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极性偏转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69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界面极性偏转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选取GaAs衬底层;在GaAs衬底层上制备AlGaAs成核层;在AlGaAs成核层上制备n+GaAs集电极欧姆接触层;在n+GaAs集电极欧姆接触层上制备n+InGaP刻蚀阻止层;在n+InGaP刻蚀阻止层上制备n+GaAs集电极过渡层;在n+GaAs集电极过渡层上制备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界面极性偏转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
,涉及一种界面极性偏转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数字业务、射频通信和微波技术飞速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种方面。其中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以下简称为HBT)由于有着很高的放大倍数β和高掺杂的基区带来的高截止频率f
T
,主要应用于高频率段的功率放大器,比如X波段(8~12GHz)和S波段(2~4GHz),另外还应用于微波通信中的频率合成器件、A/D转换及D/A转换等方面。在微波通信及雷达方面HBT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相比于早期的AlGaAs/GaAs HBT器件,InGaP/GaAs材料的HBT具有击穿电压大、电流增益大和高频特性更好等诸多优点,同时在材料性能上,由于Al的活泼性更高,AlGaAs/GaAs异质结容易形成深能级复合中心(DX中心),造成β降低,低频噪声提高。在工艺上InGaP和GaAs之间的选择刻蚀比高,刻蚀的各向异性好,因此器件制作难度小。InGaP/GaAs材料的种种优势使其已成为目前最适合也是最流行的III

V族化合物HBT。
[0004]对于HBT而言,想要提升器件的速度和高频性能,就要提升器件载流子的注入效率从而提升电流增益,使其有较高的放大倍数β值。同时要提高器件的高频性能,还要减小掺杂带来的电阻值增大对截止频率f
T
的影响。
[0005]但是,目前很多HBT异质结结构存在导带能带差和价带能带差低,电流增益较小,温度稳定度不好的问题,导致整个集成器件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界面极性偏转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界面极性偏转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选取衬底层;
[0009]在所述衬底层上制备成核层;
[0010]在所述成核层上制备集电极欧姆接触层;
[0011]在所述集电极欧姆接触层上制备刻蚀阻止层;
[0012]在所述刻蚀阻止层上制备集电极过渡层;
[0013]在所述集电极过渡层上制备第一集电区层;
[0014]在所述第一集电区层上制备第二集电区层;
[0015]在所述第二集电区层上制备p+GaAs基区层;
[0016]在所述p+GaAs基区层上制备n

InGaP发射区层,所述p+GaAs基区层和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之间形成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的Ga/In面与所述p+GaAs基区层的Ga面接触的InGaP/GaAs异质结;
[0017]在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上制备第一帽层;
[0018]在所述第一帽层上制备第二帽层。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
[0020]在所述p+GaAs基区层上制备n

InGaP发射区层,包括:
[0021]对所述p+GaAs基区层表面进行由第一温度升温至第二温度、再由所述第二温度降温至所述第一温度的阶段式升降温预处理,且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时均进行保温处理;
[0022]在经过阶段式升降温预处理后的所述p+GaAs基区层上通过阶梯升温方式外延生长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为480

500℃、所述第二温度为530

550℃,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时的保温时间均为100s。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
[0025]在经过阶段式升降温预处理后的所述p+GaAs基区层上外延生长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包括:
[0026]采用上吸气反应腔体结构的MOCVD设备,在经过阶段式升降温预处理后的所述p+GaAs基区层上通过阶梯升温方式外延生长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源为PH3/TMGa/TMIn/Si2H6,驱气方式为脉冲载气驱动方式,所述阶梯升温方式为首先从第三温度升温至第四温度,再从所述第四温度升温至第五温度,且在所述第三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和所述第五温度时均进行保温处理。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温度为550
±
5℃、所述第四温度为570
±
5℃,所述第五温度为590
±
5℃,且在所述第三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和所述第五温度的保温时间均为100s。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层的材料为GaAs,所述成核层的材料为AlGaAs,所述集电极欧姆接触层的材料为n+GaAs,所述刻蚀阻止层的材料为n+InGaP,所述集电极过渡层的材料为n+GaAs,所述第一集电区层和所述第二集电区层的材料均为n

GaAs,所述第一帽层的材料为n+GaAs,所述第二帽层的材料为n+InGaAs,所述第二帽层的In组分为x=0~0.55渐变,趋势为从下至上逐渐增大。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电极欧姆接触层的掺杂浓度为5
×
10
18
cm
‑3,所述刻蚀阻止层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8
cm
‑3,所述集电极过渡层的掺杂浓度为5
×
10
18
cm
‑3,所述第一集电区层的掺杂浓度为4
×
10
16
cm
‑3,所述第二集电区层的掺杂浓度为1.5
×
10
16
cm
‑3,所述p+GaAs基区层的掺杂浓度为4
×
10
19
cm
‑3,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的掺杂浓度为3
×
10
17
cm
‑3,所述第一帽层的掺杂浓度为3
×
10
18
cm
‑3,所述第二帽层的掺杂浓度为1.5
×
10
19
cm
‑3。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电极欧姆接触层、所述刻蚀阻止层、所述集电极过渡层、所述第一集电区层、所述第二集电区层、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以及所述第一帽层的掺杂元素均为Si,所述p+GaAs基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界面极性偏转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取衬底层(1);在所述衬底层(1)上制备成核层(2);在所述成核层(2)上制备集电极欧姆接触层(3);在所述集电极欧姆接触层(3)上制备刻蚀阻止层(4);在所述刻蚀阻止层(4)上制备集电极过渡层(5);在所述集电极过渡层(5)上制备第一集电区层(6);在所述第一集电区层(6)上制备第二集电区层(7);在所述第二集电区层(7)上制备p+GaAs基区层(8);在所述p+GaAs基区层(8)上制备n

InGaP发射区层(9),所述p+GaAs基区层(8)和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9)之间形成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9)的Ga/In面与所述p+GaAs基区层(8)的Ga面接触的InGaP/GaAs异质结;在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9)上制备第一帽层(10);在所述第一帽层(10)上制备第二帽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GaAs基区层(8)上制备n

InGaP发射区层(9),包括:对所述p+GaAs基区层(8)表面进行由第一温度升温至第二温度、再由所述第二温度降温至所述第一温度的阶段式升降温预处理,且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时均进行保温处理;在经过阶段式升降温预处理后的所述p+GaAs基区层(8)上通过阶梯升温方式外延生长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480

500℃、所述第二温度为530

550℃,在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时的保温时间均为100s。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经过阶段式升降温预处理后的所述p+GaAs基区层(8)上外延生长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9),包括:采用上吸气反应腔体结构的MOCVD设备,在经过阶段式升降温预处理后的所述p+GaAs基区层(8)上通过阶梯升温方式外延生长所述n

InGaP发射区层(9),源为PH3/TMGa/TMIn/Si2H6,驱气方式为脉冲载气驱动方式,所述阶梯升温方式为首先从第三温度升温至第四温度,再从所述第四温度升温至第五温度,且在所述第三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和所述第五温度时均进行保温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为550
±
5℃、所述第四温度为570
±
5℃,所述第五温度为590
±
5℃,且在所述第三温度、所述第四温度和所述第五温度的保温时间均为100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P/GaAs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1)的材料为GaAs,所述成核层(2)的材料为AlGaAs,所述集电极欧姆接触层(3)的材料为n+GaAs,所述刻蚀阻止层(4)的材料为n+InGaP,所述集电极过渡层(5)的材料为n+
GaAs,所述第一集电区层(6)和所述第二集电区层(7)的材料均为n

GaAs,所述第一帽层(10)的材料为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平杨宇博夏天文吴旗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唐晶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