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合模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47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翻转合模治具,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承托翻转组件、承载组件、压紧组件和旋转组件,承托翻转组件具有翻转支撑座以及绕翻转支撑座转动的、承托待加工工件塑件部的承托框,翻转支撑座固定在一承接板上;承载组件固定在承接板上,其具有限位待加工工件插接部的承载座;压紧组件固定在承接板的前侧端上,其具有安装架及绕安装架转动并压紧待加工工件的压紧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架、驱动旋转架旋转的驱动模块以及限位旋转架最大旋转角度的限位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治具通过压紧组件压紧待加工工件,通过旋转组件旋转工件进行加锡和激光点焊,最后对工件进行合模,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率和产品质量。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合模治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治具
,尤其是一种翻转合模治具。

技术介绍

[0002]温度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汽车内部(如发动机),通过一个螺纹接口密封并同时检测介质压力和温度。温度压力传感器包括安装有信号处理芯片的陶瓷压力模组和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通过NTC基座封装,NTC基座可与连接器相互卡扣形成陶瓷压力模组定位的腔体,通过套设外壳形成保护。在电路和外壳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点焊固定以及合模,然后再进行点胶和测试工艺。现有的汽车用温度压力传感器点焊工艺是采用两站式分步焊接,最后通过人工进行手动合模,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工艺流程效率较低、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合格率不高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翻转合模治具。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转合模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承托翻转组件,所述承托翻转组件具有翻转支撑座以及绕所述翻转支撑座转动的、承托待加工工件塑件部的承托框,所述翻转支撑座固定在一承接板上;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固定在承接板上,其具有限位待加工工件插接部的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设置有磁性件;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固定在承接板的前侧端上,其具有安装架及绕安装架转动并压紧待加工工件的压紧架;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架、驱动旋转架旋转的驱动模块以及限位旋转架最大旋转角度的限位架,所述旋转架固定在承接板下方,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旋转架一侧,所述限位架设置在旋转架下方。
>[0005]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框的截面呈楔形,其底面为斜面,斜面的下边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有外凸部,所述承接板的一端边沿向上凸出形成有抵住外凸部的凸块。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框上开设有至少1个承托槽,所述承托槽呈U形,其上端开口处设有避让台阶,其底部设有与待加工工件塑件部的凸出段相配合的凹槽。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支撑座设置有两个,两个翻转支撑座分别设置在承托框的两侧,所述承托框的两侧中部凸出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翻转支撑座通过翻转轴连接。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座上开设有与承托槽数量相同的、上下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上开口边沿相对设置有一让位槽,容置腔内壁上凸出形成有与待加工工件插接部的凹槽部相配合的凸条。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座的前端面上部设有伸入容置腔内的柱塞,所述柱塞与待
加工工件插接部的缺口部相配合。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座的前端边沿中间设置有安装磁性件的凸台。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架包括两个连接臂、压紧臂一和压紧臂二,所述连接臂呈L形,所述压紧臂一连接在连接臂上水平段的一端,压紧臂一上设有与容置腔数量相同的下沉段,所述下沉段与待加工工件插接部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压紧臂二连接在连接臂上水平段与竖直段的连接处,压紧臂二上设有与容置腔数量相同的压紧条。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条的端部、下沉段两端的压紧臂一上以及下沉段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弹簧针。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架还包括连接在压紧臂一和压紧臂二中间的加强臂,所述加强臂上设有与磁性件相吸的磁块。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臂一的一端设有一折弯拨片。
[00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旋转轴、旋转轴承座、齿轮、齿条、滑块和导轨,所述旋转轴穿过旋转架,且其两端均伸出旋转架,旋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承座上,其另一端靠近端部处也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承座上,旋转轴该端的端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下方设有与其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安装在齿条连接板上,所述齿条连接板固定在滑块上,所述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导轨通过导轨连接件连接在底板上。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架包括两块连接板和一限位板,两块所述连接板固定在限位板的两侧边沿,连接板的顶部与承接板连接,所述旋转轴穿过两块连接板设置。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架支撑旋转架,限位架的宽度小于限位板宽度的一半,限位架后端设有限位斜面,所述限位斜面上设有磁铁。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治具通过压紧组件压紧待加工工件,通过旋转组件旋转工件进行加锡和激光点焊,最后对工件进行合模,流程简洁,占地面积小,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待加工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中承托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b)是图3(a)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底板,2.承托翻转组件,21.翻转支撑座,22.承托框,221.外凸部,222.承托槽,2221.避让台阶,2222.凹槽,223.安装部,23.翻转轴,
3.承载组件,31.承载座,311.容置腔,3111.让位槽,3112.凸条,312.凸台,32.磁性件,33.柱塞,4.压紧组件,41.安装架,42.压紧架,421.连接臂,4221.下沉段,422.压紧臂一,4222.折弯拨片,423.压紧臂二,4231.压紧条,43.弹簧针,44.磁块,5.旋转组件,51.旋转架,511.连接板,512.限位板,52.驱动模块,521.转轴,522.旋转轴承座,523.齿轮,524.齿条,525.导轨,526.齿条连接板,527.滑块,528.导轨连接件,53.限位架,531.限位斜面,54.磁铁,6.承接板,61.凸块,10.工件,101.压电陶瓷,102.插接件,103.柔性电路板,104.塑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0]如图1所示,待加工工件10为温度压力传感器,主要包括压电陶瓷101、插接件102、柔性电路板103和塑料件104,工件需要在治具上进行点锡工艺,将柔性电路板103分别连接在插接件102和塑料件104上,点锡和激光焊接后需要进行合模,将插接件102和塑料件104利用卡扣合在一起;柔性电路板103集压力模块和温度传感模块于一体,其中压电陶瓷101与柔性电路板103已经固定。现有技术是在点焊之前,首先是将压电陶瓷101点焊于插接件102的基座面上,然后移送至下一工站,然后将半成品与NTC基座扣合,放置在治具上进行点焊,最后进行人工视觉检测焊点质量,将合格品运送至下一站进行人工合模。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合模治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承托翻转组件(2),所述承托翻转组件(2)具有翻转支撑座(21)以及绕所述翻转支撑座(21)转动的、承托待加工工件(10)塑件部的承托框(22),所述翻转支撑座(21)固定在一承接板(6)上;承载组件(3),所述承载组件(3)固定在承接板(6)上,其具有限位待加工工件(10)插接部的承载座(31),所述承载座(31)上设置有磁性件(32);压紧组件(4),所述压紧组件(4)固定在承接板(6)的前侧端上,其具有安装架(41)及绕安装架(41)转动并压紧待加工工件(10)的压紧架(42);旋转组件(5),所述旋转组件(5)包括旋转架(51)、驱动旋转架(51)旋转的驱动模块(52)以及限位旋转架(51)最大旋转角度的限位架(53),所述旋转架(51)固定在承接板(6)下方,所述驱动模块(52)设置在旋转架(51)一侧,所述限位架(53)设置在旋转架(51)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合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框(22)的截面呈楔形,其底面为斜面,斜面的下边沿向外向下延伸形成有外凸部(221),所述承接板(6)的一端边沿向上凸出形成有抵住外凸部(221)的凸块(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翻转合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框(22)上开设有至少1个承托槽(222),所述承托槽(222)呈U形,其上端开口处设有避让台阶(2221),其底部设有与待加工工件(10)塑件部的凸出段相配合的凹槽(222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翻转合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支撑座(21)设置有两个,两个翻转支撑座(21)分别设置在承托框(22)的两侧,所述承托框(22)的两侧中部凸出形成有安装部(223),所述安装部(223)与翻转支撑座(21)通过翻转轴(2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翻转合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31)上开设有与承托槽(222)数量相同的、上下开口的容置腔(311),所述容置腔(311)的上开口边沿相对设置有一让位槽(3111),容置腔(311)内壁上凸出形成有与待加工工件(10)插接部的凹槽部相配合的凸条(31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翻转合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31)的前端面上部设有伸入容置腔(311)内的柱塞(33),所述柱塞(33)与待加工工件(10)插接部的缺口部相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翻转合模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31)的前端边沿中间设置有安装磁性件(32)的凸台(312)。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梅雪松张宝存运侠伦李晓张先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超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