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96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包括始发井,始发井的内部设置有主顶设备,主顶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二,管节二远离主顶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一,管节二和管节一之间自然形成有连接缝,管节一远离管节二的一侧设置有顶管机,管节二的外部设置有橡胶环,橡胶环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橡胶环的内壁依次一体成型有凸环一、凸环二和凸环三,始发井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气泵与橡胶环通过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泵向橡胶环的空腔内部充入空气,使得凸环一、凸环二和凸环三能够对管节二和管节一进行严密的密封,进而使得管节顶进时的密封效果不受连接缝的影响,能够有效的防止地下水深入始发井的内部。防止地下水深入始发井的内部。防止地下水深入始发井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顶管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繁华城区,超小净距的大直径顶管隧道群施工过程中,管节结构及其与地层土体间的受力状态对施工安全和结构优化至关重要,施工时,管子与洞口之间都会有一定的间隙,此间隙如不封住,地下水和泥砂就会从该间隙中流到井中,轻者会影响工作坑的作业,严重的会造成洞口上部地表塌陷,甚至会造成事故,殃及周围的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顶管过程中洞口止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必须要认真、仔细地做好此项工作。
[0003]中国专利号CN201820751814.2一种顶管施工结构,主要是在基坑中由后至前依次安装后背墙、后背钢板、顶管机、导轨、液压千斤顶托架以及掘进机,通过使用液压千斤顶托架,可使管道平稳输送到位,并利于撤出吊带,防止管道表面损伤,通过顶管机与掘进机的协同作用,将管道一节一节地向前推送,完成顶管施工。
[0004]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管子与洞口之间的间隙需要进行严密的密封,如上述专利中管道与洞口之间无明显的密封结构,其密封效果较差,导致地下水和泥砂就会从管道与洞口之间的间隙中流到井中,进而影响施工或发生坍塌事故。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包括始发井,所述始发井的内部设置有主顶设备,所述主顶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二,所述管节二远离主顶设备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一,所述管节二和管节一之间自然形成有连接缝,所述管节一远离管节二的一侧设置有顶管机,所述管节二的外部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橡胶环的内壁依次一体成型有凸环一、凸环二和凸环三,所述始发井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橡胶环通过软管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始发井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护壁,所述钢筋混凝土护壁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套接在管节二的外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环的一侧外壁一体成型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钢筋混凝土护壁通过螺栓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橡胶环位于安装槽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橡胶环的两侧均设置有定型环,两个所述定型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呈中心对称分布的连接杆。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顶设备包括呈环形分布的若干油缸,若干所述油缸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后背板,若干所述油缸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顶进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进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接在管节二的内部。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设置的气泵和橡胶环,利用气泵向橡胶环的空腔内部充入空气,使得凸环一、凸环二和凸环三能够对管节二和管节一进行严密的密封,进而使得管节顶进时的密封效果不受连接缝的影响,能够有效的防止地下水深入始发井的内部。
[0016](2)通过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护壁和加固环,利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对始发井的内壁进行加固,并通过加固环对洞口进行再次加固,使得始发井和洞口在施工时不容易出现坍塌的现象,进而使得超小净距的大顶管顶进施工时更加的安全。
[0017](3)通过设置的后背板、定位块和顶进板,利用后背板能够减少油缸工作时对始发井的井壁产生的压强,通过顶进板能够减少油缸对管节产生的压强,使得管节在顶进时井壁和管节均能得到防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始发井、2管节二、3管节一、4主顶设备、5钢筋混凝土护壁、6顶管机、7气泵、8加固环、9连接法兰、10橡胶环、11连接缝、12安装槽、13空腔、14凸环一、15凸环二、16凸环三、17连接杆、18后背板、19油缸、20顶进板、21定位块、22定型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包括始发井1,始发井1的内部设置有主顶设备4,主顶设备4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二2,管节二2远离主顶设备4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一3,管节二2和管节一3之间自然形成有连接缝11,管节一3远离管节二2的一侧设置有顶管机6,管节二2的外部设置有橡胶环10,橡胶环1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3,橡胶环10的内壁依次一体成型有凸环一14、凸环二15和凸环三16,始发井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7,气泵7与橡胶环10通过软管连接。
[002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括始发井1,始发井1的内部设置有主顶设备4,主顶设备4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二2,管节二2远离主顶设备4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一3,管节二2和管节一3
为顶进的基本管子,通过主顶设备4对管节二2和管节一3进行顶进,超小净距并行隧道为常见的隧道形式,通常采用直径较大的管子进行顶进施工,管节二2和管节一3之间自然形成有连接缝11,连接缝11为管节二2和管节一3首位相接时形成的凸凹不平的环形区域,管节一3远离管节二2的一侧设置有顶管机6,顶管机6对隧道进行掘进,管节二2的外部设置有橡胶环10,橡胶环1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3,橡胶环10的内壁依次一体成型有凸环一14、凸环二15和凸环三16,凸环一14、凸环二15和凸环三16的表面均为半圆型,始发井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7,气泵7与橡胶环10通过软管连接,利用气泵7向橡胶环10的空腔13内部充入空气。
[00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通过设置的气泵7和橡胶环10,利用气泵7向橡胶环10的空腔13内部充入空气,使得凸环一14、凸环二15和凸环三16能够对管节二2和管节一3进行严密的密封,进而使得管节顶进时的密封效果不受连接缝11的影响,能够有效的防止地下水深入始发井1的内部。
[0028]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始发井1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护壁5,钢筋混凝土护壁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始发井(1),所述始发井(1)的内部设置有主顶设备(4),所述主顶设备(4)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二(2),所述管节二(2)远离主顶设备(4)的一侧设置有管节一(3),所述管节二(2)和管节一(3)之间自然形成有连接缝(11),所述管节一(3)远离管节二(2)的一侧设置有顶管机(6),所述管节二(2)的外部设置有橡胶环(10),所述橡胶环(1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3),所述橡胶环(10)的内壁依次一体成型有凸环一(14)、凸环二(15)和凸环三(16),所述始发井(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7),所述气泵(7)与橡胶环(10)通过软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始发井(1)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护壁(5),所述钢筋混凝土护壁(5)的内部设置有加固环(8),所述加固环(8)套接在管节二(2)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小净距大顶管顶进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刘飞付轩魏红波昝永奇李铁军罗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