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用炉门刀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401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焦炉用炉门刀边,涉及焦炉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中间开设置矩形中孔的刀边主体,在刀边主体的同一侧、于刀边主体的内缘连体设置垂直于刀边主体平面的立墙,在刀边主体的外缘、于刀边主体的两侧分别连体设置垂直于刀边主体平面的上、下立墙,所述立墙的最外端至刀边主体平面的距离大于上立墙最外端至刀边主体平面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采用不锈钢定轧成型,减少了折弯等工序,密封效果好,杜绝了焦化厂常见冒烟、漏气的情况,为环保作出了贡献,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焦炉结构

技术介绍
7.63米焦炉是当今世界焦化领域最先进的焦炉炉型,21世纪初我国从 德国引进此项先进技术。作为焦炉炉门的关键部件一7.63米炉门刀边,在焦 炉中起着炉门与炉门框之间密封的关键作用。因目前的炉门刀边密封性差, 常见焦化厂常见冒烟、漏气的情况,不但形成对环境的污染,还直接导致生 产过程能耗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焦炉炉门配套一种密封性强的焦炉用炉门刀边。 本专利技术包括中间开设置矩形中孔的刀边主体,在刀边主体的同一侧、于 刀边主体的内缘连体设置垂直于刀边主体平面的立墙,在刀边主体的外缘、 于刀边主体的两侧分别连体设置垂直于刀边主体平面的上、下立墙,所述立 墙的最外端至刀边主体平面的距离大于上立墙最外端至刀边主体平面的距 离。本专利技术的下立墙的最外端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锲形。 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不锈钢定轧成型,减少了折弯等工序,密封效果好,杜绝了焦化厂常见冒烟、漏气的情况,为环保作出了贡献,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种A-A断面图。图3为图1中另一种A-A断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炉用炉门刀边,包括中间开设置矩形中孔的刀边主体,其特征在于在刀边主体的同一侧、于刀边主体的内缘连体设置垂直于刀边主体平面的立墙,在刀边主体的外缘、于刀边主体的两侧分别连体设置垂直于刀边主体平面的上、下立墙,所述立墙的最外端至刀边主体平面的距离大于上立墙最外端至刀边主体平面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瑞礼
申请(专利权)人:江都市焦化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