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0074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催化剂,此催化剂具有无毒的金属中心并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催化制备的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交替共聚程度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有机配合物均相催化剂
,C08G64/34,尤其涉及一种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室温效应的加剧,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技术已经成为了目前最受关注的高新技术之一。其中,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交替共聚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聚碳酸亚丙脂(PPC),其能够作为完全可降解塑料使用,有望在食品包装材料、一次性医用材料、农膜材料等领域大面积取代传统塑料。
[0003]目前对于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共聚的催化剂除了最开始的ZnEt2‑
多质子化合物催化体系,还主要包括多相催化体系(如羧酸锌、双金属氰化物、稀土三元催化剂等)和均相催化体系(如酚锌盐类、二亚胺锌配合物、金属卟啉、金属Salen配合物等),其中金属Salen配合物催化活性相对较高,但是如今技术中所采用的基本都是毒性较大的重金属离子如钴、锌、铬等,而这些催化剂的残留会给聚碳酸酯的应用带来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医用材料领域和农用材料领域。因此,开发以无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具有以下结构:所述Q和M均为金属元素,所述X包括CH3COO

、CF3COO

、CH(CH3)2COO

、C(CH3)3COO

、Cl

、F

、Br

、I

、BF4‑
、BF6‑
、SO3H

中的至少一种;所述R1、R2和R3为H、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氧基、极性基团、卤素、环烃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Q选自Al、Ti、Fe、Mo、Sn、Ga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M选自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元素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碱金属元素,选自Li、Na、K、Rb、Cs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Q为Fe或Ti,M为钠或钾,X为CH3COO

或CF3COO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和R3选自H、取代或非取代的C1

C6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C6的烷氧基、卤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1和R2为H,R3为

Br。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配体的合成:向含碱性物质的二甲亚砜中滴加含R1、R2和R3取代的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凯杰叶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