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一安专利>正文

沉降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039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沉降分离系统,包括:第一分离装置,包括筒体、进料管、中转管和第一排料管;筒体中构造有空腔,进料管与空腔的顶部连通,中转管与空腔的底部连通,第一排料管与空腔中间位置连通;第二分离装置,第二分离装置通过中转管与空腔连通,第二分离装置设有第二排料管和第三排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沉降分离系统,利用第一分离装置进行液液分离,再通过第二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利用第一排料管排出反应产物上层的液体,第二排料管排出反应产物下层的液体,第三排料管排出反应产物中的固体,不仅有效保证分离后反应产物的纯度,而且减少了物料的损耗。而且减少了物料的损耗。而且减少了物料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降分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沉降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从反应釜放出的反应产物含有固体、液体两相,而其中液相因为密度、极性不同会分层,而固相则混合在液相中。
[0003]现有的分离方式的效率较低,而且难以将其中不同固相和液相的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强行分离后不仅不能保证分离后反应产物的纯度,而且造成了物料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沉降分离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分离方式难以将其中不同固相和液相的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强行分离后不仅不能保证分离后反应产物的纯度,而且造成了物料的损耗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沉降分离系统,包括:
[0006]第一分离装置,包括:筒体、进料管、中转管和第一排料管;所述筒体中构造有空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空腔的顶部连通,所述中转管与所述空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料管与所述空腔中间位置连通,所述第一排料管用于排出反应产物上层的液体;
[0007]第二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通过所述中转管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离装置,包括:筒体、进料管、中转管和第一排料管;所述筒体中构造有空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空腔的顶部连通,所述中转管与所述空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料管与所述空腔中间位置连通,所述第一排料管用于排出反应产物上层的液体;第二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通过所述中转管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分离装置设有第二排料管和第三排料管,所述第二排料管用于排出反应产物下层的液体,所述第三排料管用于排出反应产物中的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视镜口,设置在所述筒体外的第一侧;第二视镜口,设置在所述筒体外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轴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述搅拌轴由所述空腔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空腔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管的一端由所述空腔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中转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装置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分离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一安
申请(专利权)人:卢一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