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212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大米蛋白经制粒、真空爆破、调浆、酶解、离心过滤、离子交换、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大米肽粉更易被人体吸收,将中药材通过粉碎、榨汁、二次发酵、膜过滤、真空冷冻干燥、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制得含SOD中药发酵粉,将这些先进技术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摸索出相应的操作步骤及工艺参数,应用于具有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中,尽可能地保留药物、食材的主要功效成分,在服用量显著下降的同时也提升了功效及生物利用度。下降的同时也提升了功效及生物利用度。下降的同时也提升了功效及生物利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黑化的主要因素是黑色素产生、转运及沉着。黑色素是由位于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产生的,黑素细胞约占基底细胞的10%。黑素产生后,黑色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起向基底细胞和棘层细胞输送黑素颗粒。黑色素产生后,转移至角质层沉积下,皮肤“变黑”,而这些也会随着角质层的代谢而脱落。而酪氨酸是形成黑色素非常重要的原料,酪氨酸在黑色素细胞内通过酪氨酸酶及多种氧化酶的催化生成黑色素。产生的黑色素一部分进入毛细血管,最终被肾脏代谢;另一部分则转移至角质层沉积,导致皮肤“变黑”。内外因素会共同作用,影响黑素细胞功能与皮肤色度。外因有紫外线、污染等,内因有遗传、激素、炎症水平等。因此,防止紫外线照射以及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对于美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黑色素生成途径及皮肤“变黑”的原因,抑制黑色素的生产及转运是美白的主要途径。
[0003]美白原料都是围绕黑色素产生的机理以及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发挥作用的。但不同原料作用机理不同,给皮肤带来的影响也是相差很大的,如敏感肌和皮肤屏障较弱的人群就要慎重选择含酸类的美白产品。
[0004]常见的美白作用机理有以下几种:抑制黑色素生成路径中各环节所需的酶(如酪氨酸酶)活性及表达;抗氧化剂可以还原黑色素生成环节中的氧化产物,抑制多巴的氧化产物多巴醌的产生,从而抑制黑色素的产生,达到美白效果;抑制已经生成的黑色素向角质层转运,使其无法因顺利到达角质层而引起的视觉上的“变黑”;黑素细胞的代谢受到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释放的多种调控因子的影响,黑素合成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较为复杂,多种信号转导因子都会促进黑色素的合成,调控阻碍信号转导可以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加快皮肤新陈代谢及角质层脱落;其他间接的美白方式,如防晒措施可以避免因紫外线照射引发的黑色素生成而达到间接美白的效果。另外,生活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作息安排,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也可使皮肤在视觉上透亮光泽。
[0005]近年来,过量自由基所产生的氧化性损害及其在人体疾病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受到重视。自由基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粒子,能氧化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脂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等。而这些主要生物分子的大量被氧化,已发现与多类的疾病有关,包括肾脏病、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发炎性疾病、癌症、神经病、高血压、败血症、急性外伤、眼睛疾病(如白内障)、肺部疾病、血液病等,也与器官移植和药物毒性有关。所以在人体内,过量自由基也就成为许多疾病包括慢性病的共同起源。氧在体内进行正常的代谢过程中会形成不稳定的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就是自由基的一种。由于其不稳定,易从其他分子中夺取电子,形成新的稳定物质,同时又可能产生了一个新的自由基。当其从细胞膜上夺取电子,且体内的抗氧化剂耗尽时,过量产生的自由基严重损害与接触的任何胶原蛋白及其它结缔组织,引起细胞膜的过氧化伤害,释放导致炎症的介质。这些介质能够抑制免疫系
统,干扰人体的DNA密码,造成多种危害生命的疾病。而OPC遇到自由基时,它能将电子“馈赠”给自由基,而自身又不会因被氧化形成新的自由基,从而可切断形成自由基的反应链,通过这种中和作用清除自由基。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过程,以细胞功能生理生化方面的损害为特征,与自由基生成增加紧密相关。
[0006]多酚是在植物性食物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可作为抗氧化剂并可能降低疾病风险。多酚类物质包括类黄酮、酚酸、多酚酰胺、白藜芦醇、姜黄素和木脂素等。潜在的健康益处包括降低患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炎症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多酚在人体内充当抗氧化剂的角色,这意味着它们有助于保护身体并中和对细胞造成损害的自由基。自由基是由正常细胞过程和外部因素(如辐射、空气污染、吸烟和化学暴露)产生的高活性氧分子。如果没有抗氧化剂来中和自由基,细胞就会受伤,从而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0007]黄褐斑是一种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认为,需氧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些氧化反应都伴随着自由基形成。如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或次黄嘌呤氧化生成尿酸,同时可形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许多酶的氧化反应。空气中氧化性污染物如O2、NO2、NO等也能在体内启动自由基反应,光线照射(特别是紫外线)也能使H2O生成OH

等。自由基是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由于未成对电子趋于成对,所以反应极为活泼。机体内一面不断产生自由基,而另一面又有一套清除自由基的机制,使其产生与清除达到平衡,使机体免受损伤。随年龄增长,自由基水平上升,而清除自由基的酶活力下降。机体内产生过多自由基,导致许多新陈代谢过程的破坏,引起多种疾病并加速机体老化。尤其是体内氧自由基(亦称活性氧),当其攻击机体内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和脂类时,使之发生交联、变性、沉积,形成比原有分子大许多倍的聚合物

脂褐素,进而形成黄褐斑,使皮肤改变。临床上治疗黄褐斑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黄褐斑是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对称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原因包括紫外线照射、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口服避孕药、过度疲劳、种族及遗传等。黄褐斑的治疗通常包括系统药物治疗和外用药物治疗。常见的系统治疗药物为氨甲环酸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常见的外用治疗药物为氢醌乳膏、壬二酸乳膏、复方熊果苷乳膏、维A酸乳膏。但是“是药三分毒”,况且每个人对于药物的适应程度不一样,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使人们无法接受。
[0008]研究表明老年动物机体内SOD、GSH

PX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明显升高,这和文献报道结果一致,由于机体内抗氧化能力减弱,自由基水平的升高,致使机体内氧化反应加速,反应活泼的氧自由基攻击机体细胞的蛋白质核酸和脂类时,使细胞功能丧失,生物分子交联变性,形成比原有分子大许多倍的聚合物—脂褐素,进而形成黄褐斑,使皮肤颜色改变。研究认为随年龄增长机体氧化与抗氧化反应失衡是引起黄褐斑形成发展的原因之一。
[0009]我国人口基数大,爱美人士特别普遍,且皮肤不好,过氧化体质或有黄褐斑的人群基数特别庞大,迫切需要开发出能够真正实现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且副作用较小的产品。因此充分利用中华传统中药、药食同源食材、新食品原料、天然食物等宝贵资源,系统、完善地研究、利用及开发出具有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产品,普及推广为大众享用,对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10]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711055559.4、名为含有何首乌干细胞提取物的抗衰
老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何首乌干细胞的制备方法以得到所述何首乌干细胞提取物。何首乌具有较好的抗衰老功效,这是因为何首乌干细胞提取物可以快速激活休眠成纤维细胞,促进细胞分裂、增殖,提升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促进细胞自我修复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采用以下原料组分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肽粉,由大米蛋白经制粒、真空爆破、调浆、酶解、离心过滤、离子交换、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处理而获得,上述步骤获得的大米肽粉中分子量小于1000D的低聚肽成分占91.42%~92.56%SOD中药发酵粉中SOD含量达45000IU/g,多酚含量达2.0~5.0%,原花青素含量达15~25%;异叶青兰、柠檬马鞭草、蜜蜂花、海葱制成的异叶青兰多酚、柠檬马鞭草多酚、蜜蜂花多酚、海葱多酚中的多酚含量均达75%~82%;黑果腺肋花楸果萃取物中的原花青素达10.5%~12.3%、关山樱花萃取物中的樱花苷和樱花素分别达2.5%~2.9%、1.2%~1.6%、线叶金雀花萃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达25%~35%;桑白皮提取物、半枝莲提取物、菝葜提取物、菟丝子提取物,其功效成分分别为45%~50%的粗多糖,5.0%~6.0%的野黄芩苷,52%~56%的粗多糖和1.8%~2.4%的金丝桃苷。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美白、抗氧化、祛黄褐斑功能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桑白皮、半枝莲、菝葜、菟丝子通过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真空冷冻干燥+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制成桑白皮提取物、半枝莲提取物、菝葜提取物、菟丝子提取物;(2)将黑果腺肋花楸果、关山樱花、线叶金雀花经过水蒸气蒸馏、提取、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粉碎、沸腾制粒工艺处理制得黑果腺肋花楸果萃取物、关山樱花萃取物、线叶金雀花萃取物;(3)将大米蛋白经制粒、真空爆破、调浆、酶解、离心过滤、离子交换、真空浓缩、喷雾干
燥等生产工艺制成大米肽粉;(4)将中药材莳萝、曼陀茄根、酢浆草、荜澄茄通过粉碎、榨汁、二次复合发酵、膜过滤、真空冷冻干燥、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制得含SOD中药发酵粉;(5)将异叶青兰、柠檬马鞭草、蜜蜂花、海葱经过超临界CO2萃取、膜分离、离子交换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制得纯度高的异叶青兰多酚、柠檬马鞭草多酚、蜜蜂花多酚、海葱多酚;将上述步骤制成的桑白皮提取物、半枝莲提取物、菝葜提取物、菟丝子提取物、黑果腺肋花楸果萃取物、关山樱花萃取物、线叶金雀花萃取物、大米肽粉、含SOD中药发酵粉以及异叶青兰多酚、柠檬马鞭草多酚、蜜蜂花多酚、海葱多酚分别称量后,投入三维混合机中混合15~20min至完全均匀,混合频率15~20Hz,过60~100目筛网,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大米肽粉可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a)制粒:大米蛋白采用沸腾制粒,溶剂为水,溶剂添加量为10~15%,制粒温度为140~155℃,制成16~20目之间的大米蛋白颗粒;(b)真空爆破:将所述大米肽粉颗粒在1.8~2.5Mpa饱和蒸气压下维持120~140s后,在15~30ms内释放压力,并迅速抽真空至真空度

60~

80kpa之间,保持80~120s,释放真空即得大米蛋白真空爆破组织;(c)调浆:将大米蛋白真空爆破组织粉碎过80~100目筛,用纯净水配制成大米蛋白溶液,将大米蛋白溶液混合均匀,使之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将混合均匀大米蛋白粉加入适当比例的纯净水,得到其分散液;调节大米蛋白质粉的分散液的pH至6~8;(d)酶解:加热至50℃,保持其温度在50
±
5℃,在大米蛋白分散液中加入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和羧肽酶,均匀搅拌酶解1~3h,其中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加入量为底物含量的0.2%~0.4%,羧肽酶加入量为底物含量的0.05%~0.1%,酶解结束后用高温瞬时灭酶法进行灭酶;(e)离心过滤:灭酶后的酶解液体经过离心机13000~16000rpm离心分离,去除杂质,收集清液,启动膜过滤设备,清液经过微孔滤膜过滤,滤膜厚度为25~50μm,滤膜孔径为2~4μm,操作压力为0.05~0.12MPa,确保滤液澄清透明,去除滤渣;(f)离子交换:将过滤后的滤液经过离子交换柱及活性炭柱,进行脱盐脱色处理,纳滤去除游离氨基酸;(g)真空浓缩:将离子交换后的溶液进行真空减压浓缩,浓缩温度60~80℃,真空度

0.085~

0.095Mpa,得低聚肽浓缩液,相对密度控制在1.05~1.09之间;(h)喷雾干燥:将上述低聚肽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喷口温度175~190℃,出口温度90~95℃,上料速度2.5~3.0L/min,得所需符合质量要求的大米肽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黑果腺肋花楸果萃取物、关山樱花萃取物、线叶金雀花萃取物可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a)水蒸气蒸馏:将黑果腺肋花楸果或关山樱花或线叶金雀花经过破碎处理,过4~6目筛网;破碎组织经过水蒸气蒸馏2~4h,收集挥发油及药渣;(b)提取浓缩:将药渣加药渣重8~10倍水,提取1~2次,1~2h/次,200目滤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8的提取浓缩液;
(c)真空冷冻干燥:将上述提取浓缩液投入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参数设定为:预冻初始温度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刚王俊冯煦洸吴小艳张雅玲戎宁平涂宏建靳利军贾福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