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新型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60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AFB1),结合纳米金银增强、吸光度检测/溶出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建立了两种AFB1新型超灵敏检测体系。第一种方法用AFB1抗体与金标抗原、待测抗原进行竞争免疫反应,然后加入银增强溶液,以金为核沉积生长银,通过检测吸光度来确定待测物中AFB1的含量,该方法的检出限可达到0.01ng/mL。第二种方法在前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将银化学溶出,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沉积的银的量来确定待测物中AFB1的含量,该方法的检出限可达到0.002ng/mL。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AFB1检测技术准确、灵敏、快速,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纳米金标记AFB工人工抗原,使其与AFB工标准抗原直接竞争同固定 化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再加入银增强液,银在纳米金上沉积。待测抗原的浓度越大,通过免 疫反应结合的金标记抗原就越少,纳米金上沉积的银就越少,颜色(灰度)也越浅,用分光 光度法测定该银增强产物的吸光度,即可得出待测AFB工的量,建立了吸光度检测体系。其 次,进一步将银化学溶出,采用溶出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通过二次信号放大,建立了金标银 增强_溶出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实现了 AFB工的超灵敏化学发光检测。 具体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分析步骤如下 1标准试样制备 1. 1本专利技术所用试液与材料①AFB工单克隆抗体溶液;②封闭液(含1%牛血清 白蛋白(BSA)的10mmol/L PBS(pH 7.4));③人工AFB!抗原溶液; AFB!标准溶液;⑤包 被缓冲液(pH 9. 6的10mmol/L PBS);⑥洗涤液(含0. 05% Tween20的10mmol/L PBS(pH 7.4));⑦银增强液(组成见2.2);⑧银溶出液(1 : 3HN03(v : v)溶液);⑨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的新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1)采用纳米金标记AFB↓[1]人工抗原,使其与AFB1标准抗原直接竞争同固定化抗体发生免疫反应;(2)加入银增强溶液,以金为核沉积生长银,通过检测吸光度来确定纳米金表面沉积的银的量,从而对AFB↓[1]进行间接定量检测。(3)进一步将银化学溶出,采用溶出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通过二次信号放大,实现了AFB↓[1]的超灵敏化学发光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平李井泉段诺吴世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