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栅电介质材料立方相HfO*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66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栅电介质材料立方相HfO↓[2]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掺杂Y↓[2]O↓[3]获得稳定的立方相的HfO↓[2]薄膜,Y↓[2]O↓[3]的掺杂量的摩尔百分比为0到28之间,所述HfO↓[2]在常温下为立方相,介电常数27.2。栅电介质材料立方相HfO↓[2]薄膜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使用由Y↓[2]O↓[3]稳定的立方相HfO↓[2]陶瓷靶材,在高真空低氧分压下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采用金属氧化物Y↓[2]O↓[3]和HfO↓[2]为原材料,以两种材料的二元相图为依据,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在常温下获得了常温下稳定的立方相HfO↓[2],显著提高了其在常温下的介电常数,并制备得到EOT值小于1.5nmYSH薄膜,这对于HfO↓[2]这种最具潜力的栅介质材料在将来的应用中提供了新的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微电子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应用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MOSFET中的高介电常数栅电介质材料氧化铪Hf02薄膜,为一种栅电介质材料立方相 HfQ2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947年,Bardeen、 Brattain和Shockley专利技术了固体元件替代电子真空管,这标志 着微电子工业的出现。自从固体元件诞生以来,微电子工业经历了四十年空前的爆炸性 生长,它的成长受两个因素驱动^Noyce和Kilby专利技术的平面集成电路和起因于等比縮 小(尺寸收縮)固体元件的优异性能。等比縮小固体元件具有罕见的降低费用、改善性 能和功率的特点,这给了任何拥有最新技术的公司很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微电子工业在 过去四十年期间使晶体管特征尺寸从IO pm等比縮小至约30nm。然而在某些特定阶段 会发生重大变化,例如微电子工业从硅双极变到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然后变到n型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最后在1980年代变到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这是在 过去二十年一直保持主导地位。向前继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是因为硅基集成电路基本组成 单元MOSFET的特征尺寸向数十纳米接近,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电介质材料立方相HfO↓[2]薄膜,其特征是掺杂Y↓[2]O↓[3]获得稳定的立方相的HfO↓[2]薄膜,Y↓[2]O↓[3]的掺杂量的摩尔百分比为0到2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周越刘治国殷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