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甲基烷(芳)基酮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29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2或3或4位甲基吡啶为原料,以酰卤或酸酐RCOR+['](R+[']=F,Cl,Br,I,-OCOR;R=C-[1-5],______)为酰化剂,以刘易斯酸三氯化铝、三氯化铁等作催化剂,以氯代烷烃、二硫化碳、硝基苯作溶媒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酰化反应,制备2或3或4位吡啶甲基烷(芳)基酮。其收率50%以上。吡啶甲基烷(芳)基酮是合成甲氰双吡酮类强心药的关键中间体。(*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对仅含成环氮的杂环化合物的2、3或4位的取代甲基进行酰化反应的有机合成领域。其国际专利分类号为CO7D213/50。吡啶甲基烷(芳)基酮是制备多种化学药品和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均是采用甲基吡啶为原料,酸酐或酰卤作酰化剂反应而制得。相关的已有技术文献有1.J.Org.Chem.22939(1957)2.GB 2,065,642(1981) 3.JaPPan KaKai 75,192,571(1975) 以上制备方法,采用活泼金属或金属烷基化合物等强碱性物质作催化剂,与酸酐或酰卤反应生成4(2)-吡啶甲基烷(芳)基酮。其反应通式是 采用活泼金属或金属烷基化合物作催化剂,增强吡啶环上取代甲基碳上的负电性,以利于酰化试剂酸酐,酰卤作亲电进攻,而有利于反应进行。以上合成方法必须在严格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高,分离纯化困难,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力图通过改变催化剂,反应溶剂,探索最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而力求得到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反应条件易于实现,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2-吡啶甲基烷(芳)基酮 3-吡啶甲基烷(芳)基酮 (Ⅱ)和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2-甲基吡啶或3-甲基吡啶或4-甲基吡啶为原料,以酰卤或酸酐RCOR↑〔1〕(R↑〔1〕=F,Cl,Br,I,-OCOR;R=C↓〔1-5〕,***)为酰化剂制备2-吡啶甲基烷(芳)酮***(Ⅰ)或3-吡啶甲基烷(芳)酮***(Ⅱ)或4-吡啶甲基烷(芳)基酮***(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刘易斯酸作催化剂,以氯代烷烃,二硫化碳,硝基苯为反应溶媒,在0℃~35℃反应0.5~10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2-甲基吡啶或3-甲基吡啶或4-甲基吡啶为原料,以酰卤或酸酐RCOR1(R1=F,Cl,Br,I,-OCOR;R=C1-5,)为酰化剂制备2-吡啶甲基烷(芳)酮或3-吡啶甲基烷(芳)酮(Ⅱ)或4-吡啶甲基烷(芳)基酮(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刘易斯酸作催化剂,以氯代烷烃,二硫化碳,硝基苯为反应溶媒,在0℃~35℃反应0.5~10小时。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化合物Ⅰ或Ⅱ或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刘易斯酸催化剂是指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二氯化锌、四氯化锡、三氟化硼。其中以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为宜,以三氯化铝为最佳。3.一种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祖光向前秦天进方萍吕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