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45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流壳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包括龙门架以及位于龙门架下方的工作台,龙门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与龙门架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螺杆,龙门架一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螺杆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螺杆的一端与两个第一滑块螺纹旋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夹持机构的配合能够将地面上的导流壳体提升高于工作台桌面上方,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螺杆能够带动两个第一滑块移动,间接带动导流壳体水平移动到工作台上方,再通过第一气缸或者第二气缸将导流壳体平稳放置在工作台上。缸将导流壳体平稳放置在工作台上。缸将导流壳体平稳放置在工作台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移载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属于导流壳体生产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是由多级叶轮同向排列构成的泵转子和在其外围形成导流空间的导流壳体组成,导流壳体的作用是以最小的损失将流出叶轮的液体导向后均匀地进入下一级叶轮,导流壳体的联接是止口定位,最后用螺栓进行固定,导流壳体需要和叶轮进行密封,由于导流壳体采用不锈钢或者其他合金材质,导致导流壳体重量较重,在安装前,需要将导流壳体通过推车运送到工作台附近,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工作台一般距离地面半米左右,所以导流壳体输送到工作台上较为困难,一般通过人工搬运或者通过滑轮挂钩,人工搬运需要一到两个人进行装抬,较为费时费力,同时人为装抬时由于出力不均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通过滑轮挂钩只能将导流壳体提升,提升时非常不稳定,平稳放置在工作台上也较为困难。
[0003]因此,亟需对导流壳体移载模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夹持机构的配合能够将地面上的导流壳体提升高于工作台桌面上方,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螺杆能够带动两个第一滑块移动,间接带动导流壳体水平移动到工作台上方,再通过第一气缸或者第二气缸将导流壳体平稳放置在工作台上。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包括龙门架以及位于龙门架下方的工作台,所述龙门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龙门架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龙门架一侧外,所述龙门架一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螺杆延伸至所述龙门架一侧外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滑块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螺纹旋合连接;
[0007]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置有用来夹持导流壳体的夹持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下端上的第二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分别固定设置的T型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三固定板两侧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以及与所述第三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
第三固定板一侧外并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双向丝杆一端贯穿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并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螺纹旋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伸缩套管,多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管的伸缩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伸缩套管,所述第二伸缩套管的伸缩端和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管以及多个所述第二伸缩套管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管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下端的四个拐角处,四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端的四个拐角处,四个所述第二伸缩套管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下端的四个拐角处,四个所述第二伸缩套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端的规格拐角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下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方型板,所述第一方型板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和四个所述第一伸缩套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型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一压缩弹簧,多个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二气缸下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方型板,所述第二方型板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和四个所述第二伸缩套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型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压缩弹簧,多个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垫。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T型板相对的一侧上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圆型凸块。
[0014]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第一气缸向下移动带动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下方的组件向下移动,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第三固定板以及第三固定板下的夹持机构向下移动,通过夹持机构对导流壳体进行夹持,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配合将导流壳体从地面提升起来,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螺杆带动两个第一滑块水平移动,能够使导流壳体水平移送至工作台上方,再次通过第一气缸或者第二气缸使导流壳体平稳放置工作台上。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放大图。
[0021]图中,1、龙门架;11、工作台;12、第一滑槽;13、第一滑块;14、第一螺杆;15、第一伺服电机;16、第一固定板;17、第一气缸;18、第二固定板;19、第二气缸;20、第三固定板;2、夹持机构;201、第二滑槽;202、第二滑块;203、T型板;204、双向丝杆;205、第二伺服电机;3、第一伸缩套管;31、第二伸缩套管;5、第一方型板;51、第一压缩弹簧;52、第一缓冲板;53、第二方型板;54、第二压缩弹簧;55、第二缓冲板;6、第一缓冲垫;61、第二缓冲垫;7、圆型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3]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导流壳体移载模组,包括龙门架1以及位于龙门架1下方的工作台11,龙门架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2,第一滑槽12内滑动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13,第一滑槽12内设置有与龙门架1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的一端延伸至龙门架1一侧外,龙门架1一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5,第一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和第一螺杆14延伸至龙门架1一侧外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螺杆14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滑块13并与两个第一滑块13螺纹旋合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3、螺杆以及第一伺服电机15,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5,第一伺服电机15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和两个第一滑块13螺纹旋合连接,进而带动两个第一滑块13同步水平移动;
[0024]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两个第一滑块13的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包括龙门架(1)以及位于龙门架(1)下方的工作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内滑动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13),所述第一滑槽(12)内设置有与所述龙门架(1)两侧转动连接的第一螺杆(14),所述第一螺杆(1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龙门架(1)一侧外,所述龙门架(1)一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螺杆(14)延伸至所述龙门架(1)一侧外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4)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滑块(13)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13)螺纹旋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块(13)的下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气缸(17),所述第一气缸(1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8),所述第二固定板(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9),所述第二气缸(1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20),所述第三固定板(20)上设置有用来夹持导流壳体的夹持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板(20)下端上的第二滑槽(201)、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201)内并与所述第二滑槽(201)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202)、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02)的下端分别固定设置的T型板(20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201)内并与所述第三固定板(20)两侧转动连接的双向丝杆(204)以及与所述第三固定板(20)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伺服电机(205),所述双向丝杆(20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固定板(20)一侧外并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5)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双向丝杆(204)一端贯穿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02)并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02)螺纹旋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壳体移载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小军张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锦美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