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48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属于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底座、发射机构和拾取机构,发射机构安装在底座上,发射机构的顶部设有初始工位;拾取机构包括支撑座、夹持组件、机械臂和驱动舵机,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驱动舵机安装在支撑座的顶部,且驱动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撑座,并与机械臂连接;其中,机械臂的活动半径覆盖初始工位;机械臂与夹持组件活动配合,夹持组件的端部具有可伸缩的夹持位,且夹持位与发射机构的发射方向背离设置;采用夹持组件夹持发射球,机械臂逆时针旋转,将发射移动至发射机构的初始工位上,实现了在拾取发射球后,可以直接或快速地放置在发射机构上,并提高机器人的放射效率。器人的放射效率。器人的放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的
,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机器人在拾取发射球进行发射时,需要先拾取发射球,然后将发射球移动至发射工位上,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人工辅助,或者利用多台机器人完成,现有的机器人的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在拾取发射球后直接或快速放置在发射工位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实现了在拾取发射球后,可以直接或快速地放置在发射机构上,并提高机器人的发射效率。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机器人,包括:
[0006]底座,
[0007]发射机构,所述发射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发射机构的顶部设有初始工位;
[0008]拾取机构,所述拾取机构包括支撑座、夹持组件、机械臂和驱动舵机,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且所述驱动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机械臂连接;其中,所述机械臂的活动半径覆盖所述初始工位;
[0009]所述机械臂与所述夹持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发射机构,所述发射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发射机构的顶部设有初始工位;拾取机构,所述拾取机构包括支撑座、夹持组件、机械臂和驱动舵机,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且所述驱动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机械臂连接;其中,所述机械臂的活动半径覆盖所述初始工位;所述机械臂与所述夹持组件活动配合,所述夹持组件的端部具有可伸缩的夹持位,且所述夹持位与所述发射机构的发射方向背离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所述机械臂包括支撑框、电缸、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夹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电缸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夹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第三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第四端安装在所述电缸的侧壁上;所述电缸包括缸体和丝杆,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支撑框上,所述丝杆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缸体内,且所述丝杆的后端安装在所述缸体的输出端上;所述丝杆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杆和所述第二夹杆之间,并靠近所述夹持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均呈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夹杆的内弧面和所述第二夹杆的内弧面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夹持位;和/或,所述第一夹杆和所述第二夹杆均呈折弯状,且所述第一夹杆的折弯方向和所述第二夹杆的折弯方向均朝向所述夹持位。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和所述第二夹杆之间设有吸盘,所述吸盘安装在所述丝杆的前端,所述吸盘的外端设有吸气开口,所述吸气开口位于所述夹持位内;所述吸盘沿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可伸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构包括发射支架、发射组件和两块安装板,所述发射支架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两块所述安装板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杰陈俊毅朱熙吴俊乐徐悦陈鸿彪莫明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