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宫竖流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78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迷宫竖流沉淀装置,其包括预埋在地面沉淀装置支架,所述沉淀装置支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所述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内腔的顶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多个固定架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心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水管和短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原水进入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的内腔,通过污泥斗的设置,使得沉淀杂质得以归置,通过折流板的设置,使得水流上升路径改变,继而使得水流上升速度延缓,通过出水管的设置,使得沉淀后的澄清水排出,通过排污管的设置,使得污泥斗内腔底部的沉淀杂质得以排出,即可达到有效使得原水得到沉降处理同时便于排污的目的。使得原水得到沉降处理同时便于排污的目的。使得原水得到沉降处理同时便于排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迷宫竖流沉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沉淀装置
,特别是涉及迷宫竖流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池,应用颗粒或絮体的重方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传统水处理构筑物,它的平面形式常采用长方形和圆形两种,按池中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及辐流式三种形式,广泛应用于给水及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
[0003]根据公开号为(CN212119287U)中提到:“一种迷宫式折流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和折流板筛网,沉淀池的下部为锥形漏斗状,沉淀池下部锥形漏斗的底部设有出泥口,出泥口处设有封堵板,沉淀池的上部为圆筒状,沉淀池的下部锥形漏斗的上方设置进水口,折流板筛网设置于沉淀池的上部,折流板筛网上多块竖向折流板固定在底部环形框架上,折流板筛网的顶部设置有加固框架,沉淀池的顶部设有出水口,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折流板形成多道S型通道,增加污水在沉淀池内的流程,为沉淀杂质提供充足的时间,同时在折流板上开设泄污孔,便于沉淀从泄污孔泄漏至沉淀池下部的锥形漏斗内,积聚在锥形漏斗内的沉淀从出泥口排出”,虽然其能够增加污水在沉淀池内的流程,为沉淀杂质提供充足的时间,但是最后在排污时需要打开装置底部进行排污,且若是沉淀装置需要预埋在地面,此种排污方式十分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为沉淀杂质提供充足时间的同时便于排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迷宫竖流沉淀装置,因为折流板的设置,所以水流在上升时路径得到改变,增加了污水在沉淀池内的流程,为沉淀杂质提供充足的时间,且因为排污管的设置,使得沉淀杂质在靠静水压力由排泥管排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迷宫竖流沉淀装置,其包括预埋在地面沉淀装置支架,所述沉淀装置支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所述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内腔的顶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多个固定架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心管,所述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右端的顶部相连通有短管,所述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内腔的上侧和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两个环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折流板,上侧环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上侧环形板的顶部与挡板和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的内腔所围成的槽为溢水槽,所述溢水槽腔体的右侧设置有与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外侧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污泥斗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排污管。
[0006]优选的,所述中心管的顶部高于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的内腔。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右端贯穿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的内腔至中心管的内腔。
[0008]优选的,所述中心管表面的底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多个固定杆的底部固定
连接有反射板。
[0009]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的右端贯穿至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的右侧。
[0010]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的右端在地面以上。
[001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进水管和短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原水进入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的内腔,通过污泥斗的设置,使得沉淀杂质得以归置,通过折流板的设置,使得水流上升路径改变,继而使得水流上升速度延缓,通过出水管的设置,使得沉淀后的澄清水排出,通过排污管的设置,使得污泥斗内腔底部的沉淀杂质得以排出,即可达到有效使得原水得到沉降处理同时便于排污的目的。
[0012]2、本技术通过固定杆和反射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原水在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的内腔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提高了沉淀装置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0013]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进水管和短管的立体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沉淀装置支架,2、污泥斗,3、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4、固定架,5、中心管,6、进水管,7、短管,8、固定杆,9、反射板,10、环形板,11、折流板,12、挡板,13、溢水槽,14、出水管,15、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迷宫竖流沉淀装置的实施例。
[0020]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1]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2]图1

3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迷宫竖流沉淀装置,其包括预埋在地面沉淀装置支架1:沉淀装置支架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污泥斗2,污泥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内腔的顶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多个固定架4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心管5,中心管5的顶部高于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的内腔,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6,进水管6的右端贯穿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的内腔至中心管5的内腔,进水管6右端的顶部相连通有短管7,中心管5表面的底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多个固定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反射板9,通过固定杆8和反
射板9的配合使用,使得原水在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的内腔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提高了沉淀装置的高效性,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内腔的上侧和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两个环形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折流板11,上侧环形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2,上侧环形板10的顶部与挡板12和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的内腔所围成的槽为溢水槽13,溢水槽13腔体的右侧设置有与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外侧相连通的出水管14,污泥斗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排污管15,排污管15的右端贯穿至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的右侧,排污管15的右端在地面以上。
[0023]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先将污泥斗2和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安装在预埋件沉淀装置支架1的内腔,随后该装置被运行时,原水会通过进水管6,进入短管7的内腔,接着通过短管7进入中心管5的内腔,随后原水通过中心管5的内腔向下流,在碰到反射板9的顶部后,使得原水在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的内腔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迷宫竖流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在地面沉淀装置支架(1):所述沉淀装置支架(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污泥斗(2),所述污泥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所述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内腔的顶部环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多个固定架(4)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中心管(5),所述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右端的顶部相连通有短管(7),所述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内腔的上侧和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两个环形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折流板(11),上侧环形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2),上侧环形板(10)的顶部与挡板(12)和迷宫竖流沉淀装置主体(3)的内腔所围成的槽为溢水槽(13),所述溢水槽(13)腔体的右侧设置有与迷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军董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镐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