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发动机与飞机引气道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20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气发动机与飞机引气道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气道、引风机、整流器、分流口和导流管,所述引气道开口于飞机机身尾部,引气道入口气流方向与飞机前行方向一致,在引气道内安置有引风机和整流器,引气道出口端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分流口,导流管的一端与分流口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喷气发动机的进气道连通。由于采用引气道在飞机机身的尾部,引气道入口气流方向与飞机前行方向一致的设计,消除了现有技术进气速度方向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反所引起的对发动机推力增加有抑止作用的不利影响,在飞行高马赫数下具有较高的发动机推进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动力领域,特别涉及喷气发动机与飞机引气道一体化结构
技术介绍
飞机的推进动力来自航空发动机,而航空发动机的主要型式是喷气发动机。喷气 发动机主要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和排气喷管这五大部件组成。进气道的作 用是从大气中吸入空气作为发动机的助燃空气以及作为排气喷管的高速排出气体。现有技 术的喷气发动机其进气道安置在飞机机头或者机身两侧或者机身背部,并且为迎风开口的 迎风进气道,即大气进入进气道的气流方向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反,也就是进气道气流速度 方向与排气喷管的气流速度方向相同。现有技术的喷气发动机进气道这样的安置方式其优 点在于在相同的进气道入口面积下能使更多的大气进入喷气发动机,并且利用了进入喷 气发动机的大气气流所具有的动能,减少了压气机所消耗的机械功。但是这种迎风进气道 却存在着两个较大的缺陷,一是,进入进气道的高速大气气流对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有着抑 止作用,尤其在飞机飞行高马赫数下这种抑止作用更加明显,二是,当飞机飞行速度从亚音 速变为超音速的跨音速飞行时,进气道的内流通道几何形状需要作相应地变化,这造成了 进气道设计、加工和飞行控制的麻烦。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气发动机与飞机引气道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气道、引风机、整流器、分流口和导流管,所述引气道开口于飞机机身尾部,引气道入口气流方向与飞机前行方向一致,在引气道内安置有引风机和整流器,引气道出口端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分流口,导流管的一端与分流口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喷气发动机的进气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