设有摄像头。
[0006]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架的一侧设有加热灯管,加热灯管的照射方向于滚筒模具的径向方向,所述横梁架且远离加热灯管的一侧设有排气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件支撑板座底部设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滑轴配合滑接,连接座与丝杆配合螺接,其中一个轴杆支座的外侧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端与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测锯仪的探测方向沿滚筒模具的径向垂直向上,补光射灯的照射方向沿滚筒模具的径向垂直向上,摄像头的影像采集方向沿滚筒模具的径向垂直向上。
[0009]进一步的,支撑滑座靠近的支杆的一侧设有电磁液压伸缩件,电磁液压伸缩件的伸缩杆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电磁液压伸缩件的伸缩杆端部与支杆底部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架位于滚筒模具内部一端通过连接杆架连接有支撑环,支撑环与滚筒模具呈同轴度设置,支撑环的外壁嵌设有若干个滚珠,若干个滚珠沿支撑环的中
心呈环形阵列设置,且滚珠与滚筒模具的内壁滚动抵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喷液管通过连接溶液供应装置,往喷液管内部,再由多个喷嘴往滚筒模具内壁喷出溶液,滚筒模具由现有旋转装置驱动,使滚筒模具内壁的溶液离心成膜,通过控制电磁液压伸缩件的伸缩驱动以达到控制成膜组件在滚筒模具内部的横向移动,保证喷液管底部的喷嘴所喷出的溶液能在滚筒模具内壁上均由喷洒,提高成膜的均匀性;
[0013]2、本技术通过控制电机对丝杆进行驱动,在丝杆与检测件支撑板座底部的连接座配合下,驱使检测件支撑板座沿滑轴进行往复移动,由检测件支撑板座上的红外线测锯仪对滚筒模具内壁成膜的厚度进行检测,在补光射灯的补光下,由摄像头对滚筒模具内壁成膜表面质量进行视觉检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第一局部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第二局部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结构的侧剖视图。
[0019]图中:1、底板座;101、支撑滑座;102、侧滑杆;103、支杆;104、电磁液压伸缩件;2、成膜组件;201、横梁架;202、喷液管;2021、喷嘴;203、轴杆支座;2031、滑轴;2032、丝杆;2033、电机;204、检测件支撑板座;2041、红外线测锯仪;2042、补光射灯;2043、摄像头;205、加热灯管;206、排气管;207、连接杆架;208、支撑环;2081、滚珠;3、滚筒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考图1

图5,本技术提出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包括底板座1,底板座1上设有支撑滑座101,支撑滑座101上端配合滑接有一根呈水平横置的侧滑杆102,侧滑杆102的一端固定有呈垂直设置的支杆103,支杆103上端设有成膜组件2,成膜组件2设置于水平横置的滚筒模具3内部,成膜组件2包括固定于支杆103上端且与滚筒模具3呈同轴度设置的横梁架201,横梁架201底部设有喷液管202,喷液管202底部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嘴2021,喷液管202通过连接溶液供应装置,往喷液管202内部,再由多个喷嘴2021往滚筒模具3内壁喷出溶液,滚筒模具3由现有旋转装置驱动,使滚筒模具3内壁的溶液离心成膜,横梁架201的一侧设有加热灯管205,加热灯管205的照射方向于滚筒模具3的径向方向,用于加快对滚筒模具3内部膜成型的干燥,横梁架201且远离加热灯管205的一侧设有排气管206,排气管206连接现有的排气泵机设备,用于对膜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汽进行排出处理,加快膜的成型,支撑滑座101靠近的支杆103的一侧设有电磁液压伸缩件104,电磁液压伸缩件104的伸缩杆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电磁液压伸缩件104的伸缩杆端部与支杆103底部固定,通过控制电磁液压伸缩件104的伸缩驱动以达到控制成膜组件2在滚筒模具3内部的横向移动,保证喷液管202底部的喷嘴2021所喷出的溶液能在滚筒模具3内壁上均由
喷洒,提高成膜的均匀性。
[0022]横梁架201的顶部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轴杆支座203,两个轴杆支座203之间连接有相平行设置的滑轴2031和丝杆2032,滑轴2031、丝杆2032上连接有检测件支撑板座204,检测件支撑板座204底部设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滑轴2031配合滑接,连接座与丝杆2032配合螺接,其中一个轴杆支座203的外侧设有电机2033,且电机2033的输出轴端与丝杆2032的一端传动连接,检测件支撑板座204上设有红外线测锯仪2041,红外线测锯仪2041的探测方向沿滚筒模具3的径向垂直向上,检测件支撑板座204上设有补光射灯2042,补光射灯2042的照射方向沿滚筒模具3的径向垂直向上,补光射灯2042的一侧设有摄像头2043,摄像头2043的影像采集方向沿滚筒模具3的径向垂直向上,通过控制电机2033对丝杆2032进行驱动,在丝杆2032与检测件支撑板座204底部的连接座配合下,驱使检测件支撑板座204沿滑轴2031进行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包括底板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座(1)上设有支撑滑座(101),支撑滑座(101)上端配合滑接有一根呈水平横置的侧滑杆(102),侧滑杆(102)的一端固定有呈垂直设置的支杆(103),支杆(103)上端设有成膜组件(2),成膜组件(2)设置于水平横置的滚筒模具(3)内部,所述成膜组件(2)包括固定于支杆(103)上端且与滚筒模具(3)呈同轴度设置的横梁架(201),横梁架(201)底部设有喷液管(202),喷液管(202)底部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嘴(2021),所述横梁架(201)的顶部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轴杆支座(203),两个轴杆支座(203)之间连接有相平行设置的滑轴(2031)和丝杆(2032),滑轴(2031)、丝杆(2032)上连接有检测件支撑板座(204),所述检测件支撑板座(204)上设有红外线测锯仪(2041),所述检测件支撑板座(204)上设有补光射灯(2042),所述补光射灯(2042)的一侧设有摄像头(20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可视化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架(201)的一侧设有加热灯管(205),加热灯管(205)的照射方向于滚筒模具(3)的径向方向,所述横梁架(201)且远离加热灯管(205)的一侧设有排气管(2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纳米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杭州尚博孙斌李晓刚梁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纪泽万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