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种公共场合,无论是入口还是场所内都有人工提醒人们正确佩戴口罩,人员密集时人员较多,人工查看可能会出现漏查的现象,同时需要工作人员一直进行查看,而且需要不断进行巡视,对人员进行提醒,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以及工作人员精力,限于人力检测的缺陷,工作人员无法有效的全天候对场合内的人员是否佩戴口罩进行检测,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未佩戴口罩的人员并且及时提醒人员正确佩戴口罩,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包括机械主体,所述机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头部,所述头部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套,所述机械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大臂,所述大臂的一端均连接有小臂,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包括机械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头部(2),所述头部(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套(3),所述机械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大臂(4),所述大臂(4)的一端均连接有小臂(5),所述机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的两侧均连接有移动轮(9),所述机械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喇叭提示装置(6),所述头部(2)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3),所述固定套(3)的内部镶嵌有两个第一摄像头组件(27),所述固定套(3)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摄像头组件(27)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摄像头组件(28),所述固定套(3)内部开设有两个移动槽(10),所述移动槽(10)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一丝杆(12),所述第一丝杆(12)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3),所述移动块(13)的顶端均延伸至固定套(3)的外侧,所述移动块(13)的表面均放置有安装块(14),两块所述安装块(14)之间固定连接有清洁箱(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3)内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5),所述第二丝杆(15)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卡柱(16),所述卡柱(16)的一端均延伸至安装块(14)内部,所述第二丝杆(15)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蜗轮(17),所述移动块(13)内腔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8),所述第一蜗杆(18)均与第一蜗轮(1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18)的一端均延伸至移动块(13)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箱(19)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伺服电机(2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的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2),所述固定柱(22)的外侧均套设有卷筒(23),一根所述卷筒(23)的外侧缠绕有擦拭布(24),所述擦拭布(24)的一端通过设置的粘接层与另一根卷筒(23)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卷筒(23)的一端均开设有限位槽(25),所述限位槽(25)内部均放置有限位块(26),所述限位块(26)的一端均与连接块(21)的一侧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测行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箱(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34),所述驱动箱(34)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5),一块所述固定块(3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往复螺纹杆(36),另一块所述固定块(3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往复螺纹杆(37),所述第一往复螺纹杆(36)的一端与第二往复螺纹杆(3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驱动箱(34)内部设置有两个活塞缸(39),所述活塞缸(39)内部均滑动连接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