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60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1
一种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其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的覆膜、基板下表面的岩棉或石膏板;其中,所述基板为镀层钢板,其屈服强度≥360MPa,抗拉强度≥420MPa,延伸率≥10%,镀层钢板厚度为0.25~0.35m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墙板
,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钢材价格的不断上涨,市场上应用范围较广的各类由镀层钢板为基材的复合钢制墙板对镀层钢板的轻量化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0003]目前主流应用的镀层钢板厚度为0.5~0.8mm不等,镀层钢板的工艺为纯锌镀层,材质为普通碳素钢,屈服强度大部分集中在270~300MPa。
[0004]由于现有复合钢制墙板中镀层钢板为保证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其厚度一般较厚,使墙板重量较大,价格也较贵,影响了复合钢制墙板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通过对基板镀层钢板在厚度减薄的同时,不降低钢板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从而实现整体复合钢制墙板的轻量化,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市场应用规模的目的,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的内墙墙板。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其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的覆膜、基板下表面的岩棉、石膏板或蜂窝板;其中,所述基板为镀层钢板,其屈服强度≥360MPa,抗拉强度≥420MPa,延伸率≥10%,镀层钢板厚度为0.25~0.35mm。
[0008]优选的,所述基板具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86~0.114%,Mn:0.35%~0.5%,Si:≤0.05%,Als:0.030~0.060%,P≤0.020%,S≤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优选的,覆膜后的基板通过压型形成开口腔,开口腔内复合填加岩棉、石膏板或蜂窝板,再经热压成型形成复合钢制墙板。
[0010]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a)冶炼、铸造
[0012]冶炼采用电炉或转炉冶炼,精炼,铁水脱硫,并控制S≤0.002%;
[0013]铸造进行连铸,控制中包钢水过热度在15~35℃,铸坯厚度在50~70mm,拉坯速度在3.0~6.0m/min;
[0014]b)加热
[0015]铸坯均热,出炉温度为1150~1200℃;
[0016]c)热轧
[0017]控制第一、二道次压下率≥50%,终轧温度840~900℃,精轧出口厚度1.8~2.3mm;轧后进行层流冷却,将轧制带钢冷却到卷取温度,卷取温度460~540℃,获得热轧卷;
[0018]d)酸洗,将热轧卷经酸洗线酸洗后获得酸洗卷;
[0019]e)冷轧
[0020]采用可逆式轧机进行4~7个道次的冷轧,将酸洗卷轧制成轧硬卷,冷轧压下率为80~90%,轧硬卷厚度为0.25~0.35mm;
[0021]f)热镀锌
[0022]将上述轧硬卷表面清洗后进入退火炉,经带钢预热、均热、入锌锅、终冷;其中,预热温度510~530℃,均热温度580~620℃,入锌锅温度480~500℃,终冷温度140~160℃,带钢运行速度60~80m/min,退火炉内露点

20~

50℃,炉内氢气含量H2在1~10%,残氧1~20ppm。
[0023]优选的,步骤b)中,铸坯进入均热炉前除鳞处理,控制除鳞水的压力在≥200bar。
[0024]优选的,步骤b)中,铸坯进轧机之前高压水除鳞,控制除鳞水压力在≥250bar。
[0025]本专利技术所述轻量化复合钢制墙板中的基板的成分设计中:
[0026]C:碳在钢中起固溶强化提高钢材强度作用,但是含量太高,在精轧后的冷却过程中易形成大量的贝氏体、马氏体等硬相,其含量愈高,强度愈高,造成钢板的塑性和成形性能降低,因此钢中的C含量选择为0.086~0.114%。
[0027]Mn:锰起固溶强化作用,其能降低相变驱动力,使“C”曲线右移,提高钢的淬透性,扩大γ相区,另它可降低钢的Ms点,是高强与高塑性匹配获得的重要元素,所以,将其含量限定在0.35%~0.5%范围。
[0028]Si:Si为固溶强化元素,可显著提高钢材的强度,但过高的Si含量热轧过程中易于在钢板表面形成2FeO
·
SiO2(铁橄榄石)氧化皮,热轧除鳞不易去除,Si的含量不应太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中Si含量为≤0.05%。
[0029]Als:Al为脱氧剂,降低钢中的氧含量,减少钢中的夹杂物,从而提高钢材韧性的作用,但Al含量太高,易形成粗大的AlN粒子,降低钢材的韧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中Al含量为0.030~0.060%。
[0030]P:P为钢中的杂质元素,易于在晶界偏聚,影响产品的韧性,因此其含量越低越好,根据实际控制水平,应控制在0.020%以下。
[0031]S:S为钢中的杂质元素,易在晶界产生偏聚,且与钢中的Fe、Mn形成低熔点的硫化物,降低钢材的冷弯、扩孔和延伸性,炼钢时应充分去除,应控制在0.002%以下。
[0032]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钢制墙板的基板制造方法中:
[0033]本专利技术所述热轧采用460~540℃低温卷取,有效提高了最终产品强度。
[0034]热镀锌采用均热温度580~620℃的低温退火工艺,并且退火温度与带钢速度相匹配,保证产品延伸率情况下,提高了产品高强度。
[0035]本专利技术所述轻量化复合钢制墙板,包括基板
‑‑‑
轻量化的镀层钢板,所述基板表面进行覆膜,形成各种表面装饰纹理,所述覆膜后的基板切割后通过压型形成开口腔,开口腔内复合填加岩棉、石膏板或蜂窝板,所述复合后的板材通过热压成型。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7]通过对复合钢制墙板中的基板——镀层钢板进行轻量化,并同时保证镀层钢板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不降低,从而有效降低复合钢制墙板的单位重量,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扩大市场应用范围。
[0038]在所述基板成分设计上采用常规碳锰钢成分,未添加任何微合金元素,在减少冶
炼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热轧和冷轧的变形抗力,使得最终产品可以实现0.25~0.35厚度规格生产。
[0039]本专利技术所述轻量化复合钢制墙板,具有免装修、一体化、质量轻、标准化等优点,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或与不同龙骨结合形成装配式墙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办公、酒店等的内墙墙板。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轻量化复合钢制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42]本专利技术所述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通过热熔胶4覆盖于基板1上表面的覆膜2、通过粘结剂5设置于基板1下表面的岩棉或石膏板3;其中,所述基板1为镀层钢板,并通过压型形成开口腔,开口腔内复合填加岩棉、石膏板或蜂窝板,再经热压成型形成复合钢制墙板。
[0043]本专利技术所述轻量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的覆膜、基板下表面的岩棉、石膏板或蜂窝板;其中,所述基板为镀层钢板,其屈服强度≥360MPa,抗拉强度≥420MPa,延伸率≥10%,镀层钢板厚度为0.25~0.3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86~0.114%,Mn:0.35%~0.5%,Si:≤0.05%,Als:0.030~0.060%,P≤0.020%,S≤0.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其特征在于,覆膜后的基板通过压型形成开口腔,开口腔内复合填加岩棉或石膏板,再经热压成型形成复合钢制墙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的复合钢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冶炼、铸造冶炼采用电炉或转炉冶炼,精炼,铁水脱硫,并控制S≤0.002%;铸造进行连铸,控制中包钢水过热度在15~35℃,铸坯厚度在50~70mm,拉坯速度在3.0~6.0m/min;b)加热铸坯均热,出炉温度为1150~1200℃;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茵陈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