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83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的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连接有第一移动座,第一移动座上的升降支架设有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上所连接的第二移动座的前侧连接有升降支座,升降支座中所设旋转驱动马达输出轴端连接有一体式刀头,一体式刀头的两侧均连接有刮刀。在旋转驱动马达对一体式刀头的驱动下,可驱使一体式刀头两侧所设的刮刀进行倾斜偏转和换刀操作,结合升降支架沿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导向的移动、升降支座沿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导向的移动,使得刮刀的位置调节更为灵活,加工适用性高。加工适用性高。加工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制膜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平板式刮膜机制作抛光膜时,先利用高度调节装置调整刮刀与载膜盘之间的距离,得到不同厚度的抛光膜,随后在载膜盘上的无纺布铺满成膜胶体,利用刮刀使无纺布上的成膜胶体均匀摊开。现有申请号为CN201410713804.6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平板刮膜机,包括基座、刮膜台、刮膜平板、刮膜平板调节装置、刮刀单元、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与刮刀单元连接,控制刮刀的运行;通过刮膜平板调节装置调整刮膜平板的高度和水平;通过刮刀调节装置调整刮刀的高度和水平;通过刮膜平板调节装置和刮刀调节装置共同作用,精确控制膜的厚度与均匀度。但是该装置中刮刀只能实现升降间距调节,无法进行角度倾斜控制,适用性较低;且该装置对刮刀清洁时,需停机后再对刮刀进行直接清洗或者拆卸下清洗,清洁效率低,且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上连接有第一移动座,第一移动座上连接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上设有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上连接有第二移动座,第二移动座的前侧连接有升降支座,所述升降支座中设有旋转驱动马达,旋转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端连接有一体式刀头,一体式刀头的两侧均连接有刮刀,所述升降支座的前侧且位于旋转驱动马达的上方设有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的导向与一体式刀头的长度延长方向一致,且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上连接有刮刀清洁装置,所述刮刀清洁装置包括连接于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上的清洁移位支架,清洁移位支架的两侧均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侧支架,两侧支架底部内侧均一体成型有棉刷座,且棉刷座的内侧端嵌设有棉刷。
[0006]进一步的,所述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丝杆,第一移动座与第一导轨配合滑接,且第一移动座底部设有与第二丝杆相螺接的第一连接座,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的一侧设有X轴向驱动马达,且X轴向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端与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丝杆,第二移动座与第一导轨配合滑接,且第二移动座内部设有与第二丝杆相螺接的第二连接座,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的底部设有Z轴向驱动马达,且Z轴向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端与第二丝杆的底端传动连
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包括第三导轨和第三丝杆,清洁移位支架顶部于第三导轨配合滑接,且清洁移位支架顶部设有与第三丝杆相螺接第三连接座,所述升降支座内部设有Y轴向驱动马达,且Y轴向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三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移位支架的顶部设有清洁剂储存罐,清洁剂储存罐底部设有双接口电磁阀,双接口电磁阀的两接口均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的底端与棉刷座内部嵌设棉刷的内腔相连通。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在旋转驱动马达对一体式刀头的驱动下,可驱使一体式刀头两侧所设的刮刀进行倾斜偏转和换刀操作,结合升降支架沿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导向的移动、升降支座沿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导向的移动,使得刮刀的位置调节更为灵活,加工适用性高,一体式刀头上设有两个或者可根据需要增加的刮刀,在其中一个刮刀工作时,可对其他备用刮刀进行清洁或者更换,无需停机操作;
[0012]2、本技术对刮刀进行清洁时,将一体式刀头一侧所设的刮刀调解至两个棉刷之间且呈垂直状态,且在Y轴向驱动马达对第三丝杆的驱动下,使刮刀清洁装置沿第三导轨的导向进行往复行走,从而使一体式刀头两侧所设的棉刷对其侧面进行擦拭清洁,同时在双接口电磁阀的控制下,将清洁剂储存罐内部储存的刮刀清洁剂导送至棉刷内部对其湿润,大大增强了棉刷的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
[0017]图5为图4中B

B处的剖视图。
[0018]图中:1、基座;101、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2、第一移动座;103、X轴向驱动马达;2、升降支架;201、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202、第二移动座;3、Z轴向驱动马达;4、升降支座;401、旋转驱动马达;402、一体式刀头;403、刮刀;404、Y轴向驱动马达;5、第三导轨;501、第三丝杆;6、刮刀清洁装置;601、清洁移位支架;602、棉刷座;603、棉刷;604、清洁剂储存罐;605、双接口电磁阀;606、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参考图1

图5,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包括基座1,基座1上设有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1,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1上连接有第一移动座102,第一移动座102上连接有升降支架2,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1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丝杆,第一导轨和第一丝杆的导向标记为X轴方向,第一移动座102与第一导轨配合滑接,且第一移动座102底部设有与第二丝杆相螺接的第一连接座,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1的一
侧设有X轴向驱动马达103,且X轴向驱动马达103的输出轴端与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在X轴向驱动马达103对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1中第一丝杆的驱动下,使第一移动座102及其上所连接的升降支架2可沿X轴向进行移动调节。
[0021]升降支架2上设有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201,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201上连接有第二移动座202,第二移动座202的前侧连接有升降支座4,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201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丝杆,第二导轨和第二丝杆的导向标记为Z轴方向,第二移动座202与第一导轨配合滑接,且第二移动座202内部设有与第二丝杆相螺接的第二连接座,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201的底部设有Z轴向驱动马达3,且Z轴向驱动马达3的输出轴端与第二丝杆的底端传动连接,在Z轴向驱动马达3对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201中第二丝杆的驱动下,使升降支座4可进行Z轴向的移动调节。
[0022]升降支座4中设有旋转驱动马达401,旋转驱动马达401的输出轴端连接有一体式刀头402,一体式刀头402的长度延伸方向为Y轴向,一体式刀头402的两侧均连接有刮刀403,在旋转驱动马达401对一体式刀头402的驱动下,可驱使一体式刀头402两侧所设的刮刀403进行倾斜偏转和换刀操作,结合上述升降支架2沿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有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1),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1)上连接有第一移动座(102),第一移动座(102)上连接有升降支架(2),升降支架(2)上设有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201),Z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201)上连接有第二移动座(202),第二移动座(202)的前侧连接有升降支座(4),所述升降支座(4)中设有旋转驱动马达(401),旋转驱动马达(401)的输出轴端连接有一体式刀头(402),一体式刀头(402)的两侧均连接有刮刀(403),所述升降支座(4)的前侧且位于旋转驱动马达(401)的上方设有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的导向与一体式刀头(402)的长度延长方向一致,且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上连接有刮刀清洁装置(6),所述刮刀清洁装置(6)包括连接于Y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上的清洁移位支架(601),清洁移位支架(601)的两侧均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侧支架,两侧支架底部内侧均一体成型有棉刷座(602),且棉刷座(602)的内侧端嵌设有棉刷(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纳米级制膜设备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向丝杆驱动式导轨(101)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丝杆,第一移动座(102)与第一导轨配合滑接,且第一移动座(102)底部设有与第二丝杆相螺接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杭州尚博孙斌李晓刚梁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纪泽万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