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257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涉及复合改性生产系统领域,包括壳体,壳体上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低位固定架,壳体上表面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壳体上表面远离进料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高位固定架,出料管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低位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部推动连接有滑动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置有旋转辊,旋转辊的辊身一周均匀设置有双层剪切刀,高位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下方设置有喷淋管,具备了让混合物中达到符合标准的配比水,以及加热保温的加持,从而保证混合物的优质生产结果,并确保滑动装置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改性生产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具体为将植物原淀粉,加入酸类淀粉改性助剂和复合生物酶作为催化剂,倒入混合装置内,喷入水,达到所需粘度值;升温进行酶灭活并搅拌,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排入物料冷却器中冷却,静置检测,最后完成整个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流程。
[0003]这种改性淀粉是利用物理、化学或酶的手段来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通过分子切断、重排、氧化或在分子中引入取代基而制得的性质发生变化、加强或具有新性质的淀粉衍生物。改性淀粉因其具备环保、节能、性能好等特点,进而被广泛应用于环保新材料、一次性环保餐具、包装材料、食品、制药、造纸施浆、无纺布、纺织经纱上浆、儿童玩具等领域,是淀粉深加工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0004]但现有的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中,为了便于混合物的充分搅拌,一般会将搅拌轴设置在中心位置,那么喷淋装置只能设置在偏离中心的一侧,但大部分搅拌轴均保持位置不变的状态,在喷淋装置喷淋的过程中,少量的水会依附在搅拌轴上,不能让混合物达到符合标准的配比水,从而影响生产结果,其次,在升温进行酶灭时,热气会随着空气流通,存在部分热气的流失,进而影响其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低位固定架,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壳体上表面远离所述进料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高位固定架,所述壳体表面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
[0006]所述低位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部推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置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的辊身一周均匀设置有双层剪切刀,所述高位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下方设置有喷淋管。
[0007]优选的:所述低位固定架内侧的相对表面开设有同等距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动板的两侧相互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推杆部推动连接有矩形框体,所述喷淋管的管道连接处连通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体的下表面,所述喷淋管的喷淋处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喷淋管的喷淋处固定设置有喷淋头,所述高位固定架内侧的相对表面开设有同等距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内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矩形框体的两侧相互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有固定卡接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加热管。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材料。
[0011]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把手。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配合,当需要对壳体内的混合物喷淋水进行融合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推杆处拉动下方的旋转辊,向远离壳体内混合物的方向进行滑动,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将喷淋管向壳体内的混合物方向靠近,进行喷淋工作,使得喷淋管中的水可以直接进入混合物中,与混合物相互融合,避免了喷淋管喷淋至其他设备上,保证了混合物的标准配比。
[0014]2、本技术利用壳体内壁上设置的保温装置,当混合物升温进行酶灭活工作时,壳体内壁的保温装置能将导热板所传递的热能,较大程度的进行留存,让壳体内保持恒温的加热环境,避免热能流失,保证混合物酶灭活升温后所需要达到的生产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第一滑道内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道内的第二滑块,使得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的推杆部的推动工作,在两个滑道的固定滑道轨迹下,滑动状态更加稳定,保证了设备整体滑动运行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9]图中:1、壳体;2、进料管;3、出料管;4、橡胶塞;5、把手;6低位固定架、;7、高位固定架;8、第一电动推杆;9、滑动板;10、第一滑道;11、第一滑块;12、电机;13、旋转辊;14、第二电动推杆;15、矩形框体;16、第二滑道;17、第二滑块;18、喷淋管;19、喷淋头;20、双层剪切刀;21、导热板;22、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1]实施例一,
[0022]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上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低位固定架6,壳体1上表面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2,壳体1上表面远离进料管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高位固定架7,壳体1表面的
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料管3,出料管3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
[0023]低位固定架6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电动推杆8的推杆部推动连接有滑动板9,滑动板9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设置有旋转辊13,旋转辊13的辊身一周均匀设置有双层剪切刀20,高位固定架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4,第二电动推杆14的下方设置有喷淋管18。
[0024]更为具体的来说,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操作员首先将植物原淀粉,加入酸类淀粉改性助剂和复合生物酶作为催化剂,从进料管2的进料口处倒入壳体1中,再启动低位固定架6的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电动推杆8的推杆处拉动滑动板9向上滑动,滑动板9拉动下方的旋转辊13,向远离壳体1内混合物的方向进行滑动,与此同时,启动高位固定架7的第二电动推杆14,将喷淋管18向壳体1内的混合物方向靠近,进行喷淋工作,使得喷淋管18中的水可以直接进入混合物中,与混合物相互融合,后打开加热装置,控制第二电动推杆14向上滑动,第二电动推杆14带动喷淋管18向远离壳体1内混合物的方向进行滑动,当喷淋管18回到原始位置时,再启动第一电动推杆8,第一电动推杆8的推杆处推动下方的旋转辊13靠近并接触混合物,随后启动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固定设置有低位固定架(6),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壳体(1)上表面远离所述进料管(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高位固定架(7),所述壳体(1)表面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低位固定架(6)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8),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推杆部推动连接有滑动板(9),所述滑动板(9)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设置有旋转辊(13),所述旋转辊(13)的辊身一周均匀设置有双层剪切刀(20),所述高位固定架(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4)的下方设置有喷淋管(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酶和化学改性的复合改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固定架(6)内侧的相对表面开设有同等距的第一滑道(10),所述第一滑道(10)内均设置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块(11)与所述滑动板(9)的两侧相互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苍南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玉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