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建美专利>正文

折叠自行车及其折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3617 阅读:28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自行车及其相应的折叠方法,包括:自行车架、前轮、后轮、车座及驱动后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自行车架包括前立杆、后立杆,所述后立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杆及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之间的收容口;所述折叠自行车还设有向后延伸出第一、第二支撑杆的行李包,当所述折叠自行车由自行车状态转向折叠状态时,所述自行车架、前轮及驱动机构均被收容于行李包内,不仅美观,同时折叠快速简单、携带十分方便,且折叠自行车设有行李包,当折叠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该行李包可用以摆放其他物品,功能较全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尤其是指一种带有行李包的折叠自行车 及其折叠方法,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人们出外旅游,经常会携带行李箱或行李袋。这样往往 会给旅游带来不便,为了减轻行李负重,有时人们就会使用市场上出售的 一种小型折叠式行李车来拖运行李。但是从根本上讲,行李车本身又是一 件行李,它只能拖运行李而不能作为其他的用处,在减轻负重的同时又增 加了携带的负担。自行车是最理想的代步工具,到一些交通不发达或者交通比较拥挤的 地方去旅游,有自行车代步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外出时携带一辆自行车也 非易事,除了增加了自己的负重以外,还可能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无法带自行车进入火车站等。日本专利JP20011114175公开了一种折叠 式自行车,能把折叠后的自行车装在一个包里,这样就能把自行车带上火 车,到达目的地后再展开使用,但是该自行车在旅游的过程中不能拖运行 李,即无行李车的功能,而且自行车本身也是一件行李。中国专利CN97214287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代步旅行箱,该专利技术虽然 具有自行车功能,且可以携带行李,但是其结构复杂,整体笨重,不能为 广大使用者,特别是旅游爱好者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折叠式自行车予以改良以使其更方便携带,且可 用于收纳行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折叠 自行车,当其被折叠后可被收容于行李包内,且该行李包还可收纳其他行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架、前轮、后轮、车座及驱动后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自行车架包括前立杆、后立杆、位于所述前立杆上方的 车把及与前立杆相连的中间杆,所述前轮安装于前立杆的下端,所述后轮 位于所述中间杆的下方,所述后立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杆、 连接第一、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杆及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之间的收容口,所述车座设置于连接杆上,所述中间杆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 折叠自行车还设有向后延伸出第一、第二支撑杆的行李包,当所述折叠自 行车由自行车状态转向折叠状态时,所述前立杆、前轮、车把、中间杆及 驱动机构均穿过所述收容口而被收容于行李包内。进一步地,所述行李包内设有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行李包的内部空 间分成互不干涉的车架收容部和行李放置部,用以当折叠自行车分步折叠 后,所述前立杆、前轮、车把、中间杆及驱动机构仅仅被收容在车架收容 部;相应地行李放置部为旅行者放置其他的行李所用。再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架包括枢接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下端的转动 部,所述转动部包括分别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杆内侧的第三、第四支撑杆、 连接第三、第四支撑杆的横杆,及枢轴设置在第一、第二支撑杆上的行李 包轮;所述后轮位于第三、第四支撑杆之间;所述中间杆的一端枢接于前 立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杆上。再进一步地,所述折叠自行车还设有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之间且用 以控制中间杆运动的键杆,所述键杆固定设置在中间杆上,所述键杆的两 端分别可伸縮地伸入到第一、第二支撑杆中,所述折叠自行车设有安装于第一或第二支撑杆上且与键杆配合的按钮,所述按钮用于驱动键杆从第 一、第二支撑杆中脱离。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中间杆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枢接于 中间杆上的齿轮盘、枢接于中间杆上的同心齿轮,及设在所述后轮上的从 动齿轮,所述同心齿轮包括位于中间杆一侧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其中 齿轮盘与第一齿轮用第一链条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从动齿轮用第二链条 连接,所述齿轮盘间接驱动后轮旋转。再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杆设有位于前立杆与齿轮盘之间的第六枢接 点,以将中间杆分隔为前端杆及后端杆,所述折叠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 所述前端杆及后端杆位于第六枢接点的一侧,并且所述前端杆及后端杆与 前立杆大致平行。再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架包括可伸縮的安装于前立杆内的车把连 杆,所述车把连杆包括向前延伸的延伸杆及垂直延伸杆的固定杆,所述车 把枢接于固定杆两侧的第一、第二枢轴点上,所述车把连杆可相对于前立 杆做180度自旋转。再进一步地,所述前立杆包括相互枢接的圆筒状上杆柱、下杆柱及自 下杆柱向下延伸的分叉部,所述前轮枢接于分叉部,所述中间杆的前端枢 接于上杆柱的第三枢轴点上,用以使前立杆可相对于中间杆绕第三枢轴点 转动;所述下杆柱包括位于第三枢轴点下方的第四、第五枢轴点,及位于第四、第五枢轴点之间的连杆。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上述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 将车把相对固定杆向下弯折,并将杆托向下收容于上杆柱内;(b) 前轮连同分叉部绕第五枢轴点向外弯折90度,使分叉部大致垂直 于连杆;然后,将所述连杆绕第四枢轴点向外弯折90度,使连杆大致垂 直于上杆柱;同时,将杆托绕自身轴心向后旋转180度,使车把及延伸杆 位于上杆柱的后方;(C)将中间杆的前端杆绕第六枢轴点逆时针旋转180度,使前端杆与后 端杆大致平行,同时,调整上杆柱,最终使前端杆、后端杆及上杆柱三者 大致平行;(d)顺时针旋转后端杆,进而使车把连杆、前立管、前轮、中间杆均收 容于行李包内。进一步地,所述杆托与上杆柱之间设有固定机构,上述步骤(a)中车把 相对于固定杆向下弯折90度,在将杆托向下收容于上杆柱之前,先松开 固定机构。再进一步地,所述折叠自行车包括枢接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下端的转 动部,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部上,上述步骤(d)中包括将转 动部与中间杆一起绕下端做顺时针转动的步骤。进一步地,所述后立杆包括连接第一、第二支撑杆顶端的连接杆,所 述折叠自行车包括安装于连接杆上的车座,上述步骤(d)完成后,所述车座 暴露于行李包的外部。再进一步地,所述车座设有拉杆,所述步骤(d)完成后还设有将拉杆从 车座内拉出的步骤,此时,所述行李包轮充当行李包的拖轮。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架还包括可控制中间杆是否转动的键杆及与键 杆配合的按钮,在上述步骤(d)之前,先按下按钮使键杆从第一、第二支撑 杆中脱离,进而使后端杆可以旋转。再进一步地,所述前立杆包括位于上、下杆柱之间的第三枢轴点,所 述中间杆的前端枢接于第三枢轴点上,在上述步骤(c)中,所述上杆柱通过 第三枢轴点调整倾斜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折叠车的自行车架、前轮及驱动机构 可被完全收容于行李包内,不仅美观,同时折叠快速简单、携带十分方便, 且折叠自行车设有行李包,当折叠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该行李包可用 以摆放其他物品,功能较全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歩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的侧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主要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第一步被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第二步被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第三步被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第四步被折叠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折叠自行车100,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发 明折叠自行车100包括自行车架l、前轮2、后轮3、车座4及驱动后轮 转动的驱动机构5。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100可以处于两种状态(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架(1)、前轮(2)、后轮(3)、车座(4)及驱动后轮转动的驱动机构(5),所述自行车架(1)包括前立杆(11)、后立杆(12)、位于所述前立杆(11)上方的车把(134)及与前立杆相连的中间杆(14),所述前轮(2)安装于前立杆(11)的下端,所述后轮位于所述中间杆(14)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杆(121、122)、连接第一、第二支撑杆的连接杆(123)及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之间的收容口(128),所述车座设置于连接杆(123)上,所述中间杆(14)位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折叠自行车还设有向后延伸出第一、第二支撑杆(121、122)的行李包(6),当所述折叠自行车(100)由自行车状态转向折叠状态时,所述前立杆(11)、前轮(2)、车把(134)、中间杆(14)及驱动机构(5)均穿过所述收容口(128)而被收容于行李包(6)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岳峰舒布希查特理
申请(专利权)人:顾建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