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肠-脑轴的植物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62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肠

脑轴的植物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及改善大脑功能
,具体指一种基于肠

脑轴的植物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脑是人体高度发达的器官,控制与调节思维、认知判断、呼吸等重要生理活动。肠道是以消化和吸收营养为主要功能的器官,肠道中定植了大量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等,构成了肠道微生物菌群。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调控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发现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和大脑在生物学功能上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肠

脑轴”的理论也由此诞生。大脑功能紊乱可通过肠

脑轴激活肠黏膜免疫,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使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反之,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亦会通过肠

脑轴影响脑部神经系统功能和神经行为。因此,素有“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的说法。
[0003]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所带来的竞争越来越强烈,来自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长期地饮食、作息不规律、吸烟、大量饮酒以及不合理用药等等,都给我们的大脑健康和肠道菌群带来沉重的负担。
[0004]然而,市场现有的众多改善大脑健康或调节肠道菌群的产品,大多存在一定的弊病:一方面,产品的功效成分单一,疗效较差,且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另一方面,大多数都是将二者区别对待,针对其中一种症状,很少有利用脑

肠轴之间的联系,协同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作用。比如:常使用吡拉西坦、神经节苷脂、甲钴胺、尼莫地平等治疗脑部疾病,以达到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循环的作用,但其中很多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引起恶心、腹部不适、纳差、腹胀、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引起头晕、头痛和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存在肝功能损害等,且因涉及到直接作用于脑神经,选择和使用上都存在极大风险。又比如:常使用益生菌、益生元等调理肠道菌群,而这类产品多存在菌株复配无指导原则、菌株不稳定、难保存、活力差、外源性定殖率低等问题,容易出现治愈率低、易反复的现象。
[0005]经查,公开号为CN 10505545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丁酸梭菌在制备防治阿尔茨海默益生菌制剂组合物中的应用,利用丁酸梭菌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通过脑

肠轴之间的关系,提高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但是该方法中只采用丁酸梭菌一种益生菌,单一成分,且益生菌为活的微生物,外界温度、湿度对其存活率影响很大,进入人体后,胃酸、胆盐等也会将绝大数益生菌杀死,其真实效果受到严重局限。
[0006]因此,需要继续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无毒副
作用,能够协同调节自体肠道菌群平衡及改善大脑功能的植物基组合物。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基于肠

脑轴的植物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不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各主要活性成分,提高提取物得率,还能产生新的有效物质,提高组合物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肠

脑轴的植物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
[0010]燕麦110~200份、藜麦80~140份、黑苦荞110~250份、青稞60~220份、酸枣仁50~130份、沙棘籽90~210份、益智仁50~100份、黑麦低聚肽20~60份。
[0011]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12]所述燕麦180份、藜麦124份、黑苦荞230份、青稞165份、酸枣仁85份、沙棘籽160份、益智仁64份、黑麦低聚肽35份。
[0013]具体地,所述组合物包括
[0014]复合发芽酵解粉,由燕麦、藜麦、黑苦荞、青稞、酸枣仁制得;
[0015]沙棘益智仁微丸粉,由沙棘籽、益智仁制得;
[0016]黑麦低聚肽;
[0017]辅料。
[0018]制剂形式可以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形式采用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丸剂、口服液中的至少一种。
[0019]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所述基于脑

肠轴的植物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0](1)采用燕麦、藜麦、黑苦荞、青稞、酸枣仁,制备复合发芽酵解粉;
[0021](2)采用沙棘籽、益智仁,并采用亚临界萃取协同微丸包裹技术制备沙棘益智仁微丸粉;
[0022](3)制备黑麦低聚肽;
[0023](4)将步骤(1)、(2)、(3)分别制备的复合发芽酵解粉、沙棘益智仁微丸粉、黑麦低聚肽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的基于肠

脑轴的植物基组合物。
[0024]复合发芽酵解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所述的复合发芽酵解粉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0025](a1)将燕麦、藜麦、黑苦荞、青稞、酸枣仁作发芽处理,待出芽后打成浆汁;
[0026](b1)上述步骤(a1)的浆汁加酶酶解,该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质量比1:1~4复配的混合酶;
[0027](c1)酶解后作灭酶处理,冷却至25~40℃后加入104~107CFU/L植物乳杆菌作发酵处理,获得发芽酵解浆汁;
[0028](d1)对所述发芽酵解浆汁进行浓缩、干燥、粉碎处理,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发芽酵解粉。
[0029]优选地,所述复合发芽酵解粉中β

葡聚糖含量不低于7%,γ

氨基丁酸含量不低于0.8%,谷胱甘肽不低于0.01%,总黄酮不低于2.5%,总膳食纤维不低于8%。
[0030]沙棘益智仁微丸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所述的沙棘益智仁微丸粉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0031](a2)将沙棘籽、益智仁粗粉后用亚临界低温萃取法萃取,萃取温度30~50℃,料液
比1:2~9,萃取时间20~100min,得到沙棘益智仁油;
[0032](b2)将麦芽糊精和α

环状糊精,在60~80℃热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得到壁材溶液,该壁材溶液中麦芽糊精和α

环状糊精的总质量分数为3~8%,且麦芽糊精和α

环状糊精的质量比为1:1~4;
[0033](c2)将所述步骤(a2)得到的沙棘益智仁油加入含蔗糖脂肪酸酯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的10%(V/V)乙醇溶液中,其中蔗糖脂肪酸酯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质量比为1:1~4,蔗糖脂肪酸酯与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在乙醇溶液中的总质量分数为1~4%,配制成质量分数为4%~10%的沙棘益智仁油乳化液;
[0034](d2)将步骤(c2)制得的乳化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肠

脑轴的植物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燕麦110~200份、藜麦80~140份、黑苦荞110~250份、青稞60~220份、酸枣仁50~130份、沙棘籽90~210份、益智仁50~100份、黑麦低聚肽2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

肠轴的植物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所述燕麦180份、藜麦124份、黑苦荞230份、青稞165份、酸枣仁85份、沙棘籽160份、益智仁64份、黑麦低聚肽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

肠轴的植物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复合发芽酵解粉,由燕麦、藜麦、黑苦荞、青稞、酸枣仁制得;沙棘益智仁微丸粉,由沙棘籽、益智仁制得;黑麦低聚肽;辅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脑

肠轴的植物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制剂形式采用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丸剂、口服液中的至少一种。5.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基于脑

肠轴的植物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燕麦、藜麦、黑苦荞、青稞、酸枣仁,制备复合发芽酵解粉;(2)采用沙棘籽、益智仁,并采用亚临界萃取协同微丸包裹技术制备沙棘益智仁微丸粉;(3)制备黑麦低聚肽;(4)将步骤(1)、(2)、(3)分别制备的复合发芽酵解粉、沙棘益智仁微丸粉、黑麦低聚肽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的基于肠

脑轴的植物基组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发芽酵解粉通过以下步骤获得:(a1)将燕麦、藜麦、黑苦荞、青稞、酸枣仁作发芽处理,待出芽后打成浆汁;(b1)上述步骤(a1)的浆汁加酶酶解,该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质量比1:1~4复配的混合酶;(c1)酶解后作灭酶处理,冷却至25~40℃后加入104~107CFU/L植物乳杆菌作发酵处理,获得发芽酵解浆汁;(d1)对所述发芽酵解浆汁进行浓缩、干燥、粉碎处理,即得到所述的复合发芽酵解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发芽酵解粉中β

葡聚糖含量不低于7%,γ

氨基丁酸含量不低于0.8%,谷胱甘肽不低于0.01%,总黄酮不低于2.5%,总膳食纤维不低于8%。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永球袁媛熊菲菲王俊陆伟王彩霞涂宏建韩姣姣贾福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