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6390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3
本技术涉及转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包括下承台和上承台,下承台上设有反力座本体,反力座本体上设有第一千斤顶,第一千斤顶内设有钢缆,钢缆与上承台连接,反力座本体上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内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与反力座本体连接,钢缆上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上承台与反力座本体之间的钢缆,限位板与第一缓冲弹簧抵触,并在克服第一缓冲弹簧的弹力后与限位环抵触。上承台转动至快要到位时,限位板先与第一缓冲弹簧抵触,第一缓冲弹簧进行缓冲,随着上承台继续转动,限位板与限位环抵触,此时也说明上承台已转动到位,通过限位环来实现上承台的定位,同时阻止上承台超转,保障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1、当新建铁路需要斜跨越营业线上方时,一般通过转体结构来减少在营业线上方进行作业的时间。

2、转体结构一般包括下承台和上承台,下承台与上承台通过球面接触,并通过销轴实现相对转动。在进行转体时,因上承台及建造在上承台上的结构重量较大,故其惯性也较大,较为容易发生超转,故亟需一种能够阻止超转的限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包括下承台和设于下承台上的上承台,所述下承台上设有反力座本体,所述反力座本体上设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内设有钢缆,所述钢缆与上承台连接,所述反力座本体上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与反力座本体连接,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远离反力座本体的一端凸出限位环设置,所述钢缆上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上承台与反力座本体之间的钢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承台(1)和设于下承台(1)上的上承台(2),所述下承台(1)上设有反力座本体(3),所述反力座本体(3)上设有第一千斤顶(312),所述第一千斤顶(312)内设有钢缆(33),所述钢缆(33)与上承台(2)连接,所述反力座本体(3)上连接有限位环(32),所述限位环(32)内设有第一缓冲弹簧(321),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21)与反力座本体(3)连接,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21)远离反力座本体(3)的一端凸出限位环(32)设置,所述钢缆(33)上连接有限位板(331),所述限位板(331)位于上承台(2)与反力座本体(3)之间的钢缆(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承台(1)和设于下承台(1)上的上承台(2),所述下承台(1)上设有反力座本体(3),所述反力座本体(3)上设有第一千斤顶(312),所述第一千斤顶(312)内设有钢缆(33),所述钢缆(33)与上承台(2)连接,所述反力座本体(3)上连接有限位环(32),所述限位环(32)内设有第一缓冲弹簧(321),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21)与反力座本体(3)连接,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21)远离反力座本体(3)的一端凸出限位环(32)设置,所述钢缆(33)上连接有限位板(331),所述限位板(331)位于上承台(2)与反力座本体(3)之间的钢缆(33)上,所述限位板(331)适于与第一缓冲弹簧(321)抵触,并在克服第一缓冲弹簧(321)的弹力后与限位环(32)抵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台(2)的下方设有支撑脚(21),所述支撑脚(21)的侧壁上设有缓冲块(22),所述下承台(1)上设有缓冲板(11),所述缓冲板(11)上设有第二缓冲弹簧(111),所述缓冲块(22)适于与第二缓冲弹簧(111)抵触,并在克服第二缓冲弹簧(111)的弹力后与缓冲板(11)抵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墩转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承台(1)上设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滑动有卡位件(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佩力韩胜任晓锋丁健邓锡保邓学民吴伟庞梁斌琦张鑫查亚赵鹏管文瑞张起波田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