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767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外观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2D和3D结合检测上料,步骤二、2D和3D结合检测放料,步骤三、2D和3D结合检测取料,步骤四、2D检测,步骤五、3D检测,步骤六、2D和3D结合检测下料。通过上述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能够较佳通过单一结合检测运送通路依次完成2D检测和3D检测,从而较佳地对于检测对象处可能出现的外观缺陷进行采图识别,覆盖范围较广,从而能够较佳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能够较佳地将外观存在缺陷的产品通过检测识别得出。存在缺陷的产品通过检测识别得出。存在缺陷的产品通过检测识别得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外观缺陷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产品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这类智能产品。
[0003]现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该类产品的产量及消费需求均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类产品均属于基于中框而装配成型的电子产品,故而这些产品的中框质量直接影响到这个产品的质量。
[0004]该类产品的中框分为用于安装屏幕的BG面和用于安装电池的CG面;由于在中框的加工及运输过程中,BG面以及CG面处容易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的外观缺陷,如应力痕、碰伤、压伤、刮伤、棱边毛刺、棱边毛边、棱边卷边、过铣、漏铣以及未铣到位等外观缺陷。
[0005]传统的对于此类物件的外观缺陷检测方式中大多为人工通过肉眼检测,或者通过检测设备依次逐个的进行采图识别检测;这些检测方式一方面检测精度不够高,因为这些方式中外观检测的覆盖区域不够完全,并且没有针对不同的检测区域进行系统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基于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系统实现,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2D和3D结合检测上料通过多头抓料模组(1810)抓取已经经过除尘以及面阵视觉检测的检测对象;步骤二、2D和3D结合检测放料多头抓料模组(1810)将抓取的检测对象逐个放置于结合检测初始位处;步骤三、2D和3D结合检测取料通过结合检测取料组件将位于结合检测初始位处的检测对象逐个轮流抓取放置于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处;步骤四、2D检测沿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将单个检测对象运送至2D线扫检测位并通过2D检测模组对检测对象中板面上的碰刮压伤、中板应力痕、中板过/漏洗这些不良进行2D线扫检测;步骤五、3D检测沿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将检测对象继续运送至3D线激光检测位并通过3D检测模组(1860)对检测对象中板面上的中板应力痕、中板凹陷、中板面台阶、中板面过鐉、中板回弹、中板面变形、中板过/漏鐉、中板刀纹这些不良进行检测;步骤六、2D和3D结合检测下料将2D和3D检测完成后的检测对象通过结合检测下料搬运轴(1870)搬运至下料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系统基于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装置1800实现,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装置(1800)包括用于2D和3D结合检测上料的多头抓料模组(1810)和用于2D和3D结合检测下料的结合检测下料搬运轴(1870),多头抓料模组(1810)的下侧布置有沿x轴方向布置的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的移动路线上自多头抓料模组(1810)至下料搬运轴依次布置有2D检测模组和3D检测模组(18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头抓料模组(1810)包括竖直布置的多头抓料安装架(1811),多头抓料安装架(1811)的上表面处沿x轴方向水平布置有通过气源驱动的抓料x轴直线模组(1812);抓料x轴直线模组(1812)处抓料x轴动子上部连接有随抓料x轴动子沿x轴移动的抓料安装板(1813),抓料安装板(1813)处沿z轴放置布置有采用为电缸的抓料z轴直线模组(1814),抓料z轴直线模组(1814)的抓料z轴动子处布置有沿z轴方向朝下的抓料z轴安装板(1815),抓料z轴安装板(1815)的下部安装有沿y轴方向的抓头安装板(1816),抓头安装板(1816)的下侧沿y轴方向均匀间隔安装有多个抓料抓头(18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抓料x轴直线模组(1812)沿x轴方向上的一端位于前一工位出料位的上侧,另一端的下侧位置处布置有与抓头安装板(1816)处抓料抓头(1817)一一对应的抓料放置架(1818),抓料放置架(1818)的上部用于与检测对象相定位配合;抓料放置架(1818)的上侧布置有沿y轴方向的采用为电缸的结合检测y轴取料直线模组(1820),结合检测y轴取料直线模组(1820)处沿y轴方向移动的结合检测y轴取料动子处连接有沿z轴方向布置的滑台气缸型的结合检测z轴取料模组(1821),结合检测z轴取料模组(1821)处沿z轴方向移动的结合检测z轴取料动子下部连
接有水平布置的结合检测取料板(1822),结合检测取料板(1822)的下表面用于与检测对象的CG面相定位及松开配合,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布置于结合检测取料板(1822)的下方且位于多个抓料放置架(1818)沿y轴方向的中部位置处;结合检测取料板(1822)用于与检测对象相定位配合以携带其运送至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处并松开以将其放置于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观2D和3D结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检测运送通路(1890)包括沿x轴方向布置的采用双动子直线电机模组的结合检测x轴运送模组(1891),结合检测x轴运送模组(1891)沿x方向的中部位置处布置有分隔感应器,结合检测x轴运送模组(1891)位于分隔感应器两侧的部分分别构成第一动子移动部(18911)和第二动子移动部(18912),第一动子移动部(18911)和第二动子移动部(18912)处分别设有再其区域内沿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哲梁正南赖勉力李恩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九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