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20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模具,涉及汽车零部件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主筒,所述液压主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余量机构,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板,所述液压主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液压副筒,所述液压副筒活动穿插有夹头机构。快速踩踏踏板时,带动液压副筒下移,液压副筒下移带动移动底座下移,移动底座下移通过支架带动夹头机构下移,最终与支撑座发生碰撞,致使下模具内壁的汽车零部件受到强烈惯性,从下模具内壁脱离,从而解决了汽车零部件会粘附在下模具的模具内壁无法顺利完成脱模的问题。无法顺利完成脱模的问题。无法顺利完成脱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模具
,具体为一种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当模具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对汽车铝合金锻件进行加工时,由于铝合金锻件会存在于下模具中,这时,需要对下模具腔内的铝合金锻件进行下料。
[0003]如中国专利202220613249X,公开了一种汽车铝合金锻件加工用模具,实现了对凹形夹板的翻转,通过在凹形夹板上设计的圆形手柄、螺纹杆、螺纹口和挡块,构成了锁紧结构,使得在对下模具进行翻转的过程中不会导致下模具会脱落的情况,便于对下模具中的产品进行脱料作业。
[0004]在实现本技术(下称对比案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汽车零部件在冲压力的作用下,汽车零部件会粘附在下模具的模具内壁,汽车零部件在没有受到强大外力的作用下,无法依靠零件自身重力无法顺利完成脱模。
[0005]所以亟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模具,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主筒,所述液压主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余量机构。
[0008]所述支撑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板。
[0009]所述液压主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液压副筒,所述液压副筒的另一端活动穿插有夹头机构,所述液压副筒之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踏板。
[0010]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背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下模具在受到强烈惯性作用下脱模。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头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皮带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工字架,所述工字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液压筒,所述小液压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夹筒,所述夹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0013]所述副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主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皮带轮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夹筒的顶部与小液压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小弹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下模具进行夹持。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余量机构包括余量液压筒,所述余量液压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余量活塞板,所述余量活塞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复位弹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液压主筒内壁的液压油能够进入余量液压筒的内壁进
行暂时存储。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通过销轴与支撑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液压主筒和液压副筒的内壁填充有液压油。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副筒下移时能够将液压主筒内的液压油压入液压副筒的内壁。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活动穿插在支架的内壁,所述步进电机与支架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转轴可以在支架的内壁旋转。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液压筒和连接管的内壁填充有液压油,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转轴和副皮带轮活动穿插在液压副筒的顶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副筒内壁的液压油可以通过连接管进入小液压筒的内壁。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皮带轮与主皮带轮均为带齿皮带轮,所述皮带为带齿皮带。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皮带轮受到步进电机的限位作用,通过皮带能够防止副皮带轮转动。
[002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余量液压筒的另一端与液压主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余量液压筒的内壁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活塞板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余量液压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主筒内壁的液压油进入余量液压筒会推动余量活塞板压缩活塞板复位弹簧。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技术主要快速踩踏踏板时,带动液压副筒下移,液压副筒下移带动移动底座下移,移动底座下移通过支架带动夹头机构下移,最终与支撑座发生碰撞,致使下模具内壁的汽车零部件受到强烈惯性,从下模具内壁脱离,从而解决了汽车零部件会粘附在下模具的模具内壁无法顺利完成脱模的问题。
[0029]其次踩踏踏板下移,踏板下移会带动移动底座下移,移动底座下移带动液压副筒下移,液压副筒下移使得液压主筒内壁的液压油依次经过液压副筒、连接管最终进入小液压筒内壁,液压油在小液压筒的内壁推动夹筒朝向下模具移动,最终夹持配合工字架夹持下模具,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通过踩踏踏板,让两个工字架配合夹筒对下模具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后视图;
[0032]图3为本技术的移动底座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的小弹簧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的余量活塞板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支撑底座、2液压主筒、3液压副筒、4夹头机构、5余量机构、6支撑座、7踏板、8移动底座、9滑槽、10支架、11螺纹杆、12手轮、13导料板、40小弹簧、41转轴、42副皮带轮、43工字架、44小液压筒、45夹筒、46连接管、47皮带、48主皮带轮、49步进电机、51余量液压筒、52余量活塞板、53活塞板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8]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9]一种加工模具,如图1至6所示,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主筒2,液压主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余量机构5。
[0040]支撑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支撑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板13。
[0041]液压主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液压副筒3,液压副筒3的另一端活动穿插有夹头机构4,液压副筒3之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8,移动底座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踏板7。
[0042]移动底座8的顶部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架10,支架10的背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2。使得下模具在受到强烈惯性作用下脱模。
[0043]夹头机构4包括转轴41,转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皮带轮42,转轴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工字架43,工字架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模具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主筒(2),所述液压主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余量机构(5);所述支撑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板(13);所述液压主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液压副筒(3),所述液压副筒(3)的另一端活动穿插有夹头机构(4),所述液压副筒(3)之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底座(8),所述移动底座(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踏板(7);所述移动底座(8)的顶部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背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机构(4)包括转轴(41),所述转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皮带轮(42),所述转轴(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工字架(43),所述工字架(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液压筒(44),所述小液压筒(4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夹筒(45),所述夹筒(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6);所述副皮带轮(42)通过皮带(47)与主皮带轮(48)传动连接,所述主皮带轮(48)与步进电机(4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夹筒(45)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飞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腾瑞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