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和成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54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和成串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第一个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起始焊带组,在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第一块电池片;依次在其他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其余电池片,每放置一块电池片之前,先放置连接焊带组;连接焊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电池片对应的第一放片工位上,第二段位于该电池片的前一块电池片的上方;在最后一块电池片的上方放置结束焊带组;将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好;将第一放置平台翻转至第二放置平台上方,使得多块电池片置于第二放片工位上;将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好。本方案工艺简单,能够直接制作成电池串,并且对电池片的采光性没有影响。光性没有影响。光性没有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和成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自动化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和成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0003]太阳能电池片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
[0004]传统的电池串成串工艺是将每一焊带组与相邻的两片电池片的第一片电池片的正面和第二片电池片的背面接触并进行预焊接连接。(常规的焊接工艺有采用红外灯管照射、激光焊接的方式)通过叠放工艺连接成电池长串,再通过裁切形成电池串。
[0005]现有公开技术中,除焊接成串的方式外还 公开了一些贴敷及点胶的技术方法。
[0006]方式一:采用焊带与贴合箔整片贴合,使焊带与贴合箔贴合处均能粘上胶,然后再与电池片进行叠放,焊接。这种整面贴合的优势在于焊带上的胶均匀且完全涂胶,能使电池片与焊带完全贴合接触,利于电流的导通。不足在于采用整片贴合箔对电池片进行贴合,贴合箔覆盖面积过大,对电池片的整面采光性有一定影响。
[0007]方式二、采用在焊带和电池片上交替点胶方案形成电池串成串方案。将每根焊带划分两段区域,第一段区域点胶点,第二段区域不点胶。方案为:S1:以第一根焊带为例,先将胶以胶点的形态点在焊带的第一段区域上;S2:然后将电池片1叠放于第一焊带的第一段区域上(即点胶段区域);S3:在叠放好的电池片1上表面以胶点的形态点胶;S4:将第二根焊带的第二段区域叠放在电池片1上;S5:在第二根焊带的第一段区域点胶点;S6:然后将电池片2叠放于第二焊带的第一段区域上(即点胶段区域);S7:在叠放好的电池片2上表面以胶点的形态点胶;S8:将第三根焊带的第二段区域叠放在电池片2上,以此方案重复叠放形成所需电池长串,通过裁切形成电池串。此方案的弊端在于电池片于焊带之间的胶点接触,焊带与电池片未点胶处处于悬空状态,未能使电池片与焊带完全贴合接触,电流的导通率有缺陷。
[0008]以上几种方案均需要先组成电池长串,再通过裁切才可形成电池串。
[0009]采用整片贴合箔对电池片进行贴合,覆盖面积过大,对电池片的整面采光性的影响;采用焊接工艺过于复杂,对电池片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
[0010]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和成串装置,工艺简单,能够直接制作成电池串,并且对电池片的采光性没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和成串装置,解决制作光伏电池串工艺复杂、影响采光性的问题,能够直接制作成电池串,并且对电池片的采光性没有影响。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放置平台上设有一排多个第一放片工位,第二放置平台上设有一排多个第二放片工位;在第一个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一组起始焊带组,在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第一块电池片;依次在其他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其余电池片,每放置一块电池片之前,先放置一组连接焊带组;该连接焊带组包括多条连接焊带,每条连接焊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电池片对应的第一放片工位上,第二段位于该电池片的前一块电池片的上方;放置完成所有电池片后,在最后一块电池片的上方放置一组结束焊带组;使用胶带组将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好,粘贴电池片和焊带与后续电池片的放置同时进行,或在完成所有电池片的放置后进行;将第一放置平台翻转至第二放置平台上方,使得多块电池片随着第一放置平台翻转后置于第二放置平台的对应的第二放片工位上;使用胶带组将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好。
[0013]起始焊带组用于将第一块电池片与外部线路连接,连接焊带组用于将相邻的两块电池片连接,结束焊带组用于将最后一块电池片与外部线路连接。胶带组用于将焊带和电池片进行粘贴固定。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起始焊带组包括多条起始焊带,每条起始焊带延伸出第一个第一放片工位,所述结束焊带组包括多条结束焊带,每条结束焊带延伸出最后一个第一放片工位。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多条起始焊带平行设置,多条结束焊带平行设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位于第一放片工位内的焊带与电池片的宽度等长,位于电池片上方的焊带与电池片的宽度等长;电池片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放片工位的排列方向相同。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使用胶带组将第一放置平台上的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时,胶带组的粘贴位置与正在放置电池片的第一放片工位相距两块电池片宽度的距离。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多条连接焊带平行设置。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第一放片工位上设有第一电池片吸附装置,可吸附电池片,使得电池片在翻转过程中保持贴合第一放片工位,当第一放置平台翻转至第二放置平台的上方,并且电池片的下方贴合第二放片工位后,结束吸附,使得电池片置于第二放置平台的对应第二放片工位上。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升降机构与第二放置平台固定连接,该第一放置平台翻转后,该升降机构令第二放置平台向上运动,使得电池片的下方贴合第二放片工位。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该自由端与第二放置平台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第二放置平台上下运动。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放片工位为长方形结构,该长方形结构的大小与电池片的一致;所述第二放片工位为长方形结构,该长方形结构的大小与电池片的
一致。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第一放片工位上设有多个第一条形凹槽,起始焊带或连接焊带置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第二放片工位上设有多个第二条形凹槽,连接焊带或结束焊带置于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条形凹槽内设有第一焊带吸附装置,可吸附焊带。
[0025]第一焊带吸附装置包括多个吸附孔,通过负压吸真空方式对焊带进行吸附,实现焊带的稳定。电池片吸附装置吸附电池片,使电池片将焊带抵挡在条形凹槽内来辅助实现焊带的稳定。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胶带组包括多条胶带,多条胶带平行设置,每条胶带对应一条焊带。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使用胶带将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好后,还对胶带进行辊压。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胶带的宽度大于焊带的宽度,所述胶带的长度与焊带的长度相当。所述焊带的长度方向和胶带的长度方向一致,与电池片的宽度方向一致。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胶带为透明胶带。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串的成串装置,包括:第一放置平台、第二放置平台、搬运装置、拉带机构、胶带铺设装置、翻转机构;第一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放置平台上设有一排多个第一放片工位,第二放置平台上设有一排多个第二放片工位;在第一个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一组起始焊带组,在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第一块电池片;依次在其他第一放片工位上放置其余电池片,每放置一块电池片之前,先放置一组连接焊带组;该连接焊带组包括多条连接焊带,每条连接焊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电池片对应的第一放片工位上,第二段位于该电池片的前一块电池片的上方;放置完成所有电池片后,在最后一块电池片的上方放置一组结束焊带组;使用胶带组将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好,粘贴电池片和焊带与后续电池片的放置同时进行,或在完成所有电池片的放置后进行;将第一放置平台翻转至第二放置平台上方,使得多块电池片随着第一放置平台翻转后置于第二放置平台的对应的第二放片工位上;使用胶带组将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焊带组包括多条起始焊带,每条起始焊带延伸出第一个第一放片工位,所述结束焊带组包括多条结束焊带,每条结束焊带延伸出最后一个第一放片工位;多条起始焊带平行设置,多条结束焊带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胶带组将第一放置平台上的电池片和电池片上方的焊带粘贴时,胶带组的粘贴位置与正在放置电池片的第一放片工位相距两块电池片宽度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条连接焊带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串的成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放片工位上设有第一电池片吸附装置,可吸附电池片,使得电池片在翻转的过程中保持贴合第一放片工位,当第一放置平台翻转至第二放置平台的上方,并且电池片的下方贴合第二放片工位后,结束吸附,使得电池片置于第二放置平台的对应第二放片工位上。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蒋志航巩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慧谷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