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和使用该装置发泡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12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和使用上述装置发泡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发泡过程中的气阻,减少泡沫空穴和表面空洞。所述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包括发泡模具,发泡模具上设有排气管,发泡模具内还设有辅助材料,所述辅助材料带有气体通道,表面设有与气体通道相通的透气孔,辅助材料承受负压时,可以保持气体通道通畅,所述气体通道与排气管连通,发泡模具内的气体经透气孔进入辅助材料,再由排气管排出。使用所述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发泡的方法如下:将聚氨酯发泡料注入发泡模具腔内,通过与排气管连通的负压产生装置抽真空,使发泡模具内的气体经透气孔进入辅助材料,再由排气管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易行,所用辅助材料成本低廉,实施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硬质聚氨酯泡沫通常是采用模塑发泡成型工艺。聚氨酯泡沫的原料经高压发泡机的枪头 充分混合后,注入发泡模具内,反应液温度升高,少量的气体(发泡剂)从反应液中不断逸 出;另一方面,由于反应液的不断膨胀,使得模腔空间越来越小。如果发泡模腔排气不畅, 就易造成模腔内压的升高或局部区域内压升高。这样,内压升高不利于反应液的流动,同时 泡沫内压力增加,气体被压縮,影响泡沫的充填性能,增加了泡沫的充填量。此外,由于当模腔复杂时,发泡液流动还会产生汇拢口,发泡过程中极易憋气,产生泡 沫空穴等现象;当模腔很大时,注料时间较长,易产生裹气现象,产生泡沫表面空洞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使用该装置发泡,可以有效降低发泡 过程中的气阻,减少泡沫空穴和表面空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装置发泡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发泡过程中的气阻,减少泡沫 空穴和表面空洞。所述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包括发泡模具,发泡模具上设有排气管,发泡模具 内还设有辅助材料,所述辅助材料带有气体通道,表面设有与气体通道相通的透气孔,辅助 材料承受负压时,可以保持气体通道通畅,所述气体通道与排气管连通,发泡模具内的气体 经透气孔进入辅助材料,再由排气管排出。所述辅助材料表面的透气孔可以是肉眼可见的孔,也可以是各种透气性材料的可透气微 孔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材料由材料A和/或B组成,所述材料A由导气物和透气膜组 成,导气物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在导气物的壁上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被透 气膜覆盖,透气膜上分布有透气孔,所述材料B为带有气体通道的透气袋,透气袋内填充可 使气体通过的物质,透气袋表面分布有透气孔。所述材料A中导气物可以为带气体通道的金属件或塑料件。作为优选方案,导气物为带 凹槽的金属件或硬塑料件。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导气物是空心的多孔金属管或硬塑料管。所述材料A中透气膜的材质可以为透气纸、海绵、织布或多孔塑料纸。所述材料B中透气袋可以为透气纸袋或多孔塑料袋。透气袋内填充的可使气体通过的物 质可以为海绵、玻纤、织物或矿物棉。所述气体通道优选为为塑料软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材料设于发泡模具内容易产生气阻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根据 简单试验即可确定。辅助材料可采用公知方式固定在发泡模具内,如用双面胶固定。根据需 要,所述辅助材料可以包括多个串联或并联的材料A和/或B。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还包括与排气管顺序连通的调压 器和负压产生装置,所述排气管与负压产生装置之间的排气线路上设有压力表。使用所述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发泡的方法如下将聚氨酯发泡料注入发泡模具 腔内,通过与排气管连通的负压产生装置抽真空,使发泡模具内的气体经透气孔进入辅助材 料,再由排气管排出。排气时,应该保证既不破坏泡沫内的发泡过程,又保证辅助材料内的气体通路顺畅,可以把不利于发泡的气体顺利排出。作为优选方案,排气时,排气管内负压小于0.03MPa。抽真空可以在将聚氨酯发泡料注入发泡模具腔内时进行,也可以在将聚氨酯发泡料注入 发泡模具腔内后进行。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发泡模具内设置与负压产生装置连通的辅助材料,通过适当的负压,将不 利于发泡的气体排出,降低膜腔内压,有利于反应液的流动,因此可降低泡沫的充填量l 10%。另外,由于不利于发泡的气体排出,气阻大大减小,发泡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憋气和裹 气现象,从而大大减少了泡沫空穴和表面空洞等现象。由于只需要在发泡模具内易产生气阻 的地方设置辅助材料,同时根据实际排气量确定辅助材料,因此辅助材料的体积可以很小。 辅助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硬质聚氨酯泡沫成型后取出或将其滞留于硬质聚氨酯泡沫 内,如对于板材, 一般辅助材料设于发泡模具内侧壁,在硬质聚氨酯泡沫成型后取出辅助材 料;而对于热水器筒体而言,则将辅助材料滞留于成型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内。本专利技术简单易行,所用辅助材料成本低廉,非常实用,实施效果明显。据检索,国内外 尚无本专利技术特点的专利文献报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C-C剖视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4的D-D剖视放大图6是实施例3的主视图7是图6的E-E剖视放大图8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6 (省略辅助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ll是图IO的俯视图12是图10的F-F剖视图(有辅助材料); 图13是图10的主视图(有辅助材料); 图14是实施例7的主视图; 图15是实施例7的仰视图16是图15的H-H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这些例子。如图1所示,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包括发泡模具1、调压器4和负压产生装置5, 发泡模具1上设有排气管2、注料口 3,排气管2顺序与调压器4和负压产生装置5连通,排 气管2与调压器4通过连接管6连接,连接管6上设有压力表7。发泡模具1上除注料口 3 和排气管2外,整体密封。实施例1为了清楚显示辅助材料的具体结构,图3将各部件分开来示意。如图2和图3所示,材 料A由透气膜8和导气物9组成,导气物9为截面为方形的中空金属件,内部空腔为气体通 道IO, 一侧壁上均布有通孔ll,透气膜固8定在导气物9的外表面,以覆盖所有的通孔ll, 透气膜8上分布有透气孔12,透气孔12与气体通道10相通。实施例2为了清楚显示辅助材料的具体结构,图5将各部件分开来示意。如图4和图5所示,材 料A由透气膜8和导气物9组成,导气物9为截面为圆形的中空金属件,内部空腔为气体通 道10,侧壁上沿轴向均布有通孔11,透气膜8固定在导气物9的外表面,以覆盖所有的通孔 11,透气膜8上分布有透气孔12,透气孔12与气体通道10相通。实施例3为了清楚显示辅助材料的具体结构,图7将各部件分开来示意。如图6和图7所示,材 料A由透气膜8和导气物9组成,导气物9为带凹槽的金属件,凹槽为气体通道IO,透气膜 8固定在导气物9的外表面,以覆盖凹槽在导气物9表面的开口,透气膜8上分布有透气孔 12,透气孔12与气体通道10相通。实施例4如图8所示,材料B为带有气体通道10的透气袋13,透气袋13内填充可使气体通过的 物质,如海绵、玻纤、织物或矿物棉,透气袋13表面分布有透气孔12,所述气体通道10为 塑料软管,与透气孔12相通。透气袋13可以是透气纸袋,也可以是多孔塑料袋。实施例5对于板材的硬质聚氨酯泡沬模塑发泡装置, 一般采用材料A作为辅助材料14。如图9所 示,发泡模具l由上模板、下模板和金属框围成一个腔体,辅助材料14设于金属框的内侧, 内部的气体通道与排气管2连通。发泡时,可将发泡模具l适当倾斜,使排气管2所在一端 高于注料口3所在一端,方便排气。表l聚氨酯板材发泡情况对比试验编号1234模腔尺寸1900X850X302380X1200X50模腔要求除注料口和排气口 夕卜,模腔密闭除注料口和排气口 夕卜,模腔有一定的透 气性除注料口和排气口 夕卜,模腔密闭除注料口和排气口 夕卜,模腔有一定的 透气性辅助材料 及布置采用实施例1所述 材料A作为辅助材 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质聚氨酯泡沫模塑发泡装置,包括发泡模具,发泡模具上设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发泡模具内还设有辅助材料,所述辅助材料带有气体通道,表面设有与气体通道相通的透气孔,辅助材料可以承受负压,保持气体通道通畅,所述气体通道与排气管连通,发泡模具内的气体经透气孔进入辅助材料,再由排气管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益辉王金祥姚志洪袁海顺傅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