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氨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硝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1957 阅读:6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氨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硝效率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首先对烟气喷洒30~35%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双氧水,双氧水的喷洒量保持H↓[2]O↓[2]/NO(摩尔比)=1.37,将烟气中的NO氧化成NO↓[2]。再利用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用氨水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本方法对原有氨法脱硫系统的改动量较小,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相对投资少等特点,其原有的脱硫效率基本保持不变,脱硝效率可达到8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具体说是一种提高氨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硝效率 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氨法烟气脱硫(氨基烟气脱硫)工艺于70年代就已进行开发,但由于技术经济 等方面的原因在世界上应用较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氨法烟 气脱硫观念的转变,氨基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新建设的烟气 脱硫工艺系统中,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已占到20%以上。氨水通过喷头雾化后喷入吸收塔与烟气中的S02发生反应生成高效化肥,其脱硫 效率可达95%以上。同时由于氨水和(冊4)230;具有还原性,因此氨法脱硫工艺又具有 一定的脱硝能力,据文献报道,可达20%左右。主要化学反应如下S02+H20=H2S03H2S03+NH3,HS03NH4HS03+NH3= (NH4)2S032 (NH4) 2S03+02=2 (NH4) 2S042 (丽4) 2S03+2NO=2 (肌)2S04+N24丽3+6NO一6EW)+5N28NH3+6N02—12H20+7N2目前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硝效率较低, 一般只能达到2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是N0x氧化度过低,只有5~10%, NO占燃煤烟气中NOx总量的90 95y。。但NO难溶 于水,从而给液相中的脱除反应增加了难度,降低了脱硝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烟气中NO,氧化度低,因而现有氨法烟气 脱硫工艺的脱硝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 通过提高氧化度,从而提高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硝率。.本专利技术提高氨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硝效率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首先对烟气喷洒30~35%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双氧水,双氧水的喷洒量保持HA/NO (摩尔比)=1.37,将烟气中的N0氧化成N02,反应方程式如下 N0+H202 —N02+H20 再利用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用氨水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本方法对原有氨法脱硫系统的改动量较小,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相对 投资少等特点,其原有的脱硫效率基本保持不变,脱硝效率可达到8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高氨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硝效率的方法工业工艺流程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l进一步叙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方案在氨法脱硫系统中的喷淋塔(吸收塔)烟气入口处喷入30 ~ 35。/ 质量百分比浓度 的双氧水(HA),保持&02邝0 (摩尔比)=1.37,将烟气中的N0氧化成N02,使NOx的 氧化度提高到60%左右。烟气再进入吸收塔,按照现有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利用氨水同时对烟气脱硫脱硝,在原有脱硫效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达到8oy。的脱硝效率。本专利技术方法尤其适用于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改造,以提高烟气的脱硝效率。权利要求1、,其工艺步骤是首先对烟气喷洒30~35%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双氧水,双氧水的喷洒量保持H2O2/NO(摩尔比)=1.37,将烟气中的NO氧化成NO2,反应方程式如下NO+H2O2→NO2+H2O再利用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用氨水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工艺步骤是首先对烟气喷洒30~35%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双氧水,双氧水的喷洒量保持H<sub>2</sub>O<sub>2</sub>/NO(摩尔比)=1.37,将烟气中的NO氧化成NO<sub>2</sub>。再利用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用氨水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本方法对原有氨法脱硫系统的改动量较小,具有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相对投资少等特点,其原有的脱硫效率基本保持不变,脱硝效率可达到80%以上。文档编号B01D53/78GK101480574SQ20091002912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乔慧萍, 柳 杨, 王洪升, 范子茹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氨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硝效率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首先对烟气喷洒30~35%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双氧水,双氧水的喷洒量保持H↓[2]O↓[2]/NO(摩尔比)=1.37,将烟气中的NO氧化成NO↓[2],反应方程式如下: NO +H↓[2]O↓[2]→NO↓[2]+H↓[2]O 再利用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用氨水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子茹乔慧萍王洪升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